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积的变化规律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4 积的变化规律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8 07:10: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乘法积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获得探索规律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规律并能应用。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创设问题: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计算时容易变成小马虎,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位小马虎。
小马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并进行了计算。
问题一:小马虎能算出这个算式的正确答案吗?
问题二:那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假如学生回答到倍数关系就追问:几倍?)
师:真的是10倍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
分三步探索规律
1、提出猜想
问题引领:下面我们以“20×3=60”为例,研究乘法中乘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先出示表格的第一排,示意这是例子,然后PPT出现下一排)
师:你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这个表格应该怎么填?
操作要求:
1、算一算、填一填。
2、想一想、说一说。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操作,师走进学生了解情况。
请学生上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填的,然后简单的交流下自己的发现,请几个同学进行补充,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2,积就乘2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10,积就乘10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4,积就乘4
......
提问:谁能将刚才四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概括,说一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提出猜想: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就乘几。
师:刚才我们以“20×3=60”为例,研究了乘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猜想,那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可以举例子。
师:对,我们可以通过大家一起举例子,然后放在一起研究一下,看看是不是这个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
追问:那你打算怎么在小组里开展活动?
生:先每个人想好一道算式,然后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发生变化,进行计算,每个人变化的情况不一样,然后互相比较。
2、举例验证
活动2:模仿刚刚活动1的表格,完成活动2。
操作要求:
1、算一算、填一填。
2、想一想、说一说。
序列交流:
四人一小组,请三到四组,上台说一说,自己研究的表格有没有与刚刚的猜想一致?
请不同的小组上台,要求请一个组长在台上说,另一个组员帮忙将活动单放在投影上。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发现了原来我们的猜想是具有普遍性的。
3、得出结论
师:那么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个规律: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师: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积的变化规律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引导学生:提出猜想、举例验证、总结规律
追问:再思考:刚刚我们发现的规律中,还能不能再研究乘数的其他变化?
提醒:乘数的变化只能是用乘几吗?
当乘变成除以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四人一小组互相讨论下。
生:我觉得应该是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除以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除以几。
追问:这是你的猜想,你打算如何去证明你的猜想?
生:我打算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证明我的猜想。和刚刚一样。
引导:刚刚我们有了乘法的式子,仔细想一想,我们还需要去举例子吗?
生:倒过来看就行了。
师:你真聪明,原来我们将刚刚乘数乘几的式子,倒过来看就变成了乘数除以几的式子。
师:而通过刚刚的那么多例子,我们就能知道,原来将乘变成除以,也是一样的。
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除以几,得到的积也要除以几。
小结:两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或除以)几,得到的积也要乘(或除以)几。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积的变化规律
运用规律
师:学习了积的规律,那我们赶紧用起来吧!
1、完成判断。
2、解决根据8
×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师:你是怎么想的?表扬:你真棒,非常好,你真厉害。
师:你能不能今天我们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再提出几个大胆的猜想?
生: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同时除以几,商不变。
生: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乘几,商乘。。。。
师:有了这些猜想,我们怎么办?
学生:下面要举例验证。
出现活动3:
一个乘数
,另一个乘数
,积

例子:36×18=648
(36÷
)×(18×
)=
(36÷
)×(18×
)=
(36×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