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吴忠市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27 07:3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吴忠市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2021年6月22日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下图示意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据图回答1~3题。
1.关于A、B、C三线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线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B线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C线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D.C线是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2.以下各线大致与图中1月0℃等温线一致的是(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份0℃等温线以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
B.B线以东多为适宜农耕的高原、平原和丘陵
C.A线以西南广泛分布着适宜酸性土壤的茶树
D.我国的草原多分布C线以西北的高原和山地
读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完成4~7题。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为江南丘陵 B.②为四川盆地 C.③为渭河平原 D.④为汉江谷地
5.符合⑤地地形特征的是( )
A.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B.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C.海拔较高,世界屋脊 D.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6.下列关于④地地形区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7.有关⑤地形区农业发展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
C.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伊敏河(下图)发源于大兴安岭,流经呼伦贝尔高原,最后注入海拉尔河。伊敏河流域积雪期较长,季节性冻土发育。辉河是伊敏河最大的支流之一,在中下游形成了大面积的沼泽湿地。据此完成8~10题。
8.伊敏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积雪融水、大气降水 B.积雪和冰川融水 C.大气降水、地下水 D.湖泊水、地下水
9.与①河段相比,②河段( )
A.含沙量较大 B.结冰期较长 C.流速较快 D.有凌汛现象
10.有利于辉河中下游沼泽湿地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
A.年降水量丰富 B.有冻土层,不利于水分下渗
C.春季河水泛滥 D.冬半年气温低,蒸发弱
下图是某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省分别是( )
A.甘肃、四川、黑龙江、河北 B.四川、河北、黑龙江、甘肃
C.四川、黑龙江、甘肃、河北 D.甘肃、河北、黑龙江、四川
12.对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13.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km2土地。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也是革命老区,被称为“红三角”地区。读下图,完成14~16题。
14.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
A.京广线、京沪线 B.京九线、京沪线 C.焦柳线、宝成线 D.京广线、京九线
15.“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地形、土壤 D.水、地形
16.“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
A.资金和技术支持 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大量廉价劳动力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我国的目标是要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指我国在2060年前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据此完成17~18题。
17.有利于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的措施是( )
①加大煤炭的消费量,尽早实现碳达峰 ②限制钢铁产业发展,减少煤炭使用量
③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 ④建立用能预算管理制度,推动能源高效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降碳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是( )
①绿色住宅占比提高 ②汽车环保标准提高 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 ④出现碳排放权交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每年四月开始,北方部分地区柳絮飘飞。下图为柳絮飘飞景观图。据此完成19~21题。
19.南方柳絮飘飞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较小 B.光照较多 C.气温较高 D.降水较多
20.柳絮飘飞对当地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
①诱发火灾 ②影响出行安全 ③引起呼吸道疾病 ④阻碍物种繁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一天中柳树飘絮较多的时段可能是( )
A.清晨 B.午后 C.傍晚 D.深夜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22~23题。
22.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3.“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
A.提升大气温度 B.降低水体温度 C.加快浮游植物生长 D.增强地面辐射
-71120697230-71120697230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表1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化。据此完成24~26题。
产棉区
贡献率(%)
时段(年)
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西北内陆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面积
单产
1950—1965
22.61
30.27
26.85
48.61
52.38
9.52
1965—1980
18.77
46.74
20.37
52.78
34.92
26.98
1980—1995
30.65
37.55
50.93
30.56
47.62
19.05
1995—2010
55.56
19.16
62.04
17.13
61.90
9.52
2010—2015
57.47
26.44
68.06
11.11
66.67
9.52
24.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 )
A.丰沛的降水 B.昼夜温差大 C.充足的光热 D肥沃的土壤
25.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一直以面积为主导的是( )
A.长江流域棉区 B.黄河流域棉区 C.西北内陆棉区 D.三大棉区皆是
26.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 )
①土地资源丰富 ②沙漠化强度减弱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气候暖湿化加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无人机物流快递业务是无人机应用向行业领域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某电商企业提出了由干线、支线和末端三级无人机构成的物流体系设想,并在我国陕南、川西等地区试点了末端无人机送货服务据此完成27~28题。
