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年级物理上课时训练:2 内能(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九年级物理上课时训练:2 内能(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7 07:03: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内能
1.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水煮花生过程中,通过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使花生的内能增大,利用________(填“机械”或“热”)运动使花生仁具有各种调料味.
2.南极洲的冰川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内能,古人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
3.装着开水的暖水瓶,有时瓶内的水蒸气会把瓶塞顶起.在这个过程中,暖水瓶内的水蒸气对瓶塞做功,温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内能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__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均填“做功”或“热传递”)
5.小聪从滑梯顶端由静止滑下,________能转化为动能,同时小聪的臀部感觉热,这是通过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他的内能.
6.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能量总是自发地从(   )
A.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B.质量大的物体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
C.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D.密度大的物体传递给密度小的物体
7.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8.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B.等质量的0 ℃冰比0 ℃的水内能少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
9.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活塞与玻璃筒的内壁接触紧密且能自由移动.用手压活塞时,越用力、越迅速地将活塞压下去,就越容易点燃玻璃筒内的硝化棉.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10.小曹老师用塑料瓶、橡胶塞、自行车胎气门芯、打气筒、温度传感器等自制了一个气体对外做功实验装置.老师用打气筒向塑料瓶内不断充气,同学们看到瓶塞被弹出,瓶内出现白雾,同时电脑屏幕记录了瓶内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你能解释出现这些现象的原理吗?

11.“热”字在这一章中有着多种含义,有时表示热量,有时表示内能,有时表示温度.请说出下列几种现象中,“热”字所表示的含义,同时再举出相应的例子.
(1)盛夏,我们感到天气很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气燃烧时产生热,雪熔化成水时要吸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摩擦生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的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据,终于认识到:________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向冷、热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观察到墨水扩散的快慢不一样……大量类似现象使我们推想到: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
(2)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
示例:①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②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推理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动能 分子势能 热传递 热 2.A. 具有 做功 3.A. 降低 减小
4.A. 做功 热传递 5.A. 重力势 做功 6.A. C 7.A. D 8.A. B
9.B. 用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越用力,活塞运动越迅速,做功越快,即在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就越多,气体温度也就升高得越快,越容易点燃硝化棉.
10.B. 老师用打气筒向塑料瓶内不断充气,瓶内气压增大,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气压把瓶塞从瓶口推出时,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使气体自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受温度降低的影响,瓶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就是看到的“白雾”;温度变化曲线是先升高再降低.
11.B.(1)温度;相应的例子:“物体变热”中的“热”
(2)热量;相应的例子:“加热”“熔化吸热”中的“热”
(3)内能;相应的例子:“太阳能集热箱”中的“热”
12.C.(1)物质 温度
(2)②质量 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总和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