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
★温馨提示:
1.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给你乐趣,也能使你聪慧,更能告诉你许多做人的真碲,还能给你直抒胸怀的机会.同学们,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有了很多的收获和体会,请你潇洒地走进历史展室,一展各自的亮丽风采吧!注意书写哦!
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 选择题
1、俗话说“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是在哪一年结束的( )
A、485年 B、581年 C、589年 D、618年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的目的是 ( )
A、巩固隋朝的统治 B、方便隋炀帝南巡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D、加强北部的边防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作为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她的开凿源于哪一朝代?( )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4、为了解中国古代和谐社会的典范,小龙在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他是为了探究下列哪一位皇帝的政绩(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5、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中有“唐宗宋祖”之句,“唐宗”指的是( )
A.唐太宗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高宗
6、假如请你为一本介绍武则天的历史故事集题词,下面最能反映她的统治状况的是( )
A、一代女皇 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女中豪杰 D、巾帼英雄
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发明,其中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是( )
①耧车 ②水排 ③曲辕犁 ④筒车 ⑤翻车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 D、③④
8、历史上称唐玄宗统治前期为(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9“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0、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 )
A、隋朝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1.科举制度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包括( )
A.改善了用人制度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扩大了地方官员的选官权
12.下列有关唐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B.唐玄宗曾册封过回纥、南诏、粟末靺鞨的首领
C.“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上书中的话
D.唐太宗时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另一赞普
13.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和佛教典籍的是( )
A.《大唐西域记》 B.《徐霞客游记》 C.《东游记》 D.《西游记》
14.2007年是“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唐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物是( )
A.玄奘 B.鉴真 C.崔致远 D.马可·波罗
15.“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16.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①参观都江堰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
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⑥参加科举考试
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17、同学们在学完隋唐历史后,进行了一次主题演讲活动。你认为最能概括隋唐历史全过程的主题应是( )
A、动荡与变革 B、分裂与融合
C、繁荣与开放 D、交往与冲突
18.“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与此盟约无关?( )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9、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 )
A. B. C. D.
20、岳飞赢得人民尊敬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A.岳飞抗金符合中原广大人民的利益 B.岳飞的忠君思想
C.岳家军纪律严明 D.岳家军作战勇敢
2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22.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
A.河北曲阳 B.河南汝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23.史书上有“国家根本,仰拾东南”的说法,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
A.隋朝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24.宋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范围是( )
A.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B.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黄河流域
C.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黑龙江流域
D.由两广、福建扩展到全国各地
25.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26.“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www.中考资源网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www.中考资源网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宋代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 ( )
①苏轼 ②关汉卿 ③辛弃疾 ④李清照 ⑤赵孟兆页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8、如果有人想了解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你能介绍他选择那本史书吗?(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 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29、下列哪项是成吉思汗的业绩 ( )
A.建立蒙古政权 B.灭亡南宋和统一全国
C.正式定国号为元 D.相继灭亡西夏与金
30、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特点是( )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C.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D.帝国的彷徨
二、材料分析题
31、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这几句话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请写出他的名字。并说出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什么?
(2)材料一说明他认识到什么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一位国家公务员,你觉得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指导自己的工作?
(3)从材料二中的镜子是谁?它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举两人)
(4)材料三所涉及的是这一时期的什么制度?这位皇帝为这一制度的完善做了什么?
(5)材料四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在位时和哪个少数民族和亲?此次和亲有什么历史意义?
32、读下图
请回答
⑴上图所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是谁建立的?
⑵从图可看出当时统治者采取什么制度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⑶该朝统治者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请任举两例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4)综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你认为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座号
初一历史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B A B D C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A B D D C D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C B A C B B B A B
31、(13分)
(1)唐太宗、(1分)贞观之治。(1分)
他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1分)言之有理即可(1分)
镜子指魏征,(1分)他重用的人才还有房玄龄、杜如晦(2分)
科举制、(1分)大大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1分)
反映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吐蕃,(1分)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分)
32、(7分)
⑴ 元朝(1分)元世祖 (忽必烈)(1分)
⑵ 行省制度 (1分) 宣政院(1分)
⑶ ①汉族外迁边疆;②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③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④回族形成(任两点,每点1分,共2分)
(4)民族融合,经济文化交流(或和)(1分)
西夏 金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辽 金
南宋
西夏 辽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