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2课时 酚 精品课件(人教版选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3.1 第2课时 酚 精品课件(人教版选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4-15 17:4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第2 课时 酚
一、酚
1.概念: 与 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
2.苯酚的结构简式: .
羟基
苯环
二、苯酚
1.物理性质
颜色: 色,放置时间较长时因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呈 色;状态:晶体;气味:特殊气味;熔点:43℃;毒性: ,对皮肤有 ;溶解度:室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为9.3 g,温度高于65℃时,与水
,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粉红
有毒
腐蚀性
混溶
2.化学性质
(1)苯酚的弱酸性
实验步骤 现象及有关方程式 实验结论
得到 的液体 室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
浑浊
较小
实验步骤 现象及有关方程式 实验结论
的液体变为 ,反应方程式为:
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表现出 ,苯酚俗称 .
浑浊
澄清
酸性
石炭酸
实验步骤 现象及有关方程式 实验结论
两液体均变 ,反应方程式为:
分别与盐酸和
CO2反应生成
说明苯酚酸
性比盐酸和
H2CO3的

浑浊
(2)取代反应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 产生
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3)显色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呈 色
结论 FeCl3能跟苯酚反应,使溶液显 色
应用 用FeCl3溶液检验 的存在


苯酚
[先思考·再交流]
1. 属于同系物吗?
分析: 属于醇,二者尽管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基团,但二者结构不同,因此,二者不属于同系物.
答案:不属于同系物
2.苯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该如何保存呢?
分析:苯酚暴露在空气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呈粉红色,故苯酚应密封存放.
答案:密封保存.若不小心皮肤上沾了苯酚,应立即用酒精冲洗.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H2CO3的酸性强于苯酚.
分析:根据相对较强的酸能够制备相对较弱的酸的原理,可以用H2CO3制取苯酚,即可证明H2CO3的酸性强于苯酚.
答案:向苯酚钠( )溶液中通入CO2,溶液由澄清变为浑浊,即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苯酚.
化学方程式:
+NaHCO3.
实验装置:
4.如何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分析: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
,而苯与水不互溶.因此,可以利用
苯和苯酚上述性质上的差异来除去苯中的少量
苯酚.
答案:向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振荡后
静置用分液漏斗分离出上层液体.
5.俗话说:“饭后一苹果,疾病远离我.”吃苹果能帮助
消化,当我们把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其原因是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转变为二醌,这些二醌很快聚合成为咖啡色的聚合物.
若要避免苹果“生锈”,请你选择一种保存切开的苹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苹果“生锈”是切开的果肉里的酚被空气中的O2氧化,因此避免的方法是把切开的苹果放到水中,从而使果肉不与空气接触.
答案:放入水中 切开的苹果易被氧化,放入水中 使果肉不与空气接触,减少氧化速率
要点一 芳香醇与酚的区别及同分异构体———————
1.芳香醇与酚的区别及同分异构体
类别 脂肪醇 芳香醇 酚
实例 CH3CH2OH C6H5CH2OH C6H5—OH
类别 脂肪醇 芳香醇 酚
官能团 —OH —OH —OH
结构
特点 —OH与链烃
基相连 —OH与芳香
烃侧链相连 —OH与苯环直接相连
主要化
学性质 (1)取代 (2)脱水 (3)氧化 (4)酯化 (1)弱酸性 
(2)取代反应
(3)显色反应
类别 脂肪醇 芳香醇 酚
—OH
中氢原
子的活
泼性 酚羟基>醇羟基
(酸性) (中性)
特性 红热铜丝插入醇中有刺激性气味(生成醛或酮) 与FeCl3溶液显紫色
2.醇、酚的同分异构体
含相同碳原子数的酚、芳香醇与芳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但不属于同类物质.
如C7H8O属于芳香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1)苯酚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的苯酚后不写
“↓”.
(2)苯酚与溴水反应时,苯酚溶液一定要较稀,溴水浓度
一定要大,否则不易出现沉淀.
