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2 中国的地理差异-原题+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2 中国的地理差异-原题+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27 22:43:0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
(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等有着明显差异。回答下列各小题
1.下列与秦岭淮河线基本一致的是(   )
A.半湿润区与半干早区的分界线
B.400m年等降水量
C.一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2.下列关于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北侧以水田为主,南侧以早地为主
B.北侧活动积温高,南侧活动积温低
C.北侧河流封冻,南侧河流不封冻
D.北侧水资源丰富,南侧水资源贫乏
【答案】1.D
2.C
【解析】1.依据题干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是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故本题选D。
2.依据题干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北侧以旱地为主,南侧以水田为主,A错误。北侧活动积温低,南侧活动积温高,B错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北侧河流封冻,南侧河流不封冻,C正确。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北侧水资源贫乏,南侧水资源丰富,D错误。故选C。
3.(2021·湖南湘潭市·中考真题)关于秦岭—淮河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士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B.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D.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答案】B
【解析】秦岭-淮河主要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水稻、小麦的分界线;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等。综上所述,故B符合题意。故选B。
(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
2021年3月我国连续遭遇多次沙尘暴天气,图为3月28-29日沙尘暴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天气预报中沙尘暴的符号是(

A.
B.
C.
D.
5.图中受到强沙尘暴影响的地理区域主要位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4.D
5.C
【解析】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表示大雨,B图表示晴天,C图表示霜冻,D表示沙尘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结合图例由图可知:图中受强沙尘暴影响的区域主要是我国的西北地区的内蒙古东部地区(河北省的北部,辽宁省的西北部地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图中①②地理单元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一致
7.下列描述与各自的地理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

A.①地区的居民以面食为主
B.②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C.③地区降水丰富,森林广布
D.④地区的居民可以广泛的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答案】6.D
7.C
【解析】6.读图可知,①是我国北方地区,②是我国南方地区,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我国一月份0℃等温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故根据题意选D。
7.读图可知,①是我国北方地区,居民以面食为主;②是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河湖众多、水网密布;③是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④是青藏地区,这里太阳能资源丰富,居民可以广泛的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故ABD正确,C不正确。根据题意选C。
8.(2021·上海中考真题)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和山东省是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单位。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带的划分”中,这两省位于(

A.东部地带
B.中、西部地带
C.西部地带
D.东、中部地带
【答案】A
【解析】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带的划分中,广东省和山东省都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这两省都位于东部地带,A正确;中部和西部地带主要位于内陆地区,BCD错误。故选A。
(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百文明的龙脉。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材料说明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有(

①调节气候②提供矿产和木材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

A.甲地区为旱作农业区
B.甲地区为水田农业区
C.乙地区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乙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
11.近年来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
B.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
C.陡坡退耕、植树种草
D.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
【答案】9.D
10.A
11.B
【解析】9.题目要求选择“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提供矿产和木材是经济方面的作用,②错误。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其重要生态作用是植被茂盛,可以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
;植被茂盛,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①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10.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甲地位于秦岭以北,属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为旱作农业区,A正确,B错误。乙地区位于秦岭以南,属于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冬季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结冰,CD错误。故选A。
11.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原因是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退耕还林、还草、还牧是生物措施;陡坡退耕、植树种草是生物措施;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工程措施。ACD错误。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属于工程措施,B正确。故选B。
12.(2021·浙江宁波市·中考真题)读图,下列描述符合甲区域特色的是(

