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蛤蟆》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学唱歌曲《数蛤蟆》,引发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和表现歌曲的情绪与调式。
(2)通过学说童谣,学生有初步的节奏感。
(3) 用轻松愉快的声音熟练演唱歌曲《数蛤蟆》,用双响筒伴奏,培养学生的节奏能力。
(4) 在音乐活动中能积极大方地表现自己,乐于用音乐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5)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教学重点、难点:
(1)能用轻松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数蛤蟆》。
(2)学习歌曲,把握歌曲的情绪。
(3)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节奏运用,吐字的清晰灵巧。
教具准备:
琴、多媒体课件、蛤蟆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互相问好:同学们好,老师好。1 3 5 3 1 3 5 3 1 mi.....ma.....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来了,春风轻轻的吹拂着大地,春雨也滋润着一望无际的田野,池塘里沉睡了整整一个冬天的小蛤蟆也醒来了,啊,它伸展了一下四肢,高兴地在一张张荷叶上跳来跳去,发出轻巧、短促、有弹性的声音,你们听......
播放有弹跳性的音乐....
刚才我们拍了一个非常有跳跃性的节奏,下面我们在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一首也非常有跳跃性的童谣《花蛤蟆》,学生有拍手的,有拿双响筒的随音乐伴奏读一遍
1、播放《花蛤蟆》伴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也非常有跳跃性的歌曲《数蛤蟆》
在学这首歌之前,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朋友,它现在还是一颗卵,需要我们每完成一项任务,它就能长大一点点,同学们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它长大吗?
生: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第一个任务吧
播放歌曲《数蛤蟆》
师: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活泼的,中速稍快的,四二拍子的
师:我们成功的完成了第一项任务,让这颗卵长成了小蝌蚪
下面我们来试着读读歌词,生拍手读,解决难点节奏,水呀,十六分音符读清晰
生拍手读歌词,师读一句,让生模仿
解决完学生不会的地方,在完整的读一遍歌词
又完成了一项任务,让小蛤蟆长出了两个后腿
师唱一遍跟音乐伴奏,生听音乐,找出相同旋律,生又成功的帮助小蛤蟆长出两个前腿
最后一遍学生跟音乐小声唱一遍,在熟悉一遍旋律
学唱歌曲环节:
生跟琴伴奏学唱,出现问题,马上纠正问题,之后在完整的跟琴演唱一遍
师:小蛤蟆应该的比较欢快、活跃的,我们要把这个情绪演唱出来
跟音乐演唱一遍,再次感受音乐情绪
小蛤蟆不应该是沉睡的,应该是跳跃的,高兴地,活跃的,我们要有表情的,活跃的去演唱,我看哪个同学能表现出来,生在跟音乐演唱一遍
生跟音乐伴奏演唱一遍,生完整的跟伴奏,能活跃的演唱一遍,有成功的完成一项任务,又帮助小蛤蟆长成了一个幼小的蛤蟆,同学们,你们真棒!
师:我们可不可以试着用不同的力度演唱这首歌曲呀,我们可以把第一乐句试着唱的重一些,第二乐句唱的轻一些,这样我们能感受小蛤蟆不同的情绪。
师:我们唱的轻,并不代表没有声音了,一定要把声音唱出来,只是比第一乐句轻一点
生又成功的完成了最后一项任务,帮助小蛤蟆长成了一只可爱的大蛤蟆了,你们真的特别的棒!
师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跟着小蛤蟆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呀?
生:想
师:那就让我们跟随音乐一起跳起来吧!
师:同学们谁想试着用双响筒为音乐伴奏,边唱边打节奏,有用双响筒的,有拍手的
生:非常积极地要尝试,跟音乐打一遍,特别的棒,加入双响筒,提高了学生的节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最后我们有拍手的,有打双响筒,有跳舞的,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今天我们演唱了一首非常有跳跃性,比较活泼的一首歌曲,同学们唱的特别棒,我希望同学们以后要向今天一样努力的完成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任务,这样我们就会非常容易的解决各种难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你们最棒了!
教学反思:今天的这节课,自己感觉有很多的不足,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式没有很好的解决清楚,应该在细致一些,想一些更有效的方式方法,去解决不同出现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邓莉老师给予了很有效的方法:
第一:对于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师没有给予很好的奖励,鼓励学生以后还要继续努力,提高学生努力的积极性,奖励可以是让老师唱一首歌,或者点一首生喜欢唱的歌曲,奖励也必须是和音乐有关系的
第二:学生学习歌曲时,应该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去练习,可以是师唱一句,生唱一句,也可以分小组演唱等等不同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演唱时力度不同,第一句强,第二句弱是相对的,不能把第一句唱的有一个顿音的感觉,这样破坏了音乐的美感。
通过这次讲课,我以后要多思考,多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演唱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