(3)苯酚跟FeCl3溶液作用能显示紫色.该反应现象明显,
通常用于检验苯酚的存在,同样也可利用苯酚检验Fe3+的存在.
[例1] 丁香油酚是一种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它的结构简式是 ,丁香油酚不具有
的性质是 (  )
A.与金属钠反应     B.与NaOH溶液反应
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 D.能发生加聚反应
.
[解析] 由于酚中—OH上的氢较活泼,能发生弱的电离而呈弱酸性,因此,可与Na、NaOH溶液反应,但其酸性比H2CO3弱,与Na2CO3反应只能生成NaHCO3,不能放出CO2,又由于丁香油酚的结构中含有“ ”可以发生加聚反应
[答案] C
1.(2011·茂名质检)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的成分之一,它
的结构简式是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1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 mol H2发生反应
B.1 mol胡椒酚最多可与4 mol Br2发生反应
C.胡椒酚可与NaOH溶液反应
D.胡椒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
.
解析:胡椒酚中既含苯环,又含碳碳双键,故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胡椒酚属于酚,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但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1 mol胡椒酚可与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与1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故最多可与3 mol Br2发生反应.
答案:B
要点二 苯酚的分离与回收 ———————————
1.有机溶剂中混有苯酚
2.废水中含有苯酚
3.乙醇中混有苯酚
利用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苯酚钠,来进行分离苯酚和其他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应用时先分清苯酚与哪种物质混合(水、乙醇还是其他有机溶剂),然后对号入座,设计合理的分离方案.
[例2] 含苯酚的工业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1)上述流程图设备Ⅰ中进行的是________操作(填写
操作名称).实验室里这一步操作可以用
________(填仪器名称)进行.
(2)由设备Ⅱ进入设备Ⅲ的物质A是________.由设备
Ⅲ进入设备Ⅳ的物质B是________.
(3)在设备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设备Ⅳ中,物质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
NaOH、H2O和________.通过________(填操作名称)操
作,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
(5)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C6H6和CaO.
[解析] 设备Ⅰ里废水和苯混合分离出水,是萃取操作,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设备Ⅱ中向苯酚和苯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目的是分离出苯,故A物质是苯酚钠溶液;在设备Ⅲ中通入CO2分离出苯酚,故剩下物质B是NaHCO3溶液;在设备Ⅳ中向NaHCO3溶液中加入CaO,生成NaOH、H2O、CaCO3,可用过滤操作分离出CaCO3;在设备Ⅴ中加热CaCO3可得CO2和CaO.
[答案] (1)萃取(或萃取、分液) 分液漏斗
(2)C6H5ONa NaHCO3
(3)C6H5ONa+CO2+H2O―→C6H5OH+NaHCO3
(4)CaCO3 过滤 (5)NaOH水溶液 CO2
2.欲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
①蒸馏 ②过滤 ③静置分液 ④萃取 ⑤通入过量CO2 ⑥加入足量Na ⑦加足量NaOH溶液 ⑧加足量FeCl3 ⑨加入浓溴水 ⑩加入乙酸与浓H2SO4混合液
合理的步骤是 (  )
A.④⑤⑩ B.⑦①⑤③
C.⑨②⑧① D.⑦①③⑩
解析:蒸馏前应使用NaOH溶液将 转化为沸点较高的离子化合物 ,蒸馏出乙醇后,向留下的溶液中通CO2,又重新生成 ,分液回收苯酚.(苯酚从溶液中产生时以液态形式存在.)
答案: B
[例]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向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
Br-+Ag+ === AgBr↓
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
[解析] 溴乙烷中溴元素不是以Br-形式存在,不能直接用AgNO3溶液检验;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不论CO2量的多少,均得到NaHCO3而不是Na2CO3;苯酚的酸性比H2CO3的弱,故苯酚与Na2CO3反应不可能生成CO2,选项D错误.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