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4时计时法
【教材分析】:《24时计时法》这节课是 “年、月、日”中的一课。教材充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经历一天”这么一个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一天的时间,并体验1天有24时。 利用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
【学情分析】:这个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和年、月、日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虽然24时计时法在电视、广播、车站等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但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时,往往不太习惯,且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换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具备了一定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有一定合作交流的意识,希望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动手操作了解24时计时法,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并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并归纳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中表示时间的方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并能正确进行互化。
3.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24时计时法的意义,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难点】:两种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教育理念】:
1.关注四基,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能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
2.关注大问题。大问题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简约有效。
3.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材料准备
提问
课件、板书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联系生活,体验一天
第一圈
出示动态钟面
学生说时刻,并描述这个时刻正在做什么。
时针从几时开始到几时结束?经过了多少时间?一天走完了吗?
晚上12:00
早上6:30
中午12:00
(第一圈)
通过课件动态、直观地演示让学生体验一天24小时中不同的时刻所做的事情,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时间的流逝,体会一天有24小时,引入新知的教学。
第二圈
出示动态钟面
再接着往下走是什么时刻?这一圈经过了多少时间?从几时到几时?
下午4:30
晚上6:30
晚上12:00
(第二圈)
一天有24小时
说说
时针从几时走到几时,一共走了几圈?经过了多长时间?
24时
2.普通计时法
观察板书
12时计时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24时计时法
观察数字
观察时刻,有什么发现?为什么会这样?
时间词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12时计时法的数字有重复使用,为了简便不易出错,激发学生探究解决“不重复”的问题,学生自主填钟面的时间,也就是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
每人1张钟面图
你能想个办法,不用时间词,让表示2圈时刻的数字不重复吗?
收集典型投影展示
交流
从几时开始要加12?为什么?
课件呈现标上2圈数字的钟面(1-24)
2.沟通两种计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课件演示
它们分别用的是哪种计时法?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时针走过的两圈拉成了直线
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象演示,把时针走过的2圈拉成一条直线,化曲为直,数形结合,主动沟通两种计时法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怎样互化。
观察数轴
比较
找两种计时法的异同点及联系。
试试
尝试转化两种不同计时法。
+12
-12
针对练习
用另一种计时法表示时刻、找朋友
三、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1.基础练习
根据场景说时刻
我们明天去图书馆看书吧,7时见。
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创设丰富的练习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巩固所学的知识。练习内容层次鲜明,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了解“24小时营业”表示的意思
麦当劳:24小时营业“
2.提高练习
理解公交车站台指示牌上的时刻所表示的意思。
下午4时爸爸开车走了公交车道,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
8509079375
四、课堂小结
昨天
刚才我们学了24时计时法,我在一条直线上面写上昨天、今天、明天来表示时间,并标上了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分界点,这个分界点用你学过的记时法表示是几时呢?
24时
0时
0时
24时
今天
明天
结合钟面
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用一条简单、直观的数轴进行小结,明确昨天、今天和明天,并将数轴、钟面和板书三者结合,再次感知24小时的意义,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总结语:昨天已经过去,再也不会回来,请同学们要抓住今天好好学习,为明天打好基础。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