《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直观操作活动,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感受动手实验是探索数学规律的途径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比较、分析中发现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教学难点】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理解。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长度不同颜色的扣条及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猜想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研究什么图形: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吗?在哪见过三角形呢?
出示活动1:小猪的木屋
师:小猪盖新的房子中,也藏着三角形呢!瞧,他要做一个这样的三角形屋顶,至少需要几根木桩呢?给你三根木桩你就能围三角形吗!
大木桩老师今天是没法搬来,为了方便大家操作,我给每一组准备了一袋扣条,咱先来做三角形屋顶的模型(出示ppt2)
师:小猪选好了四组,A组有两根绿色,一根蓝色,B组呢谁来介绍,C组,D组?
师:嗯,有些同学已经按耐不住要动手尝试一番了。别着急,动手操作前我们先了解活动要求: (1)找出颜色对应的小棒,分别围一围三角形。
(2)4人小组,共同完成四组图形。
(3)操作完成后,摆放在桌面上,共同观察。
师:注意时间只要20秒,小组内先商量一下怎么有效率的完成任务。
2.小组动手操作,师巡视。
3.交流:哪一组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学生上台)
(按顺序出示,A、B、C组可以围成三角形,D不能围成)
课件演示:要围成三角形就是要把上面这两条边向里靠拢。你发现了什么?
最后两条边也没连接起来……
4.引导:(出示课件)在刚刚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和大家交流?
生:不是所有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
两根太短的就不能和下面那根围成三角形
都是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而有的不能围成呢?
……
5.揭题:小猪也有这样的疑问,能不能围成三角形,可能跟什么有关系呢?(边的长短),今天我们一起跟着小猪一起来研究这个的问题
(板书课题:三角形边的关系)
【设计说明: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但对于什么样的三根扣条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还处于模糊状态。通过第一次操作活动,学生遇到不能围成的情况,自然产生疑问。正是这两种结果的出现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活动中有意固定蓝色扣条的长度,缩小学生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更容易关注到边的关系,对三角形边长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粗浅的猜想。】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1.出示活动2
过渡:为了帮小猪围三角形屋顶,小猴送来了两根。仔细瞧,什么颜色?分别是16cm和8cm。要用这两根来围三角形,必须还得找……1根。
(出示小棒)老师这里为你们准备了5种长度不一样的扣条,分别是6cm、8cm、9cm、14cm、16cm。猜想一下选哪根和这两根扣条能围成三角形?
谁来读一读活动要求:
从5根扣条中任选一根,并记录它的长度。
看一看能否与小猴的两根围成三角形?
把每次的实验情况记录在学习单中。
2.师:小组开始活动。
3. 交流:哪一小组先派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边说边板书)
不能 围成 ?16 、 8 、 6
16 、 8 、 8?
能 围
成 ?16 、 8 、 9
?16 、 8 、 14
?16 、 8 、 16
4.探讨不能围成的情况。
师:有没有想过这两组的3根扣条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小组结合模型讨论)
5.学生交流:
(1)师:谁先来讲解16厘米、8厘米、6厘米这一组?
生:8厘米和6厘米太短了,够不到,不能围成。
师:能用算式表示他的发现?(8+6﹤16)
(2)质疑:那16、8、8这组呢?(8+8=16)
师:等于怎么也不能围成?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重合)
6.思考:那么,三条边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才能围成三角形?
生:两根扣条加起来要大于第三边……
(板书: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设计说明:活动中有意固定红色扣条为长边,降低学生探索的难度,更容易关注到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与另一条边的关系。】
(二)讨论交流,完善结论
1.质疑:只要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一定能围成三角形了吗?
请看(16,8,6)这一组, 8+16﹥6 6+16﹥8,怎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生:虽然8+16﹥6 6+16﹥8,但6+8﹤16,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2.反问:那这里说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好像还不是太完整,应该怎么说呢?
(小组讨论)
生:两短边的和大于长边。举例验证:8+9﹥16,8+14﹥16,16+8﹥16
3.整理:只要看两短边的和大于长边能围成三角形,两边的和等于或小于另一条边,那么一定不能围成。
【设计说明:在模型直观的影响下,学生很容易获得 “两短边的和大于长边”的结论,但是让学生概括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是很勉强的。本环节旨在引领学生从具体图形走向抽象概括,放手让学生尝试,获得初步猜想,再组织学生验证。学生经历了获取数学知识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数学知识的科学性、严谨性,提高了学习能力,积累了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分层练习,巩固拓展。
师:嗯,知道了三角形三边关系,小猪还想围一个三角形支架,同学们能帮他快速判断一下吗?用手势表示,能围成的“√”,不能围成的“×”。
1. (出示练习题)
基本练习:判断下面哪组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为什么?
第1组:2cm、4cm、6cm
第2组:2cm、2cm、5cm
第3组:6cm、2cm、5cm
第4组:6cm、6cm、6cm
指名说说为什么?
重点观察第4组,这里三条边都相等,你是怎么判断的?
引导:理解“任意”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可以说“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谈话: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小猪家的房子终于盖好了,邀请了小猴来作客。请看,小猴去小猪家有几条路可以走_???_
追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走?你能用我们今天发现的新知识解释为什么吗?
3.我们班的孩子真的特别厉害,三角形边的奥秘这么快就被你们发现了。小猪还想考考我们大家,敢接受挑战吗?
小猴的16厘米和8厘米小棒,猜一猜第三根小棒还可能是几厘米呢?方便研究,我们这里都取整厘米数。
思考:最短是多少?最长呢?
( )可能是短的边,那么( )+8﹥16,最短是9厘米
( )可能是最长的边,那么16+8﹥( ),最长应该是23厘米
【设计说明: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感到不枯燥,提高积极性。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练习中都能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评价小结
关于今天的学习,你还有什么想和大家分享的吗_???_
三角形三条边有着这样的奥秘,那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他们的边有什么奥秘,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己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