A.兴安林海,红松茂密
B.雪域高原,牦牛成群
C.物产丰饶,“天府之国”
D.水网密布,“鱼米之乡?N
【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甲区域为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为雪域高原,农业以高寒畜牧业为主,牦牛成群,B正确;兴安林海,红松茂密为东北大兴安岭特色,A错误;物产丰饶,“天府之国”描述的是四川盆地,C错误;水网密布,“鱼米之乡描述的是长江三角洲,D错误;故选B。
二、综合题
13.(2021·青海中考真题)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区为我国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半湿润/湿润),耕地类型为________。
(2)B线与1月________℃等温线,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3)C线大致与________山脉、祁连山、________山脉基本吻合。
(4)图中丁地区位于我国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该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从森林草原、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________(气温/地势/光照/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答案】湿润
水田
0
800
昆仑
横断
非季风区
降水
【解析】
(1)由图可知,甲地区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是湿润区,耕地类型为水田。
(2)B线为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1月0℃等温线,也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3)C线大致是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大致与昆仑山脉、祁连山、横断山脉基本吻合。
(4)由图可知,丁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属于非季风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该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从森林草原、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14.(2021·广东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够在一定盐(碱)度的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海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
材料二:盘锦市有大面积的盐碱地。2019年,“北方耐盐碱水稻袁隆平院士工作试验站”落户盘锦。2020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6‰耐盐碱水稻筛选种植获得成功,并进行了“稻-蟹”结合试验,为在我国北方广阔的盐碱土地上推广海水稻种植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下图为盘锦市及其周边地区图。
(1)盘锦市隶属
省,位于省级行政中心沈阳市的
方向。
(2)盘锦市成功种植海水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稻田养蟹”、“稻蟹共生”属于
农业。
(3)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盘锦市种植海水稻的有利条件。
(4)简述在我国北方盐碱地推广种植海水稻的意义。
【答案】(1)辽宁、西南
(2)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有机农业
(3)海滩面积广、有大量的盐碱地
(4)可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解析】
(1)盘锦市隶属辽宁省;从经纬度位置看,是位于沈阳市的西南方向。
(2)盘锦市成功种植海水稻,起关键作用的是盘锦有广阔和盐碱地;“稻田养蟹”、“稻蟹共生”属有机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又使废弃物得到了利用。
(3)盘锦市之所以可以种植海水稻,主要得益于该地区海滩面积广,有大量的盐碱地。
(4)我国北方盐碱地推广种植海水稻的意义在于可以增加粮食的种植面积,又能提高粮食产量。
15.(2021·山西晋中市·中考真题)(地理研学)
主题区域联系与差异
资料—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借助网格开展“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的云端研学活动,感受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资料二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思考完成:
(1)长征起点、终点分属南方、北方地区,说出两地区的分界线及起点、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
(2)根据饮食习惯,推测长征起点、终点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结合毛泽东诗词及长征路线图,列出长征沿途经过的山脉、河流名称各两个。
(4)终点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说明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答案】(1)秦岭—淮河一线;赣;陕(秦)
(2)起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终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山脉:南岭:乌蒙山;横断山脉;岷山等。河流:乌江;金沙江(长江);大渡河;岷江等。
(4)当地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层深厚,直立性强;气候干旱(燥)降水少;居民就地取材,挖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解析】
(1)长征起点、终点分属南方、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长征起点是江西省简称赣,长征终点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长征起点位于南方地区,日常多食用米饭,盛产稻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终点位于北方地区多食用面食,说明盛产小麦,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长征沿途地形复杂,沿途经过了众多的山脉和河流:经过的山脉有:南岭、乌蒙山、横断山脉、岷山等;河流有: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岷江等。
(4)终点所在地区为黄土高原,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当地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层深厚,直立性强;气候干旱,降水少;居民就地取材,挖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16.(2021·新疆中考真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大漠孤烟直”所描述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2)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划分该地区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
(3)在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A地区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盆地,当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_____________。
(4)甲地为_____________气候。甲地比乙地冬季气温低,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甲地比丙地年降水量多,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答案】B
A
地形地势(海拔)
柴达木盆地
牦牛
温带季风气候
纬度因素
海陆位置
【解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准确的描述了沙漠风光,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分区中的西北地区,对应图中字母B。
(2)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是青藏地区,划分青藏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3)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为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最大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当地的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
(4)甲位于北方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少雨);乙位于南方地区,甲地与乙地相比,冬季气温较低的是甲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丙位于西北地区,甲地与丙地相比,年降水量较少的是丙地,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17.(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各题。
(1)甲地区和乙地区分界线①大致是沿____(山脉)和____(河流)一线,确定该界线主导因素是____。
(2)②是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____(任答一条即可)
(3)乙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丁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该地区中③是____省,该省南部的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____地区。
【答案】秦岭
淮河
气候
黄土高原
自然原因: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水田
水稻
高寒
青海
三江源
【解析】
(1)由图可知,甲地区是北方地区,乙地区是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我国1月份0℃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所以确定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2)由图可知,②地区位于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加之这里植被破坏严重,致使地表裸露,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3)乙地区位于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水稻是其主要的粮食作物。
(4)丁地区位于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高寒成为该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图中③是青海省,青海省南部即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三江源地区,由于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而得名。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自于这里,因此三江源地区又被誉为“中华水塔”。
18.(202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读我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图中A为________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3)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①________(地形区名称),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河水的含沙量急剧上升。
(4)请写出B地区和D地区的地理界线________。
(5)图中②是塔里木盆地,该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有“白金”之称的著名纤维植物是________。
【答案】西北干旱半干旱
高寒
黄土高原
秦岭--淮河
长绒棉
【解析】
(1)读图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可知,图中A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2)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C地区是我国的青藏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
(3)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①黄土高原,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河水的含沙量急剧上升。
(4)由所学知识可知,B地区是北方地区,D地区是南方地区,两者之间的地理界线秦岭--淮河。
(5)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②是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该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有“白金”之称的著名纤维植物是称长绒棉。
19.(2021·浙江台州市·中考真题)特色产业促发展,南阳黄牛显成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阳盆地地形图
材料二:南阳黄牛以鲜草、水稻秸杆等为主要食物,充足的食物推动了黄牛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黄牛育种、选种引入胚胎移植技术。南阳黄牛被列入国家高禽保护名录,产品畅销国内外,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1)从四大地理区域看,南阳盆地属于哪一地区?
(2)分析南阳盆地为黄牛养殖提供充足食物的自然条件。
(3)南阳黄牛产业的发展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答案】(1)南方地区
(2)盆地中部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周围山脉阻挡,减少寒潮等气象灾害等。
(3)培育优质品种;注重科技创新;政府大力支持;积极开拓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解析】
(1)由图可知,南阳盆地位于秦岭以南,属于南方地区。
(2)由图可知,盆地内有多条河流流经,形成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流众多,为鲜草、水稻等黄牛的食物提供充足的水源;盆地地形,周围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使得盆地内受寒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小,利于作物生长。
(3)由材料可知,黄牛育种、选种引入胚胎移植技术,由此可看出,南阳黄牛产业注重科技创新,培育了优质品种;南阳黄牛被列入国家高禽保护名录,由此可看出,南阳政府大力支持黄牛产业发展;,产品畅销国内外,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由此可知,该地积极开拓市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了黄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021·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题)左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局部图,右图为身着藏袍的藏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与南亚多个国家接壤,是关系我国领土和国防安全的战略要地。
(2)省级行政区甲的简称是____,与其接壤的国家乙是____。
(3)从植被类型看,南方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地区以____和针叶林为主。从耕地类型看,南方以____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4)高寒的青藏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特有的粮食作物是____,做成的主食叫糌粑。
(5)藏袍是青藏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饰。下列与藏袍不相关的是(_____)
A.抵御寒冷
B.适应昼夜温差大
C.方便田间劳作
D.轻溥舒适
【答案】青藏

