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九年级物理上课时训练:3 比热容(一)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人教九年级物理上课时训练:3 比热容(一)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7 07:0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热容(一)
1.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中相同的烧杯所装水和食用油的体积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观察和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实验结果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_______不同,我们引入一个物理量__________来反映物质的这种吸热能力.在电加热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

2.有一个饮料包装盒,上面标明容量500 mL,若饮料密度ρ=0.9×103 kg/m3,则它装满该饮料的质量为________g;若饮料的比热容为4.0×103 J/(kg·℃),则该盒饮料的温度升高5 ℃需要吸收________J的热量.
3.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温度为70 ℃的水放出4.2×104 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________℃.[c水=4.2×103 J/(kg·℃)]
4.一定质量的水从30 ℃升高到80 ℃,吸收了4.2×103 J的热量,这是通过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水的质量是________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5.如图是干旱地里的玉米,由于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玉米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凝固点较低 B.比热容较大 C.沸点较高 D.质量较小

6.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得知(   )
A.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容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容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7.如图a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图b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则(   )

A.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2 ℃
B.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比乙杯多
D.甲杯的水加热2 min与乙杯的水加热3 min吸收的热量相同
8.小天用电热水壶将1 kg、20 ℃的水加热至70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水=4.2×103 J/(kg·℃)](   )
A.水吸收的热量为2.1×105 J
B.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为水的内能
C.水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减小
D.水的温度升高,它的比热容变大
9.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B.同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由于水的比热容大,白天海水温度比沙滩高
D.2 kg的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是4.2×105 J
10.质量相同的两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不同,则(   )
A.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B.升高温度较大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C.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大
D.温度高的金属块比热容一定小
11.如图是质量为100 g的某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象,前10 min它吸收的热量是7.2×103 J.求该物质的比热容.

12.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false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托盘天平和___________.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
(2)实验中第1、2两个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200
25
40
13.5

煤油
200
25
40
6.5
2

200
25
40
12

煤油
200
25
40
5.5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是第1组同学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该实验真实情况的图象是________(填序号).

(4)使质量相同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第1小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组同学对图甲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烧杯中用水加热,如图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_____________.
false

答案
1.A. 不同 吸收的热量 比热容 内能 2.A. 450 9×103 3.B. 20
4.B. 热传递 0.02 5.A. B 6.A. D 7.A. D 8.A. A 9.B. D 10.B. B
11.A.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前10 min升高的温度Δt=50 ℃-20 ℃=30 ℃,
由Q吸= cmΔt得,该物质的比热容
c===2.4×103 J/(kg·℃).
12.C.(1)停表 加热时间
(2)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或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
(3)C (4)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
(5)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或避免两个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