428752072390
末端级
载重:10-50千克
服务半径:10-50千米
末端级
载重:10-50千克
服务半径:10-50千米
212344072390支线级
载重:200千克-2吨
服务半径:500千米
支线级
载重:200千克-2吨
服务半径:500千米
-254072390
干线级
载重:50-60吨
服务半径:1000千米
干线级
载重:50-60吨
服务半径:1000千米





27.试点末端级物流无人机送货选择陕西、川西等地的可能原因是当地( )
A.大气降水少,飞行限制少 B.地形起伏大,地面交通差
C.土地面积大,运送距离远 D.人口密度大,送货数量多
28.如果支线级物流无人机在该地区投入运营,受冲击最大的运输行业将是( )
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信息通讯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湘、鄂、渝、黔四省交界处。2013年习总书记考察当地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当地探索出“飞地经济”精准扶贫模式,如:由政府支持县城农产品公司;入股创建乡村果业公司;流转土地,建设优质猕猴桃种植基地;打造具有苗族特色、山村特点的文化旅游业等,为我国农业资源开发提供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据此完成29~30题。
29.湘西地区农业长期处在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地关系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B.位于偏远山区,基础设施落后
C.开发历史悠久,各类资源匮乏 D.生产特色产品,无法精耕细作
30.适合采用“飞地经济”脱贫的地区,其主要特征是( )
A.农业科技力量强,加工企业多 B.森林覆盖率较高,土壤条件好
C.地形地势起伏大,旅游资源多 D.当地发展基础差,政策环境好
二、综合题(共3小题,共55分)
31.(15分)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是___________,A山脉呈___________走向,图中B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列举一个。(3分)
(2)图中①是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平原东北部,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汇流、冲积而成的沃土。曾经是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的“粮仓”。今年因新冠肺炎,多国禁止粮食出口,该平原地位日益重要。请分析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原因。(6分)
(3)图中②是号称“共和国长子”的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请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6分)
32.(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大温室气体控制力度。常规能源短缺的福建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风电产业。福清市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以生产大型海上风电设备为主,满足沿海地区风能开发对风电设备的需求。兴化湾年内风向多变、风力强劲,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下图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位置及海上风电场景观。
(1)依据气象和水文环境,列举兴化湾海上风电设备试验场可开展的主要试验项目。(4分)
(2)分析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临海布局的原因。(6分)
(3)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分东南沿海开发风电的优势。(6分)
(4)简述福建省开发海上风电对控制碳排放的作用。(4分)
3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电视剧《山海情》讲述的是从贫困落后的西海固搬迁到闽宁镇的生态移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西海固地区是宁夏中南部山区的统称,这里山大沟深,植被稀少,长期干旱,严重缺水。为了谋求生存,人们大量垦殖土地,直至25度以上不适合耕种的山坡地也被大量开垦。1972年西海固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1997年,国家把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闽宁村(200年闽宁村撤村建镇)陆陆续续建起了一百多个大棚,利用菌草种植蘑菇。但一段时间后,闽宁村的蘑菇出现了滞销。下图示意闽宁镇、西海固地区的地理位置。
(1)分析西海固地区严重缺水的自然原因。(4分)
(2)例举西海固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简要说明产生的根源。(4分)
(3)与西海固地区相比,分析闽宁镇创建新家园的优势条件。(6分)
(4)推测闽宁镇蘑菇滞销的原因。(6分)
吴忠市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第二次阶段性质量检测
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D
B
D
C
B
A
B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D
C
A
D
B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B
C
C
B
B
A
B
D
二、综合题
31.(1)大兴安岭;东北-西南走向;长城是:农耕区与畜牧区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温带草原的分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3分)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黑土地,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工业发达,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交通便利,便于粮食作物的外运;国家政策扶持。(6分任答3点得6分)
(3)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铁矿等自然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和能源;有京哈铁路经过,靠近渤海和黄海,海陆交通便利;辽河穿过本区,提供水源。(6分任答3点得6分)
32.(20分)
(1)抗大风(台风)﹔适应风向多变;耐海水腐蚀;抵御风浪。(4分任答2点得4分)
(2)我国海岸线长,可开发的海上风能资源丰富;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短缺,海上风能开发对大型风电设备需求量大;靠近港口,海上交通运输便利,便于大型风电设备运输。(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相比,东南沿海接近东部消费市场,输电距离较近,输电成本较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技术先进:东南沿海海域面积广阔,风电设备建在海上节约陆地土地资源。(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4)风电是清洁能源(2分),风电开发可以降低化石燃料使用比例,控制二氧化碳排放。(2分)
33.(1)降水量少,蒸发旺盛;植被稀少,涵养水源少;山大沟深,地表径流少。(4分)
(2)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沙化、沙漠化)。(2分)
根源:人口超载(过多)对脆弱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量)之间的矛盾/贫穷。(2分)
(3)位于(宁夏)平原,地形平坦;靠近黄河及灌渠,用水方便;开发较少/较晚,可耕土地丰富;离省会(银川市)近,便于发展经济。(任答3点得6分)
(4)产量大;当地市场饱和/距离东部市场远;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售渠道单一/产销脱节;保鲜技术落后,不易保存。(任答3点得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