印度
落叶阔叶林
水田
青稞
D
【解析】
(1)由图示信息可知,南亚位于我国南部,所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青藏地区与南亚多个国家接壤,是关系我国领土和国防安全的战略要地。
(2)由所学知识可知,甲省级行政区是西藏自治区,其简称是藏,与其接壤的国家乙是印度。
(3)由所学知识可知,从植被类型看,南方地区以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植被以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从耕地类型看,南方水热条件较好,以水田为主,北方降水偏少,气温略低,以旱地为主。
(4)由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特有的粮食作物是青稞,做成的主食叫糌粑。
(5)藏袍是适应青藏高原气候特点的。首先很保暖,必要时全身可裹在袍中,夜间可当睡袋,适合当地的高寒气候;其次这种服饰适合当地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晚上温度低时双手可藏于长袖中。上午温度渐升,可将右袖脱下搭在肩上,以方便劳作。中午气温继续升高,此时还可将双袖脱下围于腰间;ABC正确。藏袍较为厚重,D错误。依题意,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2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
(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等有着明显差异。回答下列各小题
1.下列与秦岭淮河线基本一致的是(   )
A.半湿润区与半干早区的分界线
B.400m年等降水量
C.一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
D.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2.下列关于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北侧以水田为主,南侧以早地为主
B.北侧活动积温高,南侧活动积温低
C.北侧河流封冻,南侧河流不封冻
D.北侧水资源丰富,南侧水资源贫乏
3.(2021·湖南湘潭市·中考真题)关于秦岭—淮河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黄士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B.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D.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2021·江苏苏州市·中考真题)
2021年3月我国连续遭遇多次沙尘暴天气,图为3月28-29日沙尘暴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天气预报中沙尘暴的符号是(

A.
B.
C.
D.
5.图中受到强沙尘暴影响的地理区域主要位于(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021·四川南充市·中考真题)
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单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关于图中①②地理单元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B.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与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一致
7.下列描述与各自的地理环境特征不相符的是(

A.①地区的居民以面食为主
B.②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C.③地区降水丰富,森林广布
D.④地区的居民可以广泛的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8.(2021·上海中考真题)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和山东省是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级行政单位。在“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带的划分”中,这两省位于(

