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1.2.2 生物的进化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1.2.2 生物的进化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27 17:3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2节
生物的进化(2)
自然选择学说
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第17页)
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科学进化论的奠基人。
贝格尔号航行路线
贝格尔号舰在航行
问题:为什么祖先相同,其后代却存在明显的差异?
进一步发现:存在差异的后代食物来源和生存环境不同
推测:不同自然环境生存下来的个体不同,生物的变化显示大自然的选择作用
发现:
人工选择的启示(金鱼、家鸡)
野生鲫鱼变异个体
后代个体间性状差异
保留有观赏价值个体
各种各样的金鱼品种
人们
意愿
逐代
选择


自然选择
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叫人工选择。
吸纳:
《人口论》中
生存斗争观点
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巨著《物种起源》,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物进化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1、过度繁殖(前提

即每种生物产生的后代比能生存的多得多
2、生存斗争(生存竞争)(动力)
  生物大量死亡,少量存活。
  对生物个体往往有害,但对生物物种是有利的。
产生的结果:
3、遗传和变异(内因)
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笔记)
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
4、适者生存(结果)
1950年,曼彻斯特工业化建设,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结果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里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少数。
自然选择控制生物进化的方向
(★笔记)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的区别:
选择因素
结果
速度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人类
自然条件
满足人类
保留对生物有利的
性状
较快
漫长
自然选择学说:
1.英国博物学家
提出,在人工选择的基础上完成了巨著《
》。
2.内容:
3.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达尔文
物种起源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1)
(前提、外因)
2)
(动力、手段)
3)
(基础、内因)
4)
(结果、现象)
当堂训练
1.下列关于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其中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
)
A.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各种变异
B.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
C.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各种变异进行选择,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长期的生物进化,使生物出现了适应性和多样性
2.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内容是
(
)
A.生存竞争
B.人工选择
C.自然选择
D.遗传变异
3.长颈鹿脖子很长,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经常吃高处的树叶
B.为了吃高处的树叶
C.生物的变异一般是有利生存的
D.环境对不同个体具有选择作用
D
C
D
4.生物生存必然要有竞争,其原因是
(
)
A.竞争好斗是生物的习性
B.竞争可使后代更强壮
C.生存所需要的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有限的
D.竞争是自然规律
5.下面是某同学对达尔文进化的解释,其中错误的一项

(
)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进化的方向也是不定向的
B.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只有发生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D.变异的存在为自然选择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关于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主要区别不正确的是
(
)
A.人工选择速度较快
B.自然选择是各种环境起作用
C.自然选择进行十分缓慢
D.人工选择的结果是促进生物进化
C
A
D
7.在一块马铃薯甲虫成灾的地里,喷了一种新的农药后,约98%的甲虫死了,约2%的甲虫生存下来,生存下来的原因是(
 )
A.有基因突变产生的抗药性个体存在
B.以前曾喷过某种农药,对农药有抵抗力
C.约有2%的甲虫未吃到沾有农药的叶子
D.生存下来的甲虫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个体
8.古长颈鹿大小似羊,颈和前肢不太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长颈鹿则成为当今生物界最高的动物。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其主要原因(
)
A.食高处树叶使颈愈伸愈长
B.颈长者较凶悍,攻击力大
C.颈长者的繁殖力强
D.竞争中颈长者的生存机会大
A
D
9.①古代的长颈鹿的前肢和颈,长短各不同,出现以
上个体差异的原因是长颈鹿的祖先产生了______。
②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
而短的个体被淘汰了,
原因是

③食物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的生存和淘汰过程中,
起到了_____作用。
④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逐渐保留
下来了,说明这样的个体是与环境的变化
是_______的。
⑤在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
适应者生存
,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________。
变异
颈长的个体生存机会大
选择
相适应
自然选择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细菌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细菌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得少了,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
自然选择学说:
1.英国博物学家
提出,在人工选择的基础上完成了巨著《
》。
2.内容:
3.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达尔文
物种起源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1)
(前提、外因)
2)
(动力、手段)
3)
(基础、内因)
4)
(结果、现象)
板书设计
21.2.2自然选择学说
1、阅读“达尔文的环球航行和考察”?
群岛上动物与环境的协调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各种生物发生着??????????????
的变化,这种变化显示
出??????
和????????????????
。?p16
2、阅读“人工选择的启示”?
1)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原始野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宠物狗、金鱼、菊花和毛质优良的绵羊等。p16?????
2)从????????????
的过程及结果中得到启发,达尔文深信,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相似的过程,即???????????????。p16
适应环境
环境的影响
大自然的选择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1、内容:达尔文认为,绝大多数物种繁殖的后代数量,往往超过生存环境的承受力(即过度繁殖),致使后代无法获得足够的食物、水和栖息条件,在竞争生存空间或有限的自然资源(即生存竞争或生存斗争)。在竞争生存空间或有限的自然资源时某些微小变异(即遗传变异)使生物更能够适应环境变化,这种有利变异在生物体内一代代积累,一个更加适应环境和生命力更强的新物种形成(即适者生存),这就是?????。p17?
2、意义:自然选择是通过?????
实现的,生物的???
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17
3、方向:???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环境的????
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p18?
自然选择
生存竞争
多样性
适应性
选择
定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