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15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15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7 20:58:07

文档简介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本课内容涉及世界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教学中应突出辩证唯物史观和全球史观,创设多重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开放性思维。关注“四新”(新高考、新课程体系、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转变,围绕历史核心素质的培养和课程目标的达成展开教学。以“国际视野”为本课立意,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把握“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教学内容分析
从本单元开始,人类历史进入世界近代史。本单元围绕开辟新航路的动因、过程和世界影响三个方面展开。本课涉及第三个学习要点,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上承新航路开辟,下启大变革时代。从本课的标题来看,包括两大内容:一是新航路开辟后,如何初步建立起全球性联系;二是这种联系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三个子目所呈现的逻辑关系是新航路开辟带来人种、物种、商品的全球流动与交换,使全球建立初步联系,世界不同区域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发生全方位变化,导致世界文明格局的演变和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由此,人类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
对于新航路引起的全球性变化,学术界已经有许多新的达成基本共识的研究成果,比如,全球性物种交流、病原体的跨区域传播、围绕中国形成的白银贸易网络、对多元文明格局的冲击等等,这些内容在教学中都有呈现。
学情分析
对于“新航路开辟的世界影响”这一主题,初高中教学内容有差异:初中教学对应的内容是“早期殖民掠夺”,围绕早期殖民的国家、殖民方式、殖民争夺展开,对其影响有些简略化评价。它的主题立意在于“殖民掠夺”。而高中教学的主题立意在于“全球联系”。初高中教学目标也有差异:初中阶段侧重于陈述事件,把握基本的时空方位,以及对殖民国家和殖民地的影响进行区分。而高中阶段侧重于解释历史概念,运用辩证唯物史观解决问题,培养国际视野。对于具有一定初中知识储备的学生,需要转变思维角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为高中历史必修内容,是针对学考和选考历史的两类学生同时展开教学,对于学业质量水平的4级划分,都需要有所兼顾。教学内容就应该有一定的思维坡度。
教学目标
借助世界地图,运用时空定位,分析16世纪以来,观念、人口、物种、商品的世界性大交流,充分认识开辟新航路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培养国际视野。
通过对文字和数据史料分析,运用辩证唯物史观评价这一时期的全球联系给世界历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
找出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与殖民扩张之间的联系,据此分析世界贸易给不同区域带来的不同影响,从而解释“殖民扩张打破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这一结论。
寻找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发掘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具体表现、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活动对不同区域的不同影响。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世界文明格局的变化,以及大变革时代的到来。
教学设计思路
在本课设计中有三个关键性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历史概念的理解;二是问题视角的选择;三是子目的整合。
对于教材涉及的史实概念,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完成对其解读;对于“全球联系”、“世界格局”等理论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推进解读;对于本课的历史核心概念,我选取的是“改变世界的‘哥伦布大交换’”,其中借用了美国的社会历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一书中的概念,该书对于“开辟新航路的世界影响”这一老问题,不仅认识全面,而且有新视角、新模式。我的教学设计主要就是围绕“大交换”和“改变”两个关键字眼展开。事实上,这也是对问题视角做出了选择。不是初中教材着眼的“早期殖民掠夺”,也不是站在欧亚大陆去看“地理大发现”,是更具国际视野的全球性大交换、大流动。
如何在历史核心概念的总领之下聚合教学内容呢?本课教材的前两个子目与核心概念契合,而第三子目“早期殖民扩张”与初中教学内容有重合,与前两子目内容也有重合,而且它与前两子目存在逻辑联系:无论是人口迁移还是物种交换、商品流动,都是在早期殖民扩张的驱动下进行的,它给不同区域带来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把第三子目纳入到“大交换”中。
最后是落脚到核心概念的立意上:用全球视野探究当代世界的现实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增强历史使命感。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结合教材内容解读历史概念,完成下列表格:
历史概念
概念解读(留白)
“三角贸易”
欧洲人通过开辟多条航线和港口,将欧洲生产的手工业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和烟草等。但由于美洲劳动力严重缺乏,欧洲人把欧洲生产的手工制品、枪支等运到非洲换取黑人,贩运到美洲,形成“三角贸易”。
中日间的丝银贸易
白银是明朝的主要流通货币,但中国银矿储量不丰富,白银供不应求,而日本有丰富的银矿。葡萄牙人从澳门到广州代价收购丝货,高价卖到日本长崎,又从崎换回白银,高价出售给中国商人,两边获取暴利。
“马尼拉大帆船”
它是航行于西班牙的两大殖民地菲律宾的马尼拉和墨西哥的阿卡普尔哥之间的货运船只,运载大量中国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白银运回马尼拉。白银基本流入中国。
教皇子午线
由于西班牙和葡萄牙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尖锐,1493年,罗马教皇画出一条分界线,规定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西班牙势力范围,以东属于葡萄牙势力范围。
商业革命
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拓,欧洲出现商业革命。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出现,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的商业强国崛起。
价格革命
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依赖固定地租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分析:与15世纪的世界地图相比,17世纪的世界地图表明:欧洲人发现了美洲大陆,美洲的海岸、
非洲的整个轮廓和南亚与东亚的海岸更清晰,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变得更加完整。除此之外,它还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不同的世界。
新航路开辟后的欧洲人看到了“新大陆”,美洲人看到了被殖民的命运,中国人看到了朝贡贸易可以走得更远。跳出你的世界,俯视地球,你看到了什么?是新航路让世界不同地区有了更多的交流与碰撞。美国的一位著名社会历史学家克罗斯比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这场改变世界的“哥伦布大交换”究竟“交换”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又启发了什么?
