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练习》导学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阅读练习》导学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4-15 20:44:11

文档简介

执笔: 审核 上课时间 学生姓名
课题:阅读练习
练习目标:提高阅读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一、基础部分。课内阅读
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体裁是小说。
B.本文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爱。
C.文章按照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
D.韩麦尔先生服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阅读下文,完成2~5题。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
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字帖( ) 强迫( )
3.这里的“我”指__________,用第一人称写显得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4画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心里的恐惧,他害怕敌人伤害他喜欢的鸽子。
B.这句话用感叹句写出了小弗郎士的愤慨,表现出他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C.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表现小弗郎士喜欢鸽子,希望鸽子用法语唱歌。
D.这句话通过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表现他是个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走神看鸽子。
5.你认为这是一堂什么样的课?
阅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6.开头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其作用是表面( )写当时自然环境的句子有( )其作用是( )
.文中出现了几次“可怜的人”,说说每次出现时的含义:
8.文中出现几次“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说说每次的含义:
9.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的原因是( )他为什么要使尽全身力量去写那两个大字,原因是( )
二、提高部分 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一个有四个国籍的“鸽子”
①在世界音乐的五彩天空里,飞翔着一只美丽的“鸽子”,这就是那首著名的民歌《鸽子》。这首歌曲诞生于19世纪,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生动感人,多少年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的人们喜爱和传唱。②要问起它是哪一个国家的民歌,就连专家都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因为西班牙人、古巴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都说这首歌是他们的,互不相让,以致世界各地在刊行这首歌曲时,有的印着“古巴歌曲”,有的印着“西班牙歌曲”…… ③这种“主权”争端从它诞生之日就开始了。争端首先从作曲者展开。作曲家是西班牙人依拉蒂尔,西班牙是依拉蒂尔的祖国,依拉蒂尔在古巴谱写这首歌曲的,我古巴就是这首歌曲的故乡,自然就引起了西班牙与古巴的争论。 ④看着他们争论得挺热闹,墨西哥人也坐不住了,他们认为“主权”应有墨西哥一份,理由是这首歌曲是由墨西哥人首先演唱并使它走红的。
⑤不久,古巴人又找到了新的论据:歌曲的曲调是运用哈瓦那民间舞曲《哈巴涅拉》的节奏为基调的。这个根据一经提出,没想到又引出一个新的对手——阿根廷。他们说,《鸽子》的曲调以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为主要特点,这却起源于阿根廷。因此阿根廷人认为这首歌曲的故乡应该属于他们。 ⑥一百多年过去了,“主权”似乎应为他们共同拥有,但甚至也可以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10.题目中“鸽子”上面的引号是表示( )
A.表示引用和强调 B.表示强调和比喻
C.表示强调和讽刺 D.表示特殊意义
11.民歌《鸽子》受人喜爱的原因是什么?
12.你认为②段中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什么?
13.请你简答一下文中四个国家争夺《鸽子》“主权”的理由。
14.你主张《鸽子》国籍的归属权应属于哪个国家?为什么?
★试一试
15.哪一个人不爱自己的母亲,哪一个人不爱自己的祖国,古今爱国忧民的杰出诗篇很多。读后往往使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打动你呢?最能激发你的爱国热情呢?请你写出一两句来。(古今不限)
教(学)笔记
PAGE
5
七年级地理试题第 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