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 克 家
学法指导:读课文,完成下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体会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时目标
了解闻一多和臧克家,朗读课文,识记词语,初步感知内容。
第一课时
一、新课自学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衰微( ) 赫然( ) 迭起( ) 高标( ) 典籍( ) 弥高 ( ) 卓越( ) 校补( ) 函寄( ) 漂白( )
2、解释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
气冲斗牛:
目不窥园 :
3、自我评价,总结自读收获:
二、合作探究:(两种思想相碰撞,就会闪现智慧的火花!)
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2、他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这两方面矛盾吗?
3、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4、交流、互助:
学习本堂课,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我的困惑:
帮我解决: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提升:
1、学习本文后,闻一多的说和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实,古人也认为说和做对做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能说出称赞“说”或“做”的词语吗?
2、“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写闻一多挑灯夜读的情景。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新课自学:
再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文章内容。思考:
1、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 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点部分的意思。
1.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6、交流互助:
学习本堂课,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我的困惑:
帮我解决:
三、课堂小结:
四、拓展提升:
阅读课文“课文开头”至“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用不超过20字概括选文主要内容。
(2)、“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意思是 。
(3)、“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这是一处 描写,表现出 。
(4)、怎样理解“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话的意思?
(5)、选文的最后一段在表达上属于 。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6)用一个成语概括闻一多勤奋刻苦的治学精神。 。
【中考链接】成都市二〇一〇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基础知识;
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xuàn);我听见有人啜(chuò)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
B.曾鲜(xiǎn)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为中国国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鞠躬尽瘁(cuì),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C.赵州桥结构匀称(chèn)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xiào)。
D.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ié)难作者,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jiáo)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