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6 20:3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主要围绕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整理和复习:一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二是用乘法和除法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回顾、梳理构建知识网络、练习巩固等形式,完成对本单元的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情境来分析思考,让学生自主回顾,分析知识的形成过程,总结计算的方法,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学难点:
选择和判断算法、灵活运用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研究材料、有wifi的环境下,设置电脑与手机的联系,使用“希沃授课助手”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复习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想看吗?(算式下面放置中国汉城图片)
师:请看大屏幕。 哎,这可不是老师带来的图片,老师带来的图片就藏在拼图的后面,只有打开这些拼图才能看到这张图片的真面目。想要打开拼图很简单,看(出示算式)拼图上有什么?
生:有算式,有需要解决的问题。
2、揭示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或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乘法算式。(也有用除法解决的算式。)
师:是什么样的乘法算式?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
(读课题。)
3、回顾练习
师:完成拼图上的计算,图片就会展现在我们面前。
师:有信心打开这些拼图吗?生:有。师:一组1、2、3题,二组4、5小题,三组6、7小题。
学生做后,请学生分享:你能分享一下你的计算结果或计算心得吗?
(设置触发器,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删除学生回答后的习题,揭开习题后的底图。)
问:同意他的意见吗?
4、背景介绍:看到了吗?这是“中国汉城”。它是以汉代刘秀的事迹为原型,打造的一处景观,是我们枣阳的一处地标性建筑。
二、回顾整理,构建网络
过渡语:刚才大家已经“小试牛刀”,无论口算、笔算、解决问题,完成得都非常好。那么,书中关于本单元的例题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1、借助学习单,自主复习
看书41—59页,将本单元的典型例题填写在下表中。
(1)想一想,每个例题主要学习的是什么?
(2)根据你的感受,为例题标出难度等级。
(3)哪些题在什么地方容易出错,请你用彩笔标一标,写一句话提醒自己。
序号
1
2
3
4
5
6
典型例题
如何计算
难度等级
☆☆☆
☆☆☆
☆☆☆
☆☆☆
☆☆☆
☆☆☆
出题
2、分析交流,梳理口算。(想设计成:对比发现两种口算类型的不同,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同时,用希沃授课助手,收集学生的典型习题,上传并引导学生研究。)
(1)师:你例举了哪些典型例子?(借用学生举的典型例子开展研究)
生:5×10 9×10 40×20 30×200 310×30
师:为什么例举这样例子?
生:比较简单,直接口算就可以。板书:口算
师:结果是多少?
生:
师:对吗?
师: 像5×10、9×10这类“一位数乘10”的口算题,直接在一位数的后面添上一个0就得出了积。
(2)师:再找例子40×20、30×200、310×30这一类型
师:你是怎么口算的?
生:
师:像40×20、30×200、310×30这类“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口算题,用因数0前面的数和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最后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3)第三类型:12×20 170×4
师:这一类的口算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生:
师: 像15×6、230×4这类“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乘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交流类型,梳理笔算(想在此环节设计:1、借用点子图,说明计算原理;2、在此环节之后,将书中58页计算题,让学生区分用口算,还是用笔算(设计一帧,有此表,只在相关行或列中出现标注口或笔)
(1)师:归纳完口算的例题,那剩下的例题设计了什么计算?
生:笔算??? 板书:笔算
(2)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点子图,画一画,再和同桌说一说笔算23×12的计算方法。边做,边思考:竖式计算中用到的四句口诀(二四得八、一二得二、一四得四、一一得一)计算的是哪部分?为什么第二层的积要错位写?能在点子图上找到竖式计算的过程并说明道理吗?
318071517970514×12=
1 4
× 1 2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请生展示。
学生陈述,老师在陈述结束后,将点子图抽象成矩形,并用数形结合表示计算的过程和道理。
(3)师:谁来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生:1、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2、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3、把最后的两个积相加。
(4)师:回想一下,在计算过程中,你觉得哪一类题是最难?
