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5.1 两种电荷
逐点
导讲练
课堂小结
作业提升
学习目标
课时讲解
1
课时流程
2
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验电器
电荷量
导体和绝缘体
感悟新知
知识点
两种电荷
1
感悟新知
1. 摩擦起电
(1)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这时物体带的是静电。
(2)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还可以通过感应使物体带电,等等。
2. 带电体的性质 能吸引轻小的物体。
感悟新知
3. 两种电荷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把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感悟新知
5. 验电器
(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6. 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也可简称电荷。
(2)单位:库仑(库),符号为C。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1.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不存在第三种电荷。
2.带电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轻小物体也能吸引带电物体。
3.一个带电体能吸引另一个物体,另一个物体的带电情况有两种可能:
(1)另一个物体是轻小物体,它有可能不带电。
(2)另一个物体带电,两物体带的是异种电荷。
感悟新知
[中考·山西] 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观察到如图1 所示的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 ________,会吸引细细的水流。
带电
例1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细水流属于轻小物体,由带电体的性质分析解答。
解析: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带上了电荷;而水流向梳子靠近,可以联想到“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来分析本现象。
感悟新知
1-1. [中考·沈阳]将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2 所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球摩擦后_______ ,会_______不带电的头发。
带电
吸引
感悟新知
点拨: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气球吸引头发,这是因为与毛衣摩擦过的气球带电,从而吸引不带电的头发。
感悟新知
[中考·凉山州] 如图3 所示,甲、乙、丙、丁四个带电小球,甲吸引乙,甲排斥丙,丙吸引丁。若丁带负电,则甲带______电,乙带_____电。
正
例2
负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抓住关键条件“四个带电小球”,再结合彼此间的作用情况,以“丁带负电”为突破口,依次判断每个小球的带电情况。
解析: 这四个小球都是带电的; 已知丁带负电,丙丁相互吸引,则丙带正电;丙与甲相互排斥,则甲带正电; 甲与乙相互吸引,则乙带负电。
感悟新知
2-1.[中考· 贵州] 现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其中甲带正电,丙带负电,甲吸引乙,乙吸引丙,则乙( )
A. 一定不带电 B. 带正电
C. 带负电 D. 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A
点拨:带正电的甲吸引乙,则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带负电的丙吸引乙,则乙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综上所述,乙一定不带电。
感悟新知
知识点
原子及其结构
2
问题一: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问题二:原子结构如何?
原子和分子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感悟新知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感悟新知
1. 原子及其结构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原子结构中的各种粒子带电情况:
电子:带负电。电子是带最小负电荷的粒子,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
质子:带正电。一个质子带的正电荷量与一个电子带的负电荷量相等。
中子:不带电。
感悟新知
2. 摩擦起电的原因
(1) 通常情况物体对外不显电性的原因: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故原子对外不显电性,呈中性。则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
(2)摩擦起电的认识
感悟新知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不同
结果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电子,带正电
实质
电荷转移
能的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易错提醒
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能带电
感悟新知
易错提示:在理解摩擦起电现象时,易出现以下错误:
(1)认为摩擦过程是创造了电荷;
(2)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得到电子的物体带正电。
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1. 原子结构图解
原子
原子核
质子(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 带负电)
感悟新知
2. 深度理解摩擦起电
在摩擦起电现象中,一个物体失去多少电子,则另一个物体就得到多少电子。因此,在摩擦起电过程中,两物体一定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感悟新知
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个顺序是( )
A. 丝绸、玻璃、塑料薄膜 B. 塑料薄膜、玻璃、丝绸
C. 塑料薄膜、丝绸、玻璃 D. 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C
例3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解答摩擦起电原因类问题,熟记以下两要点:(1)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转移;(2)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质,得到电子带负电,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质,失去电子带正电。
感悟新知
解析:丝绸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时,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故丝绸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大于玻璃;玻璃棒与塑料薄膜靠近时相互吸引,说明塑料薄膜带负电,即塑料薄膜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大于丝绸,故原子核束缚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塑料薄膜、丝绸、玻璃,此时使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
感悟新知
3-1.[中考·长沙]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塑料是导体
B. 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
C. 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D. 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D
感悟新知
点拨:塑料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A错误;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故B、C错误,D正确。
感悟新知
知识点
导体和绝缘体
3
实验1:
用橡胶棒连接验电器
验电器A、B金属箔的
张角没有变化。
验电器A的电荷量没有
变化,验电器B仍不带电。
A
B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感悟新知
实验2:
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
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
用金属棒连接两验电器
验电器B上也带了电。有一部分电荷通过金属棒从A移动到了B,电荷发生了定向移动。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结论
A
B
感悟新知
电荷在金属中可以定向移动, 说明金属是可以导电的。
感悟新知
1.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和联系
特征
原因
常见的材料
导体
容易导电
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石墨
绝缘体
不容易导电
只有少量的自由电荷
橡胶、塑料、陶瓷、玻璃、食用油
不能认为绝缘体在任何时候都能起到绝缘的作用。
感悟新知
2.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
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荷。
3. 金属容易导电的原因
金属是最常用的导体,它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其内部有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子。而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不同。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1.绝缘体不容易导体,不能理解为一定不能导电。
2.绝缘体与导体间没有绝对的界限,条件变化时,绝缘体有可能变成导体。
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由于其内部没有大量的能自由移动的电荷,不能理解为“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
感悟新知
[中考·湘潭] 下列材料,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陶瓷 B . 橡胶 C . 铜 D . 玻璃
C
例4
解题秘方:识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借助记忆回答:金属均为导体,玻璃在通常情况下为绝缘体。
解析:由识记可知,陶瓷、橡胶和玻璃在通常情况下为绝缘体,铜(金属)属于导体。
感悟新知
4-1. 有下列六种材料:
①盐水,②石墨,③橡胶,④汽油,⑤陶瓷,⑥铜丝。
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_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 ______。
(均填序号)
①②⑥
③④⑤
课堂小结
两种电荷
相互作用 规律
两种电荷
摩擦起电
电荷量
导体、绝缘体
自由电荷
正、负电荷
验电器
原因
课堂小结
两种电荷
1. 判断摩擦起电过程中电荷的转移情况,记住两点:
(1)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
(2)得电子的带负电,失去电子的带正电。
课堂小结
两种电荷
2. 判断一物体的带电情况有如下规律:
与带电体相互排斥的物体一定带电,而与带电体相
互吸引的物体只是可能带电。不能认为,能被带电
体吸引的物体一定带与原带电体不同种的电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