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7 15:5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一、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进行有关计算。
二、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三、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和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难点 计算从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经过的时间 学具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学创新
一、复习导入,板题示标。 1.热身复习。
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上午7时 下午2时30分 晚上9时
中午12时 晚上11时 下午5时
2.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上午几时开始上第一节课吗?几点几分下课?一节课经过多长时间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同探讨简单的时间计算。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探究新知,巡回指导。
1.整时段的时间计算。
(1)课件出示节目预报表。
提问:请仔细观察节目表,你喜欢看哪个节目?你知道哪个电视节目播放时间比较长?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问题:“动画剧场”播放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观察“动画剧场”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同桌交流讨论,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全班反馈。可能有以下方法:
①拨钟表的方法,走几格就是几小时。
②画图可知:16-14=2(小时)
16:00-14:00=2(小时)(板书)
2.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的计算。
(1)提问:“智慧树”播放了多长时间?
说说“智慧树”播放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
(2) 出示时间线段图,在时间线段图上找出8:10和8:40。
你是怎样算的?同桌相互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集体反馈。可能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拨钟表的方法数方格求经过的时间。
②画图可知:8:40-8:10=30(分)
互评互议,小结提升。
1.基础巩固。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图片:观察提问: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再问:每天的借书时间分成了几段?你能算出每天的借书时间有多长吗?
(2)组织学生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独立计算,全班交流。重在不同算法的交流。
可以分段计算,也可以假设不休息算出总的时间再减去中间休息的时间。
2.活学活用。
(1)想想做做第2题。
看图理解题意。提问:哪个商店的营业时间长?每天各营业几小时?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四位同学每人各选一个,集体比较,订正。
(2)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理解题意,独立思考解决方法,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精当练习,适度拓展。
自我超越。
(1)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理解题意,独立思考解决方法,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
么算的?
(2)想想做做第5题
课件出示情境图,提问:从图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小星的睡觉时间分布在几天里?你会计算吗?请试一试。指名板演,并让板演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可能的解决方法:
(1)先算第一天的时间,晚上8时到晚上12时是4小时,再算第二天的时间凌晨0时到清晨6时是6小时,合起来是10小时。
(2)也可以假设从第一天晚上8时睡到第二天早上8时,共睡了12小时,再减去2小时,是10小时。
2.能力提升。想想做做第6题。
课件出示动车时刻表。
引导学生看懂动车时刻表,弄清到达和出发的时刻,明确“运行”和“停靠”的含义,再计算经过时间。学生独立完成第1、2小题。
小组交流:从这张动车的运行时刻表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3.思维发散。想想做做第7、8题。
课件出示,理解题意,独立思考解决方法,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全课小结,完善认知。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学会了怎么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也一定懂得了要合理安排时间,希望大家能珍惜时间。
其实,在同一时刻,世界各地的时间却各不相同。请同学们阅读 “ 你知道吗?”,把你了解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
16-14=2(小时) 16:00-14:00=2:00(小时)
40-10=30(分) 8:40-8:10=30(分)
上午:13:00-12:00=1小时 下午:17:00-15:00=2小时
全天:1小时+2小时=3小时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