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较复杂的差倍问题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利用已学的差倍应用题的基础,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本质,将题目进行合理的转化,从而将较复杂的差倍问题转化为一般差倍应用题来解决。
教学重点:
运用转化的思想将较复杂的差倍问题转化为一般差倍应用题来解决
教学难点:
如何将题目进行合理的转化,灵活处理。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师:还记得上节课玩的脑筋急转弯吗?你们还想挑战吗?那就继续玩吧!(展示PPT上的脑筋急转弯)
师:大家的脑袋瓜子真是太灵活啦!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较复杂的和倍问题,解决方法是找出题中两个或三个量的
和及其倍数关系,将它转化为一般的和倍问题。那么,同学们看看这幅图片,是不是和倍问题呢? (展示图片)
生:这不是和倍,而是差倍问题。
师:对的,但它又是一个较复杂的差倍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解决较复杂的差倍问题。(板书:较复杂的差倍问题)
首先来看道一般的差倍应用题
一篮苹果比一篮桔子重40千克,苹果重量是桔子重量的5倍,问苹果、桔子各有多少千克?
师:同学们还记得怎么解决一般的差倍问题吗?
生1:找出题中两个量的差及其倍数关系。
生2:画线段图。
师:大拇指给你们点赞,太棒了!解决一般的差倍问题,通常步骤如下:
第一步:找出1倍量,用一条较短的线段表示;
第二步:根据倍数关系画出多倍量,首端线段要对齐;
第三步:利用差与倍数关系解决。
师:本题中,可以把桔子重量看成是1倍量,用一条较短的线段表示。则苹果重
量就要画五条同样长的线段。观察线段图可以得到苹果比桔子多4段,而一篮苹果比一篮桔子重40千克,也就是这多出的4段就是40千克,所以1段就是40÷4=10(千克),也就是桔子的重量。计算苹果的重量为40+10=50(千克)或者10×5=50(千克)
师:这是已学过的简单的差倍应用题的解法,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又该怎么解决吧。
【这道应用题老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讲解,此处添加的意图是让学生回顾复习一般差倍问题的通常做法。仅作参考!!】
基础巩固
展示例题:
例1:一篮苹果比一篮桔子重40千克,如果再增加4千克苹果,那么苹果重量就是桔子重量的5倍,那么原来苹果、桔子各有多少千克?
师:这道题有没有明显的倍数关系?
生:有,增加后的苹果重量是桔子的5倍。
师:好的,既然是5倍的关系,那么谁是1倍量呢?能不能画出线段图呢?
生:桔子重量看成是1倍量。
由学生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师检查学生画图后追问:增加后的苹果重量比桔子重多少千克呢?
师引导:题目说的是如果再增加4千克苹果,桔子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
生:桔子重量不变。
师:原来苹果比桔子重40千克,而桔子重量不变,苹果增加4千克,那么增加后的苹果比桔子重多少千克?
生:40+4=44(千克)
师:现在差找到了是44千克,苹果比桔子多4倍,接下来怎么做大家知道吗?
师引导学生完成剩下的计算。
师小结:解答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需要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住问题的本质,将题目进行合理的转化,从而将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般差倍问题来解决。通常情况是根据倍数关系画出线段图!
展示例题:
例2:小星的邮票比小文的多56枚,且小星的邮票比小文的4倍多8枚,问小星、小文各有邮票多少枚?
师:这道题有没有明显的倍数关系?
生:有,小星的邮票比小文的4倍多8枚。
师:大家还记得上节课学和倍问题时碰到这种倍的尾巴有带“多”,是怎么处理
的吗?
生:记得。
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出线段图,师可请两位学生上黑板作图。
师:观察线段图,有谁能告诉老师小星比小文多的56枚邮票是指图上哪部分吗?
生:小星比小文多出的3条线段加上8枚就是56枚。
师:因此这3条线段表示多少枚邮票呢?