三、导入学习任务一:探究“‘交换’了什么?”和“改变了什么?”两大问题,认识全球性大交流的具体表现及其世界影响。
任务分解(一):
教师活动:呈现16—20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示意图,并提供相关移民数据,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对世界地理的认识更完整,由此出现了全球性的人口大迁移。
学生活动:结合地图分析,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有哪些类型?人口大迁移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
16世纪以来的人口迁移有主动移民,包括欧洲人为殖民征服、追逐财富、躲避本国的迫害,移民新大陆;也有被动移民,包括奴隶贸易、劳工输出等。
从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来看,多为欧亚大陆向美洲大陆的流动。这一流向对新大陆的影响深远:它改变了美洲大陆的人种结构,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混合血统的人共同生活在这里,欧洲白人处于社会上层,种族歧视的阴影始终没有消散;它改变了原有土著人的文化传统,人们过起了圣诞节、万圣节,也享受着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带来的成果;它也造就了一些新的民族,比如美利坚民族。人口大迁移也推动了物种大交换时代的到来。
任务分解(二):
教师活动:呈现“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示意图和教材“历史纵横”中关于明朝引进新作物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物种交换的史实。
学生活动:结合示意图,分析物种交换对人类社会的改变。
从示意图中显示的种类来看,包括农作物、牲畜、水果、药材等,它推动种植业、饲养业、生物学、医学的发展,也丰富了各洲人们的物质生活。美洲大陆引进马匹,也能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
从明朝引进甘薯和玉米的材料中可以得出,新物种的传播有利于提升欧亚大陆的农业生产能力和人口增长。
教师活动:呈现两则材料,辩证思考物种交换给新大陆带来的深刻影响。
材料一:本土原有的动物,比方大角绵羊,看着那些大群牛马侵占了它们古老的家园。……大片田野则被甘蔗、咖啡、香蕉、小麦、大麦、稷麦等外来作物占领。这些发展的正面结果,是粮食产量大幅上升,人口亦因此大幅增长。负面结果却是广大地域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且水土流失之巨……
——(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材料二: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
——教材正文内容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分析物种交换带给美洲大陆的灾难。
种植业、畜牧业的推广虽然推动了新大陆的开发,但也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美洲地区的原生态文明被打破。交换的物种除了动植物,还有疾病的病原体,它们造成原住民的死亡不亚于殖民战争。
任务分解(三):
教师活动:呈现一段材料,引导分析疾病的跨区域传播给新大陆带来的深远影响。
材料:天花和其他疾病引发了凶猛的瘟疫,严重摧毁了本地人口并动摇了他们的社会。在人口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欧洲人颠覆了土著的帝国,建立了采矿业和农业,输入了非洲奴隶劳动力,并在西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殖民地。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分析影响。
疾病的输入带给新大陆的不仅仅是人口的大量死亡,还有对原有社会的冲击,土著的帝国被颠覆,重建的是欧洲殖民者的社会,原有的文明形态被瓦解。比如,存在于14至16世纪的阿兹特克帝国,于1521年被西班牙摧毁,西班牙人在其废墟上建立了今天的墨西哥城。
任务分解(四):
教师活动:解读三幅地图:《三角贸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葡萄牙参与的丝银贸易》,呈现一段关于世界贸易的文字材料和两个关于中西方贸易的数据统计列表,引导学生认识世界性的商品流动在“大交换”中发挥着改变世界文明格局的关键性作用。
学生活动:结合三幅地图,分析材料中伏尔泰的这段描述说明了什么问题,以及这一时期世界贸易的特点。
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印度洋贸易齐头并进,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在19世纪以前的世界贸易中,欧洲人是贸易的经营者、组织者,美洲提供金银货币、原料等,亚洲提供奢侈品,一幅国际贸易分工的图景出现,说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而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是在早期殖民扩张的前提下进行的,殖民者用非正当的贸易手段——奴隶贸易来支撑大西洋贸易体系,这是对美洲资源、非洲人口的残酷掠夺。
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和丝银贸易的情况和数据统计来看,白银基本流入中国,这跟当时中国手工业的发达程度,以及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导致市场的相当封闭性有关。在东西方贸易网络中,虽然白银流入中国,但掌控海洋贸易权的却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他们在美洲、亚洲的殖民地,在印度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等地建立的殖民据点和商站,为主导印度洋、太平洋贸易创造了前提条件。
教师活动:呈现三段材料,引导学生结合地图和文字材料,分析这一时期的世界市场给不同区域带来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材料三:嘉靖之后,特别在隆庆元年(1567年)政府颁布“银钱兼使”的法令之后,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是合法货币。
