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学
计
划
课
题
9、手舞足蹈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
教
学目标
知
识与技
能
学习用泥塑造比较复杂的人物动态,学习用人物瞬间的身体语言表达人物情绪,进一步学习泥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过
程与技
能
通过塑造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立体造型能力,概括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学会我国民间美术中汲取艺术营养,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民间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用泥塑比较复杂的人物动态,学习用人物瞬间的身体语言表达人物情绪。
教学难点
人物动势和表情的把握以及表现。
教
具学
具
雕塑作品,相关资料,课件陶泥。
教
学
过
程
教
学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一)欣赏导入
通过课件或教科书、图片资料与学生共同欣赏《说唱俑》等表现人们高兴时手舞足蹈的美术作品。
请几名学生做模特,摆出几种人物站立的基本动作。
通过作品的艺术神韵感染学生,引起学生观察、表现复杂的人物动作的欲望。
教
学
过
程
教
学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二)引导探究
教学活动结合欣赏,师生共同探讨人物兴高采烈时的肢体动作特征。请同学们表演兴高采烈是的动作和神态,大家观察并画速写,小组讨论,确定创作内容及方法。
观察人物高兴时的动作和表情,了解和掌握动势要领。
通过速写练习,掌握人物兴高采烈时的动作和神态,通过小组的集体智慧,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知道刻画人物的动作对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意义。
教
学
过
程
教
学环
节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三)引导构思
进行“手舞足蹈”的创作练习。教师要适时给予学生帮助与指导。
观察人物高兴时的动作和表情,了解和掌握动势要领。
完成本科的主要学习目标。发挥个体与集体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9
手舞足蹈人的头、躯体、四肢扭动躯体,做出动作。眼、耳、口、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