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7 14:0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右图所示是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部分叙述。这段话陈述了甲午中日战争的 (  )
A.背景和人物
B.方式和影响
C.时间和目的
D.方式和人物
2.“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右图再现了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大战的悲壮场景。在这次海战中壮烈殉国的民族英雄是(  )
A.左宝贵
B.关天培
C.邓世昌
D.陈化成
3.1894年,西方报刊发表评论说:“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此评论是针对某次战争中日本 (  )
A.对台湾居民的大屠杀 B.对南京居民的大屠杀
C.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 D.对朝鲜居民的大屠杀
4.甲午中日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军备废弛 B.观念落后 C.资金短缺 D.制度腐败
5.1843年,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权——中国将来给予其他国家的任何权利,英国人可以“一体均沾”。按此规定,英国可从《马关条约》中分享的权利
是 (  )
A.割地 B.赔款 C.通商 D.设厂
6.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都涉及 (  )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开设工厂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以此为契机,西方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这个“契机”是指 (  )
A.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B.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的兴起
C.三国干涉“还辽” D.“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8.右面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局部),其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于 (  )
第8题图
A.① B.② C.③ D.④
9.某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可知,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  )
A.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给日本
B.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赔偿日本兵费2亿银元
10.图4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2857500198120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开办工厂的限制
B.洋务运动中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
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甲午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
日本臣民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余内地运送税……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
材料三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比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1)材料一是闻一多先生所作的《七子之歌·台湾》,诗中“酷炎的夏日”指哪国侵略者?(1分)导致材料一中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是近代哪次侵略战争?(1分)
(2)材料二中的内容出自哪一文件?(1分)除材料一、材料二相关内容外,该文件还涉及哪些有损中国利益的规定?(3分)它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3)结合材料三,说说材料一所反映的战争带给我们的反思。(2分)
答案
1.C 2.C 3.C 4.D 5.D 6.C 7.C 8.C 9.B 10.C
11.(1)日本侵略者。甲午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等等。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落后就要挨打;只有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