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首辅张居正主持了“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标志着明朝的田赋制度已由实物税阶段转入货币税阶段。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
学生活动:分析早期世界市场分别给美洲、非洲、欧洲、中国带来的不同影响。
在“三角贸易”中,美洲被开发的同时,资源被掠夺,原有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遭到破坏。而非洲则丧失大量劳动力,还有白人枪支、贸易带来族群间的混乱状态,这些都导致非洲经济、社会的长期滞后。而欧洲人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展,出现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由此促发“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革命因素”包括封建生产方式没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封建地主经济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欧洲的“大变革”时代到来。
作为白银的输入国,中国的传统社会受到海外贸易的冲击,国内商品经济发展快,货币日益白银化,由此政府进行了征收货币税的重大改革。然而,这一时期的中国并未出现像欧洲社会那样的变革。
四、导入学习任务二:要求学生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下16—19世纪的世界,并对关键词进行简要说明。
学生活动:从课堂探究活动中提取关键词,简要说明关键词的含义。
教师活动:从学生提供的关键词中总结规律,16—19世纪的世界既体现了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又打破了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加剧了不同区域之间的差距。
五、导入学习任务三: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历史给当代带来哪些启示?该如何解决当代世界的困局?针对这两个问题,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格局演变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世界,多元文明的冲突不断、区域发展不平衡、种族歧视、全球性问题增多。思考当代世界困局该如何破解?
联系学生的回答,抛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布置课后思考任务:
对比中西方的社会状况分析,新航路开辟后,为什么欧洲社会率先进入大变革时代,而中国未能出现像西方社会那样的变革?
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学生自查的方式,对课前历史概念的理解进行评价。
通过列表的形式,评价学生能否较完整的表述出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具体表现。
通过在地图上绘制路线图的方式,评价学生对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理解和对时空观念的把握。
通过对课堂探究问题的提问等现场评价方式,评价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各区域文明带来不同影响这一问题的理解,以及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通过创设情境和开放式设问,评价学生是否能运用国际视野看待现实,是否能做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通过设置课后思考题,评价学生能否通过横向比较,认识东西方文明的差异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针对这一课题,教学设计的难度在于:主题宏观、涉及的历史概念多、承上启下的阶段特点。本课设计借助对历史核心概念的解读,实现教材内容整合。又通过任务分解的方式,把“‘交换’了什么”和“改变了什么”两大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探究,让学生更加完整的认识新航路开辟带给世界的深刻变化。在探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史观,认识世界各地区文明的不同遭遇,以美洲和欧洲为重点,理解“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被打破”这一核心命题。本课设计的落脚点放在解决当代世界的困局问题上。对现实问题的关照,容易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该课设计中提供的材料非常丰富,既有教材呈现的资料,也有补充材料,既有文字资料,也有地图、示意图、数据列表等材料形式。
本课设计中几点不足之处的思考:直接借用学术领域的新概念——“哥伦布大交换”,是否欠妥?有待商榷。本课想要探究的问题多、呈现的材料多,耗时也多,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要留足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有难度。本课设计中,关于“早期殖民扩张”的内容基本省略,对于初中学习欠缺的学生,会存在较大的疑惑。在课后的思考题中,没有提供相应的材料,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共15张PPT)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17世纪的世界地图
15世纪的世界地图
思考:与15世纪的世界地图相比,1666年的世界地图有何特点?
增加了美洲大陆
美洲的海岸、
非洲的整个轮廓和南亚与东亚的海岸更清晰
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更完整
不同的角度呈现不同的世界
17世纪的世界地图
朝贡贸易的延伸?
地理大发现?
被殖民?灾难?
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交换”了什么?
改变了什么?
启发了什么?
改变世界的“哥伦布大交换”
埃里克·范豪特在《世界史导论》中提出,16世纪被迫移民的奴隶约30万,到18世纪有近700万。最近的研究估算,16世纪时,每10年期内离开故国的欧洲人约230万,到18世纪有470万。
人口迁移的类型?
