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理
6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2×25=50分)
下图是我国东南海滨某地略图,该地地形复杂,适合漂流运动,且瀑布较多,成为著名的旅游地。图中三个瀑布甲落差最大,丙落差最小,丙瀑布落差为30米。据此完成1~3题。
1.a等高线数值是( )
A.0 B.100 C.0或100 D.100或200
2.乙瀑布的落差可能是( )
A.30米 B.40米 C.50米 D.60米
3. 图示漂流河段平均流速由快到慢的排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③②①
某年3月P地(位置见下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据此完成4~5题。
4.图7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5.P地位于(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右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7.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达卡市有400多万人口,先前的城市水源较单一,且供水矛盾加剧导致达卡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现象。2019年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孟加拉国帕德玛水厂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该项目内容为建设一座日产45万吨的自来水厂和配套输水管道(下图),水厂的投产使达卡市获得稳定的供水。据此完成8~9题。
8.先前帕德玛河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径流量小 ②距城市较远
③城市需水量少 ④净水处理技术落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该水厂投产后,达卡市( )
A.海水倒灌现象减少 B.帕德玛河水质改善
C.供水能力得到提升 D.河岸湿地面积扩大
“胡焕庸线”是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在地理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右图示意“胡焕庸线”在东北局部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10~11题。
10.呼伦贝尔高原人口密度较小,松嫩平原人口密度较大。影响两地人口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纬度
11.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但松嫩平原少有森林。这可能是因为松嫩平原( )
A.地势低,气温高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航运 B.开发水能资源
C.保障生活和农业用水 D.发展水产养殖
13.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营造防护林网,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三文鱼属冷水性鱼类。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进口。2018年,我国首个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在山东日照以东海城下水,并投放来自挪威的三文鱼苗。该网箱可视水温调整潜水深度,实现了我国三文鱼规模化养殖的突破。据此完成14~16题。
14.我国近岸养殖三文鱼成活率低,主要是因为( )
A.受洋流影响小 B.海水温度高 C.受海浪影响大 D.海水盐度低
15.夏季,深海网箱调节方向和原因分别为( )
A.向上,降低水温 B.向上,提升水温
C.向下,降低水温 D.向下,提升水温
16.与近岸养殖相比,深海养殖的三文鱼品质好,主要原因是深海养殖区( )
A.饵料来源丰富 B.海水水质较好 C.水域空间广阔 D.海水密度较大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进行规划,全力打造以三峡大坝为核心的“大三峡旅游经济圈”,其辐射范围包括周边的湖北、重庆、湖南、贵州等省市。这也是中国首次对一个区域的旅游经济进行国家级规划。据此回答17~18题。
17.下列各组省市中,均与三峡大坝所在省级行政区直接相邻的是( )
A.黔、渝、陇 B.川、鄂、秦 C.湘、桂、赣 D.渝、皖、豫
18.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②有利于减少我国的环境污染 ③抑制经济的发展 ④带动工业、商业、文化与相关行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受地势高低和离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的特点。读海南岛地形结构示意图,回答19~20题。
19.开发海南岛的资源,需要因地制宜,有所侧重,图中甲地带,在产业布局上的首要任务是( )
A.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
B.利用少数民族风情发展旅游业
C.建设山区热带农业基地
D.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业
20.海南岛旅游资源丰富,因此应把旅游业作为海南岛的特色产业来抓,海南岛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 )
①喀斯特地貌 ②热带海滨和岛屿 ③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④少数民族风情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某年国内游客流量变化。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A.新疆 B.海南 C.西藏 D.内蒙古
22.关于该省级行政区游客流量的变化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因为天气闷热,4~10月份游客偏少 B.避寒条件好,11月~次年3月份游客最多
C.台风带来降温,7、8两月游客增多 D.“黄金周”效应,10月份游客增多
环地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严重。据此回答23~25题。
23.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问题不包括( )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对文物古迹破坏 D.海岸受损害
24.有关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突破2亿人
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
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
D.随着旅游的合理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
25.为减轻环地中海地区旅游环境容量过大造成的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建设旅游新设施,以吸纳更多的游客
B.提高飞机票、火车票等的价格,以限制游客人数
C.对旅游景区实行分流管理,对易饱和区实行限流措施
D.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禁止游人入内
二、综合题:(50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香蕉是热带水果。巴拉圭生产的香蕉因甜度高而闻名,主要出口阿根廷。近年来,巴拉圭因香蕉滞销而催生了香蕉粉产业。收获的香蕉经过去皮、干燥、磨粉,制成的香蕉粉可用于制作面包、饼干、冰激凌等。下图示意巴拉圭位置及地形。
(1)归纳巴拉圭的地形特征。(6分)?
(2)分析巴拉圭香蕉主要出口阿根廷而不出口巴西的原因。(8分)
(3)推测香蕉粉工厂的布局特点,并说明理由。(10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下图为中亚地区略图。
材料二 乙地为所在国棉花主产区,棉花播种面积约占该地种植总面积的40%,所产棉花大部分出口到俄罗斯、中国,已发展成为重要棉花输出基地。
(1)指出甲地径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分析城镇沿甲河分布的原因。(8分)
(2)说明乙地是重要棉花输出基地的主要原因。(8分)
28.下图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
(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25=50分)
1.A 2.B 3.D 4.B 5.A 6.B 7.B 8.D 9.C 10.C
11.C 12.C 13.C 14.B 15.C 16.B 17.D 18.D 19.A 20.C
21.B 22.C 23.B 24.D 25.C
二、综合题:(50分)
26.(24分)
(1)地势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2分)以平原为主;(2分)地势自巴拉圭河(中部)向两侧逐渐升高。(2分)
(2)巴西纬度低,地处热带,香蕉产量大。(4分)阿根廷纬度高,香蕉主要依赖进口,市场需求大。(4分)
(3)特点:靠近原料地;(2分)布局分散。(2分)
原因:原料运输量大,产品运输量小;(3分)技术要求低,设备简单,小型化。(3分)
27.(16分)
(1)冰雪融水补给。(2分) 降水量小,气候较干旱;靠近河流,用水方便;灌溉农业发达;人口密度大。(6分)
(2)有灌溉水源;光照充足,棉花优质;棉花产量大,供过于求;棉花宜采用铁路运输,运输便利。(8分)
28.(10分)
【答案】(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
(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地理6月月考地理答题纸
题号 选择题 26题 27题 28题 成绩
得分
26题(24分)
27题(16分)
(1)
(2)
28题(10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