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梯形》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实例,认识并掌握梯形的基本特征,总结出梯形定义,认识梯形的高和底及各边的名称,认识等腰梯形,能测量和画出梯形的高。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梯形定义的探索过程以及认识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梯形的高的概念以及如何画梯形的高。
师:(PPT呈现七巧板图片)大家看,这个是什么,你们都认识吗?
生:七巧板,七巧板,七巧板。
师:七巧板可以拼成很多美丽的图案和图形,老师用其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PPT呈现平行四边形)
生: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师:对,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呢?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师:大家再回忆一下,如何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呢?
生: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师: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作多少条高呢?
生:无数条,无数条,无数条。
师:平行四边形是我们上节课认识的一个图形。
师:现在老师用两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你们认识吗?(PPT呈现梯形)
生:梯形,梯形,梯形。
师:它就是我们将要认识的新朋友。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梯形。(板书课题)
师:梯形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图形,我们来看一看,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呢?
师:(PPT同时呈现三张图片梯子、足球门、房子)大家看,这是我们生活中的三个场景,你能从中找到梯形吗?×××你来找一找第一张图片里的梯形。
生2:梯子的形状是梯形。
师:他说这个梯子的形状是梯形,同意吗(此处提高音量)?
生:同意,同意,同意。
师:第二张,谁来找一找。
生3:这个足球门侧面的形状是梯形。
师:他说这个足球门侧面的形状是梯形,同意吗(此处提高音量)?
生:同意,同意,同意。
师:第三张图片。
生4:房顶的一个面是梯形。
师:她说这个房顶的一个面是梯形,同意吗(此处提高音量)?
生:同意,同意,同意。
师:像上边这样的四边形就是梯形。
师: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梯形吗?
师:想到的请举手。(点名)
生5:汽车的前挡风玻璃的形状是梯形。
生6:超市里的购物篮侧面的形状是梯形。
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复述)。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那么多的梯形,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一个梯形。
师:大家把课本翻到89页,在中间的方格纸上画一个梯形。
师:(老师到台下巡视,约1分钟后)画好的同学请举手!×××,你上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7:……
师:(在生7说的过程中和他进行互动,最后说)有没有不同画法的?
生8:……
师:(在生8说的过程中和他进行互动,同时适时的和其他学生进行对话互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梯形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长度不相等)
师:还有谁愿意展示一下?×××你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9:……
师:(老师要根据生9所说的内容与他进行互动,最后说)大家有没有发现,他们几个画梯形时都注意了一个相同的问题。
生:上下两条边平行,另外两条边不平行。
师:(PPT呈现一个梯形)那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图形是不是梯形呢?
生:是,是,是。
师:但这个图形的上下两条边是不平行的?
生:虽然上下两条边不平行,但是它的左右两条边是平行的,并且长度不相等。
师:同学们画了这么多图形,形状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为什么都是梯形呢?看来在这些不同当中,是有相同点的,那么,相同点是什么呢?同桌之间讨论一下。(约半分钟后点名回答)
生10:他们都有一组互相平行的对边。
师:他们都有一组互相平行的对边,另外一组对边什么关系呢?
生10:另外一组对边不平行。
师:也就是说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还有人要补充的吗?
生11: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四边形。
生12: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长度不相等。
师:把大家说的这些相同点综合起来就是梯形的特征。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师、生: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另外一组对边不平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的长度不相等;梯形是个四边形,有4条边,4个角。(同时用PPT呈现这些特征)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梯形的这些特征,给梯形下一个定义。同桌之间先讨论一下。(约10秒后点名回答)
生1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师:(重复学生的回答进行强调)大家看,这句话是不是包含了梯形的所有特征?
生:是,是,是。
师:这个就是梯形的标准定义,(此时在黑板上板书或贴上提前准备好的贴纸)定义中有一个字很关键是哪个字?
生:只,只,只。
师:如果把只字去掉,就不能保证它是梯形,想一想,为什么?
生:有一组对边平行,它可能是个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就是梯形。
师:平行四边形也满足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所以这里要强调只有一组对边互相平行,才能保证是梯形。大家一起把梯形的定义读一遍。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同学们思考一下,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异同点?(此时呈现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几秒后点名学生回答)
生14: 相同点:都是四边形、有四个角。
不同点: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师:(此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师: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梯形各部分的名称,请大家阅读课本90页“练一练”上面的一段话,并观察这段话右边的图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
师:(学生阅读期间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梯形)谁上来指一指梯形的上底、下底以及它的腰在哪里呢?(点名学生上台)
生15:……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同意,同意。
师:如何作这个梯形的高呢?
生: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师:大家想一想,在一个梯形中,我们可以作多少条高?
生:无数条,无数条,无数条。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PPT呈现梯形以及各部分名称和相应的定义)
相互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2、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3、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师: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画的那个梯形的各部分名称标出来并作出它的高。
师:我们来看一下武文乐的,上底、下底、腰、高,对不对?
生:对,对,对。
师: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
师:(PPT呈现2个梯形,一个等腰梯形,一个一般梯形)检查好请坐正。大家观察这两个梯形,他们有什么不同?
生16:第一个梯形的腰相等,第二个梯形腰不等。
师: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师:现在同学们都认识梯形这个新朋友了吗?
生:认识,认识,认识。
师:下面老师要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了这个新朋友。
老师设置了三个通关测试,只有顺利通过这三关的同学,才算真正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
师:第一关,判断。。。。。。
师:全对的同学请举手。
师:第二关,先说出下面哪些图形是梯形,再分别指出这些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
师:第三关,就是课本90页练一练的第二题。大家做在书上。
(老师到台下巡视、观察,2分钟后拿一个学生的课本投影,在台上展示时注意和学生的互动,比对答案,活跃气氛。)
师:三关测试全部顺利通过的请举手。看来大家还没有彻底认识我们的新朋友。
师:现在我们通过一个小结,再一次认识梯形这个新朋友。
师:我们首先回顾一下梯形的定义。
师:梯形有哪些特征呢?
师:我们再回忆一下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呈现梯形)
师:我们还认识了一个特殊的梯形是?
生: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等腰梯形。
师:以上这些就是我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