殖民活动
人种结构
文化传统
新的民族
种族歧视
物种交换
……
全球性的人口大迁移
“交换”了什么?
主动移民
强迫移民
改变了什么?
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丰富物质生活
生物学、医学的进步
改善美洲交通
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人口增长
……
甘薯约在明朝后期从东南亚传入中国。1594年福建发生饥荒,政府大力推广甘薯种植,到17世纪甘薯成为普通百姓的重要食物。玉米和甘薯的传入,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对明清时代中国人口的增长和贫瘠地区的开发产生了直接影响。
“交换”了什么?
改变了什么?
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
丰富物质生活
生物学、医学的进步
改善美洲交通
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人口增长
破坏原有生态
疾病的传播
……
“交换”了什么?
改变了什么?
本土原有的动物,比方大角绵羊,看着那些大群牛马侵占了它们古老的家园。……大片田野则被甘蔗、咖啡、香蕉、小麦、大麦、稷麦等外来作物占领。这些发展的正面结果,是粮食产量大幅上升,人口亦因此大幅增长。负面结果却是广大地域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且水土流失之巨……
——(美)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
疾病的跨区域传播
美洲人口的大量死亡
原有社会的解体
……
“交换”了什么?
改变了什么?
天花和其他疾病引发了凶猛的瘟疫,严重摧毁了本地人口并动摇了他们的社会。在人口急剧减少的情况下,欧洲人颠覆了土著的帝国,建立了采矿业和农业,输入了非洲奴隶劳动力,并在西半球的大部分地区建立了殖民地。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下)》
世界性的商品流动
烟草、蔗糖等
奴隶
枪支、廉价手工业品等
“三角贸易”
“交换”了什么?
丝、棉、瓷
白银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果阿
澳门
丝茶
丝茶


白银
丝茶
日本
葡萄牙参与的丝银贸易
18世纪后期的伏尔泰这样描述这一时期的商品流动:
“所有正从秘鲁和墨西哥不断地流入西班牙的黄金和白银的结果如何?它们落入法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口袋;他们在加的斯(西班牙海港)经商,并把自己的工业产品送到美洲作为回报。这些金钱大部分流到东印度群岛,支付丝绸、香料、钾硝、冰糖、茶叶、纺织品、钻石和古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国际贸易分工的出现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性的商品流动
“交换”了什么?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改变了什么?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性的商品流动
交换了什么?
改变了什么?
早期世界市场的特点:
早期殖民扩张下的商品贸易
掠夺性、非正当性
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
欧洲人掌控贸易权
亚洲市场有封闭性
……
对美洲:
对非洲:
对欧洲:
破坏、开发
人口锐减、混乱、落后
商业革命
价格革命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性的商品流动
“交换”了什么?
改变了什么?
早期世界市场的特点:
早期殖民扩张下的商品贸易
掠夺性、非正当性
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
欧洲人掌控贸易权
亚洲市场有封闭性
……
对美洲:
对非洲:
对欧洲:
破坏、开发
人口锐减、混乱、落后
商业革命
价格革命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大变革
这一时期,欧洲人的海外贸易如何推动“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生产方式:封建生产方式没落,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社会结构:封建地主经济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性的商品流动
“交换”了什么?
改变了什么?
早期世界市场的特点:
早期殖民扩张下的商品贸易
掠夺性、非正当性
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
欧洲人掌控贸易权
亚洲市场有封闭性
……
对美洲:
对非洲:
对欧洲:
对中国:
破坏、开发
人口锐减、混乱、落后
商业革命
价格革命
大变革
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嘉靖之后,特别在隆庆元年(1567年)政府颁布“银钱兼使”的法令之后,首次以法权形式肯定了白银是合法货币。
神宗万历九年(1581年),首辅张居正主持了“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标志着明朝的田赋制度已由实物税阶段转入货币税阶段。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
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白银化、赋税改革……
这一时期的海外贸易对中国社会产生哪些影响?
商品经济发展、货币白银化、赋税改革……
并未出现像欧洲社会那样的变革
请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一下16—19世纪的世界(新航路开辟后至工业革命前),并对你的关键词进行简要说明:
这是一个
的世界!
国际分工
交流频繁
传播迅速
灾难
破坏
殖民掠夺
社会变革
不平等
非正当性
全球联系
全新视野
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被打破
当今世界的困境:
多元文明的冲突
发展不平衡
种族歧视
全球性问题
……
混乱
差距
习近平主席在2017年1月18日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提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坚持合作共享,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启发了什么?
思考: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历史给当代带来哪些启示?该如何解决当代世界的困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