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暑假培优 7 简单的行程问题 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暑假培优 7 简单的行程问题 人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8 11:0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07 简单的行程问题

学习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景体验
师:同学们,能告诉老师你们的快乐是什么吗?(学生踊跃发言)
原来大家的快乐这么多呀!你们想不想知道动物们的快乐是什么呢?我们一
起来听听看吧!
师根据PPT讲述动物们各自的快乐
师:大家的快乐都不一样,但是帮助别人,乐于助人,是我们共同的快乐!同学
们,你们要不要做一个在生活中、学习中都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啊?那就请你们一起来帮助优优解决问题吧。
师简要介绍书上图片的内容
师:这是个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行程问题。
师追问:行程问题里包含三个量:速度、时间、路程,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
生: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师:大拇指给你点赞,太棒了!
首先来看准备题。
1、小明每分钟行30米,4分钟行_____米。
2、从家到学校有1500米,小明跑步用了5分钟,小明平均每分钟跑_____米。
3、从家到公园有4800米,小明平均每分钟跑600米,____分钟可以到达。
师:大家先自己动手做一做这三道题。
师:来看第1题,小明每分钟行30米是速度,4分钟是时间,行多少米是求的路程,已知速度和时间,怎么求路程呢?
生:速度×时间=路程 , 30×4=120(米)
后面两题可点学生先分析解题的过程,老师再作补充。
基础巩固
展示例题:
例1:小红星期天到奶奶家去,她每分钟走50米,走了12分钟到了奶奶家,小红的家离奶奶家有多远?
师:有谁愿意帮助老师来讲解这道题?奖励5枚博奥币哦。
点学生来分析讲解,老师再作必要的补充。

展示例题:
例2: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钟走60米,20分钟到,实际上他把速度加快,15分钟就到了。问他实际每分钟走多少米?
师:在本题中,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哪些是已知的呢?
生1:每分钟走60米是指小张原来的速度。
生2:20分钟是指从家到公园所用的时间。
师:既然已知速度和对应的时间,可以求出什么呢?
生:可以求出从家到公园的路程,60×20=1200(米)
师:实际上小张加快了速度,15分钟就到了,15分钟是指什么呢?
生:15分钟是指从家到公园实际所用的时间。
师追问:题目要求小张实际每分钟走多少米,是求的速度,怎么求?
生:已知路程是1200米,实际时间是15分钟,1200÷15=80(米/分)
展示例题:
例3:AB两地相距24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出发都从A地到B地,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甲比乙早到几小时?这时乙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
师:在本题中,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哪些是已知的呢?
生:甲的速度是6千米/时,乙的速度是4千米/时。
师:第(1)问是求甲比乙早到几小时,怎么求呢?
生:求出甲、乙各自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相减就可以。
师:回答的很对,思路非常清晰!要求甲、乙各自所用的时间,除了已知甲、乙的速度外,还要知道什么?
生:路程,是24千米。
师:路程÷速度=时间,所以甲用的时间是?乙用的时间是?
生1:甲是24÷6=4(小时)
生2:乙是24÷4=6(小时)
师:因此甲比乙早到几小时,列式子就是?
生:6-4=2(小时)
师:再来看第(2)问,这时乙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这时”是指什么?
生:指当甲到达B地的时候。
师:甲到达B地时用了4小时,乙也走了4小时,因此乙离目的地还有多远?
生:24-4×4=8(千米)
师引导:乙到达B地需要6小时,这时已经走了4小时,因此乙离目的地还要再
走2小时,所以另一种方法就是4×2=8(千米)
展示例题:
例4:星期天,小刚从甲地去乙地,他每分钟走50米,走了8分钟后,还差120米,刚好是甲、乙两地路程的一半,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师:在本题中,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哪些是已知的呢?
生:小刚的速度是50米/分,走了8分钟。
师:因此可以求出小刚走的路程是多少?
生:50×8=400(米)
师:好的,为了更直观分析,我们不妨借助线段图。首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甲地和乙地之间的距离,小刚从甲地去乙地,方向朝右,走了8分钟就是400米,标注出400米,还差120米刚好是甲乙两地路程的一半,标注出120米。
师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
师:题目说小刚已走的400米,加上120米,刚好是甲乙两地路程的一半,因此
甲乙路程的一半就是多少米?
生:400+120=520(米)
师:一半是520米,所以甲乙两地全程是多少米?
生:520×2=1040(米)
综合拓展
展示例题:
例5:小王骑车到城里开会,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行驶,5小时可以到达。车行了1小时后,发现忘记带文件,以原速返回原地,这时他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才能按时到达?
师:在本题中,路程、速度、时间这三个量,哪些是已知的呢?
生:小王的速度是12千米/时,时间是5小时。
师:小王5小时可以到达,因此小王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
生:12×5=60(千米)
师:现在题目要求的是小王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才能按时到达,“按时到达”怎么理解呢?
生:按时到达就是小王骑车的时间必须是5小时。
师追问:小王骑车行了1小时后发现忘带文件,以原速返回原地,一来一回他已经用了多长时间呢?
生:1+1=2(小时)
师引导:要想按时到达,已经用去了2小时,还剩下多少时间?
生:5-2=3(小时)
师:也就是说,小王要用3小时行完全程60千米,因此他的速度怎么计算?
生:60÷3=20(千米/时)
四、总结
通过这次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