生:48×37最难,板书: 48×37
师:说一说它难在哪里?出现了进位。
生:进了好几次位
师:在计算时不仅出现了进位,而且出现了连续进位
师:是的,这是我们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中连续进位的乘法。它是我们学习的一个“拦路虎”。
师:你能说一说在计算这种连续进位的题目时需要注意什么吗?
生:从个位乘起,每次进位的数都要加上…
师小结:像这种连续进位的题目计算时要更加细心,计算每一位时记得加上进位来的数。
(5)不用计算,直接说出以下表格中各题的计算方法(口算还是笔算)(插入书58页图)(课件展示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算的快,还能把计算不同类型的笔算乘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分析的这么透彻,其实同学们说的这些就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
4、理清思路,归纳解决问题的策略
师:老师在你们的学习单上看到还有一个学习内容,是什么?
生:解决问题
师:学习了哪些解题思路?(使用的P59页练习十三的第4、5题)

生: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邮递员叔叔真的很辛苦啊!!)
5、以知识树的形式再次呈现知识。
师:看到了这张图片,开心吗?
生:开心。
师:有些同学可能觉得有些遗憾,看到的只是一棵大树,可别小瞧了这棵树,它可不是一棵普通的树,如果我们把刚才整理的这些知识移到这棵树上来,它就变成了一棵知识树,想想看,我们可以用树干表示什么?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指树枝):那这三块又表示什么?
生:口算乘法、笔算乘法、解决问题
师:口算乘法上面的小树枝又表示什么呢?
生: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
师:笔算乘法包括哪些内容?
生: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师:解决问题包括哪些内容?
生:连乘问题;连除问题。
师:整理成知识树也是整理知识的一种好方法,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用整理成知识树的方法整理学过的知识。好吗?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摘智慧果。
师:通过刚才的梳理和交流,你们觉得这些知识掌握得怎样?
师:那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谁能摘下这些智慧果?
1、口算
24×3= 17×5= 160×5= 180×3= 32×30=
24×10= 20×240= 40×230= 25×300= 400×12=
师:这种类型的题目比较简单,同学们做熟了,也能直接口算出来。谁来算?
2、笔算
2 3 5 4 2 8
×2 1 ×3 7 ×6 7
(1)师:(指23×21)这个智慧果,同学们不用计算只要答对老师的问题也能摘下来,请听题:这个算式的积是几位数?
生:三位数。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2×2=4,
师:这个4表示4个百,也就是400多.那么积就是三位数。
(2)师:这个智慧果(指54×37)积是几位数?
生:四位数。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5×3=15,
师:这个4表示15个百,也就是1500多.那么积就是四位数。
(3)师:还剩最后一个智慧果,你能估算一下结果大约是多少吗?
生:1800(30×60,一个估大些,一个做小些)或有生做成2100(两个都估大)
师:准确结果比1800大,还是小?比2100呢?
生:小。
师:为什么?
生:把28估乘了30,把67估成了60,少算了7个28,30×60=1800,估小了;(把28估成30,把67估成70,两个都估大了,乘完后是2100.所以实际结果应该比2100小。
师:看来笔算前可以用估算对计算结果进行预测,赶紧算一算准确结果是多少?
师:笔算后可以用估算对结果进行验证。估算的作用可真大呀!
(二).神机妙算选算法。
你能用我们复习的知识来解决以下问题吗?试试看。(又换了两道题目)
(1)学校进行广播体操比赛。已经每个方队有5行,每行8人,3个这样的方队有多少人?
(2)三年级4个班128人去参观科技馆。如果每班人数相同,每8人一组,每班可以分成几组?
那就赶紧笔算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师小结:同学们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合适的算法,真厉害。
接着练习,完成数学书第59页第1、2、3、6题。
师:时间关系,没有完成的同学课下完成后交给小组长检查。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和复习,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养成及时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温故而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