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成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成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27 07:3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成县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理科班)
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回答下题。
1.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
A.联系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连续性
2.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比乙区域复杂 B.甲区域城市呈岛状
C.乙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甲区域 D.甲区域第一产业发展水平大于乙区域
3.造成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两区域的文化习惯差异
随着科技的发展,3S 技术已经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4.BDS(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已经在我国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不属于北斗导航系统功能的是( )
A.授时 B.提供三维坐标 C.灾情监测 D.通
5.右图为“嘀嘀打车”行车线路示意图,其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GIS RS B.RS GPS C.GIS GPS D.数字地球GPS
左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6.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7.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8 “数字地球”是指( )
A.用数字表示地球的大小 B.把整个地球信息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C.用经纬网的数据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 D.用GPS数据来表示地球上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9.该区域面临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酸雨 B.水土流失
C.河流断流 D.土地荒漠化
10.草方格沙障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削减风力、截留水分 B.保持水土 C.改变气候类型 D.防止滑坡、泥石流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图中字母代表地表侵蚀、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植被覆盖率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代表水土流失的字母是
A.a B.b C.c D.d
1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B.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2019年8月,亚马孙雨林遭受严重火灾,截至8月23日,在巴西境内着火点达4.1万余处,为2011年以来同期最高纪录。整个亚马孙雨林烟雾浓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圣保罗甚至出现了白昼如夜的景象(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亚马孙雨林大火,可能引发当地
A.水资源短缺 B.荒漠化加重
C.土壤肥力逐渐下降 D.水土流失增加
16.关于圣保罗白昼如夜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形成 B.会引起白天气温的上升
C.是因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而形成 D.会导致气温日较差增大
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 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 )
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 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
18.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 )
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 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
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 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
稀土是促进芯片、集成电路、飞机发动机、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发展的关键金属原料。我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但2018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进口国。这一年我国稀土产量和稀土冶炼分离量分别占世界62%和86%。完成下面小题。
19.稀土属于 ①矿产资源②土地资源③可再生资源④非可再生资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从出口大国到同时成为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国和进口国,说明我国近年来
A.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不断上升 B.对稀土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C.进入综合利用自然资源阶段 D.重视发展稀土的加工技术
右图是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小题。
21.据图示信息可推测,该河流
A.冬季无结冰现象B.以雨水补给为主C.水位季节变化小D.下游径流量最小
22与1985-2000年相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量加大,下渗严重 B.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大
C.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大 D.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右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回答23-25题
23.该区域荒漠化之前,盛产优质向日葵自然条件是()
A光照强 B气温年较差大 C土壤肥沃 D地形平坦
24.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25.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A 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 ①②种草③种树 C ①种树②③种草 D 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26-28题。
26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②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7.雨林群落生产力高的表现是()
①光合作用强 ②生物循环旺盛 ③生物残体分解快 ④生物生长迅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雨林中养分储量最大的是( ) A.水域 B.土壤 C.枯枝落叶 D.生物体
我国为了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建设了许多防护林体系,其中规模较大的是“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据此完成29-30题。
29.“三北”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的环保功效是()
A.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C.防风固沙 D.净化空气
30.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主要生态作用是( )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二、综合题。(2小题,共40分)
31.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讲水量在800-1600mm之间,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20分)
(1)长江上游流域优势自然资源有 、 、________等。(6分)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4分)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影响有(多选) (   ) (4分)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增加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6分)
32.读下列图片,思考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西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分布图(甲图)以及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斑点状荒漠化圈图(乙图)。
(1)治理沙尘暴的关键是________。 我国北方最大的生态治沙工程是________,其对环境最大的生态屏障作用是________。(6分)
(2)材料一中表现了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有哪些?(6分)
(3)读材料二中的甲图回答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8分)
答案
选择题(30*2)
1-5ACBCC 6-10ADBDA 11-15DADCD 16-20CACBD 21-25DBABC
26-30DCDCA
31
(1)水资源 水能资源 矿产资源 森林资源 (任答三项即可,共6分)
(2)旱地(2分)增大(2分)
(3)BCD(4分)
(4)滥垦、滥伐,破坏植被;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降水强度大;地形坡度大。(6分)
31
(1)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 “三北”防护林体工程体系 防风固沙 (6分)
(2)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6分)
(3)现代城市的位置与古代城市遗址相比,逐渐向盆地的边缘(或河流上游地区)迁移。
原因是上游过度用水,造成下游水源不足,绿洲被沙漠侵袭,人口向上游移动。 (8分)
1 / 5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