A.东部地带
B.中、西部地带
C.西部地带
D.东、中部地带
(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
秦岭是我国中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我国的“中央水塔”,具有“国家绿肺”之称,也被尊称为华百文明的龙脉。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9.材料说明秦岭的重要生态作用有(

①调节气候②提供矿产和木材③维护生物多样性④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秦岭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图中(

A.甲地区为旱作农业区
B.甲地区为水田农业区
C.乙地区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D.乙地区的河流结冰期长
11.近年来泾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显著,河水含沙量明显减少。主要的工程措施是(

A.退耕还林、还草、还牧
B.修挡土坝、缓坡修建梯田
C.陡坡退耕、植树种草
D.合理安排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
12.(2021·浙江宁波市·中考真题)读图,下列描述符合甲区域特色的是(

A.兴安林海,红松茂密
B.雪域高原,牦牛成群
C.物产丰饶,“天府之国”
D.水网密布,“鱼米之乡?N
二、综合题
13.(2021·青海中考真题)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地区为我国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半湿润/湿润),耕地类型为________。
(2)B线与1月________℃等温线,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3)C线大致与________山脉、祁连山、________山脉基本吻合。
(4)图中丁地区位于我国________(季风区/非季风区),该地区的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从森林草原、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________(气温/地势/光照/降水)自东向西呈减少趋势。
14.(2021·广东中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海水稻”又称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够在一定盐(碱)度的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海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
材料二:盘锦市有大面积的盐碱地。2019年,“北方耐盐碱水稻袁隆平院士工作试验站”落户盘锦。2020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6‰耐盐碱水稻筛选种植获得成功,并进行了“稻-蟹”结合试验,为在我国北方广阔的盐碱土地上推广海水稻种植奠定了基础。
材料三:下图为盘锦市及其周边地区图。
(1)盘锦市隶属
省,位于省级行政中心沈阳市的
方向。
(2)盘锦市成功种植海水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
,“稻田养蟹”、“稻蟹共生”属于
农业。
(3)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盘锦市种植海水稻的有利条件。
(4)简述在我国北方盐碱地推广种植海水稻的意义。
15.(2021·山西晋中市·中考真题)(地理研学)
主题区域联系与差异
资料—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借助网格开展“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的云端研学活动,感受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资料二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思考完成:
(1)长征起点、终点分属南方、北方地区,说出两地区的分界线及起点、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
(2)根据饮食习惯,推测长征起点、终点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结合毛泽东诗词及长征路线图,列出长征沿途经过的山脉、河流名称各两个。
(4)终点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说明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16.(2021·新疆中考真题)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有关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大漠孤烟直”所描述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2)以“高、寒”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划分该地区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
(3)在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A地区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______盆地,当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_____________。
(4)甲地为_____________气候。甲地比乙地冬季气温低,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甲地比丙地年降水量多,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
17.(2021·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考真题)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各题。
(1)甲地区和乙地区分界线①大致是沿____(山脉)和____(河流)一线,确定该界线主导因素是____。
(2)②是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____(任答一条即可)
(3)乙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4)丁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该地区中③是____省,该省南部的阴影部分是被誉为“中华水塔”的____地区。
18.(2021·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考真题)读我国地理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图中A为________地区。
(2)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
(3)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①________(地形区名称),该区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河水的含沙量急剧上升。
(4)请写出B地区和D地区的地理界线________。
(5)图中②是塔里木盆地,该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有“白金”之称的著名纤维植物是________。
19.(2021·浙江台州市·中考真题)特色产业促发展,南阳黄牛显成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阳盆地地形图
材料二:南阳黄牛以鲜草、水稻秸杆等为主要食物,充足的食物推动了黄牛产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黄牛育种、选种引入胚胎移植技术。南阳黄牛被列入国家高禽保护名录,产品畅销国内外,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之路。
(1)从四大地理区域看,南阳盆地属于哪一地区?
(2)分析南阳盆地为黄牛养殖提供充足食物的自然条件。
(3)南阳黄牛产业的发展有哪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20.(2021·云南昆明市·中考真题)左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局部图,右图为身着藏袍的藏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地区与南亚多个国家接壤,是关系我国领土和国防安全的战略要地。
(2)省级行政区甲的简称是____,与其接壤的国家乙是____。
(3)从植被类型看,南方地区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北方地区以____和针叶林为主。从耕地类型看,南方以____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
(4)高寒的青藏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特有的粮食作物是____,做成的主食叫糌粑。
(5)藏袍是青藏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服饰。下列与藏袍不相关的是(_____)
A.抵御寒冷
B.适应昼夜温差大
C.方便田间劳作
D.轻溥舒适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