生:56-8=48(枚)
师:所以能不能求出一条线段,也就是小文有多少枚邮票?
师引导学生完成剩下的计算。
展示例题:
例3:甲、乙两数的差等于10,两数的商等于6,那么甲、乙两数的和等于多少?
师:这道题有没有明显的倍数关系?
生1:题目没有出现“倍”。
生2:有,它们的商是6,说明倍数是6。
师追问:为什么倍数是6呢?
生2:因为被除数÷除数=商,可看成甲÷乙=6。
师:大拇指给你点赞,太聪明了!本题并没有指出甲、乙谁大谁小,所以我们可以假设甲比乙大,甲÷乙=6 。
师:现在已知两数的差是10,倍数是6,可以求出甲、乙两数吗?
生:可以。
学生自己画图计算
师:求出甲是12,乙是2,那么甲乙两数的和就等于?
生:12+2=14
师补充:本题还可以假设乙比甲大,大家可以动手算一算,看结果是否一样。
展示例题:
例4:学校买来的足球比排球多72个,已知足球的个数比排球的个数的3倍少18个,学校买来的足球和排球各有多少?
师:读完题,和例2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生:都是已知差与倍数,只不过本题是足球比排球的3倍少18个。
师:上节课的例4其实也是这种情况对不对,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学生动手画出线段图,尝试计算。
师:我看到有的同学是用虚线表示18个,为什么要用虚线呢?
生:因为这18个是足球比排球的3倍少的,不足的就要用虚线表示。
师:回答的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掌握得很好!
师:足球比排球多72个,观察线段图发现,多的72个加上虚线表示的18
个,正好表示2条线段,因此可以得到这2条线段表示多少个?
生:72+18=90(个)
师:知道2条线段表示90个,能不能求出1条线段,也就是排球的个数呢?
学生完成剩下的计算,老师再集体订正。
综合拓展
展示例题:
例5:有两箱橘子,第一箱重18千克,第二箱重10千克,如果从两箱中取出同样多的橘子后,第一箱剩下的重量是第二箱剩下的3倍,取出的橘子有多少千克?
师:这道题有没有明显的倍数关系?
生:有,第一箱剩下的重量是第二箱剩下的3倍。
师:既然有倍数关系,大家能不能画出它们的线段图?注意谁是1倍量?
生:第二箱剩下的橘子重量看成是1倍量。
学生根据倍数关系先画出线段图
师:倍数有了,线段图也画好了,还要知道什么?
生1:要知道第一箱与第二箱剩下的重量之和或之差。
师追问:本题能够求出第一箱与第二箱剩下的重量之和吗?
生2:不能,因为不知道从两箱中取出多少千克橘子。
师:既然不知道和,那么能不能求出第一箱与第二箱剩下的重量之差呢?
【师引导:刚才大家已经用线段图画出了第一箱与第二箱剩下的橘子重量,那么能不能用线段图表示出原来第一箱的18千克与第二箱的10千克呢?
师:我们用一条线段表示取出的橘子重量,那么是把它添在表示剩下重量的线段
的前面还是后面呢?
生1:添在前面。
生2:添在后面。
师可带领学生尝试上述两种添法,结果发现添在前面,第一箱比第二箱重的8千克正好就是2条线段的长度。而如果添在后面,重8千克与多出的2倍关系不太明显,需要进一步分析,对学生而言难度会加大。因此选择将表示取出的橘子重量的线段添在前面。】
师:从图上可以清晰看到第一箱比第二箱重的8千克正好就是第一箱与第二箱剩
下的重量之差,8千克正好就是2条线段的长度。因此可以求出1条线段,也就是第二箱剩下的重量:8÷2=4(千克)
师:第二箱原重10千克,现在剩下4千克,所以取出了多少千克?
生:10-4=6(千克)
师:两箱中取出的重量相同,因此取出的橘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生:6×2=12(千克)
四、总结
通过这次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