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四节 细胞
第一课时
讨论
动物和植物给自然界带来了勃勃生机,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4节、细胞 cell
一、细胞发现史:
1、秦汉时期:《尔雅》记载了590多种动物和植物,并纳入一定的分类系统。
2、17世纪前:人们试图回答植物和动物的组成,但受观察工具的限制。
3、1590年:一位荷兰人用两块透镜制造出了第一台显微镜。
4、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了细胞。
1665年,[英国]罗伯特 胡克最早发现了细胞。
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木栓的细胞壁结构
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细胞发现的历史
时间:1665年
人物:英国科学家-胡克
事件:发现细胞
意义:虽然发现的是死的细胞壁,
但的确是人类第一次发现
细胞,为向微观领域进军
打开了大门.
时间:1675年
人物: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事件:发现活细胞
意义: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谈一谈
从胡克发现细胞到细胞学说的提出,前后经历了近200年时间,其间凝聚了许多科学家的探索成果。对此谈谈你的想法。
它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需要几代人或同代人的协同工作和孜孜不倦的努力。
思考
了解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后,你急于想了解细胞的哪些知识呢?
如:细胞的大小、细胞的结构、颜色等。
[问题]现在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观察细胞呢?
借助仪器:光学显微镜。
胡克所用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观察工具发展史
细胞发现史
实验室中的显微镜
显微镜的使用
1、镜座
2、镜臂
3、倾斜关节
4、载物台
5、压片夹
6、遮光器
7、反光镜
8、镜筒和物镜
转换器
9、粗准焦螺旋
10、细准焦螺旋
11、目镜和物镜
镜座
镜柱
镜臂
压片夹
载物台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筒
反光镜
目镜
物镜
转换器
通光孔
集光器(光圈)
机 械 部 分
光学部分
一、取放:
二、对光:
三、观察:
四、整理:
取: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
放:身前略偏左
要求:圆形视野明亮、均匀
双眼同时睁开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原理
2.显微镜的操作顺序
3.用显微镜观察动物、植物细胞
取镜和安放
对光
观察
收镜
整理实验台
1、将“上”字片正对通光孔
2、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
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
载玻片;
3、再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同时右眼要张开,并慢慢
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当看到“上”字
的物像时,停止动“粗”,继而轻微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
,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4、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载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显微镜的放大率(总放大倍数)是:
放大率 = —— × —— = ——
(1)观察对象的放大倍数跟什么因素有关?放大率跟观察的物象有什么联系?
(4)准焦螺旋向前转动时,物镜会怎样?这时应注视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为什么?
(3)要改变视野的明或暗,可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怎样调?
(2)分别将玻片向上、向左移动,观察所看到的物象向哪个方向移动?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讨论
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应该是:
擦 滴 取 展 盖 染 吸
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
若擦拭不净,后果如何
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
水量过多或过少对实验的影响
取材的部位、方法、大小?
盖盖玻片的方法、原因
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
吸引染液的方法是什么
实验二:临时装片的制作和细胞的观察
目的要求
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制作和使用显微镜.
2、观察洋葱叶表细胞和人的口腔上 细胞
3、学会画这两种细胞结构的简图
材料用具
洋葱鳞片 叶 ,稀碘液,清水,生理盐水,镊子, 消毒牙签 ,纱布 ,滴管,吸水纸,显微镜。
一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准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盖玻片和 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室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方法步骤
方法步骤
2
(1)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撕一小块透明薄膜.
(2)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展平.
(3)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避免盖玻片 下出现气泡。
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细胞:
精子细胞
平滑肌细胞
色素细胞
石细胞
毛细胞
叶表皮细胞
叶肉细胞
神经细胞
红细胞
肌细胞
探究活动
1.说一说,关于细胞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
2.搜集关于细胞的资料。
3.继续制作各种生物体的细胞切片。
在学习细胞一课前,教师可根据实验室的条件,适时指导学生制作一些细胞的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