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温州初中数学学业考试复习会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温州初中数学学业考试复习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4-15 21:50:44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一、2011年温州市初中数学学业考试情况分析
1. 概况
考生人数:77665
试卷难度值:0.72
平均分:108.38
(2010年:0.68)
90分以下 20720人 占27%
110分以下 占37%
2. 数据分析
满分: 2011年109人 2010年295人 2009年286人
分数段 140~150 130~140 120~130 110~120 60以下
2011年 19.5% 20.3% 14.0% 9.3% 15.7%
2010年 11.6% 16.8% 14.9% 11.7% 14.2%
2009年 8% 14% 16% 11% 18%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0 0.94 0.83 0.87 0.98 0.88 0.73 0.89 0.82 0.87 0.58 0.78 0.83
2011 0.94 0.99 0.96 0.87 0.82 0.87 0.89 0.82 0.61 0.79 0.82 0.94
理想 0.98 0.96 0.95 0.95 0.92 0.90 0.85 0.80 0.75 0.60 0.85 0.85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84 0.68 0.81 0.29 0.78 0.82 0.76 0.64 0.60 0.56 0.54 0.28
2011 0.86 0.83 0.61 0.39 0.84 0.77 0.80 0.66 0.76 0.63 0.61 0.32
理想 0.82 0.80 0.70 0.25 0.88 0.85 0.80 0.75 0.70 0.50 0.50 0.28
(1)各题难度值
题号 区分度 难度 各选项百分比
A B C D
选择1 0.19 0.94 2.2% 94.0% 1.7% 2.0%
选择2 0.04 0.99 0.3% 0.5% 98.9% 0.3%
选择3 0.14 0.96 96.1% 0.8% 1.0% 2.0%
选择4 0.46 0.87 4.0% 3.9% 4.7% 87.2%
选择5 0.55 0.82 81.6% 5.2% 5.4% 7.6%
选择6 0.42 0.87 3.0% 8.7% 1.1% 86.9%
选择7 0.39 0.89 3.0% 88.6% 4.5% 3.6%
选择8 0.58 0.82 3.7% 8.2% 5.8% 82.0%
选择9 0.52 0.61 17.5% 2.9% 60.6% 18.8%
选择10 0.50 0.79 3.8% 8.6% 79.4% 7.8%
(2)选择题解答情况
第6题: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已知
∠AOB=60°,AC=16,则图中长度为8的线段有( ▲ )
A.2条 B.4条 C.5条 D.6条
第9题:
(3)各县(市、区)答题情况(选题分析)
选择5 0.82 0.93 0.83 0.84 0.92 0.83 0.80 0.80 0.78 0.80 0.73 0.80 0.84
24(1)
(2) 0.47 0.67 0.51 0.53 0.62 0.47 0.41 0.49 0.40 0.45 0.28 0.35 0.38
(3) 0.11 0.19 0.08 0.12 0.13 0.14 0.07 0.14 0.09 0.10 0.03 0.04 0.03
24总 0.31 0.47 0.33 0.36 0.41 0.33 0.26 0.34 0.27 0.30 0.18 0.22 0.23
解答20 0.66 0.88 0.72 0.73 0.85 0.64 0.60 0.67 0.59 0.64 0.49 0.58 0.62
解答18 0.77 0.93 0.82 0.82 0.91 0.76 0.73 0.79 0.72 0.75 0.65 0.73 0.74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好即不简单
时间就像一张网,收获多少,看你撒在哪里?
二、2011年温州市初中数学学业考试方向探究
命题严格按照《课标》与省考试说明;
2. 试卷难度值力求控制在0.7~0.75之间,面向后40%学生;
3. 重视对优秀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
4. 学习2011年《省初中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及要求调整方案》
凡《方案》中调整为选教或不作教学要求的内容,不再
作为学业考试要求。
三、教学建议
1.研读课标及省考试说明,做过历年中考题;
(2)用好《复习导引》
(1)用好教材,重视对课本例习题的研究和挖掘
(3)摒弃繁、难题,杜绝超“标”题
2.合理选择例习题:
(4)学生练习必须要有选择:
学生练习非常重要,不要盲目拿现成资料让学生做,
要根据自己学生实际,重新编辑,重组资料。特别要重
视后40%学生数学练习题的设计。中考命题将回避目前
流行资料中的题目。
3.关于课堂教学
(1)精选例题、精讲例题。例题讲解重在解题思想方法的提
炼; 关注问题探究、关注数学思维培养;
(3)选择合适的应答对象,关注提问的广度,要关注后40%
学生的学习;
(2)精心设问,提出更好的问题。在重点、难点、学生好奇
点、学生思路易阻点、重要考点处设计问题,注意把握
角度、难度、跨度、梯度、广度,并给予足够思考时空;
(5)重视老师和学生获取答案的过程,重视思维过程的暴露。
(4)要有宽容意识,善于倾听,重视理答,给予有效反馈、
点拨与追问;
(6)上好试卷讲评课。
●注重基础考查,聚焦核心知识
例1(2010省卷第7题)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当x>0时, y随x的增大而增大的是( )
O
y
x
1
1
A.
O
y
x
1
1
C.
O
y
x
1
1
D.
O
y
x
1
1
B.
好题欣赏(温州十七中叶茂恒老师提供)
例2(2010嘉兴19)如图,在□ABCD中,已知点E在AB上,点F在CD上且AE=CF.
(1)求证:DE=BF;
(2)连结BD,并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不要求证明)
(八下P106.第3题原题)
【例2】(杭州第17题)点A,B,C,D的坐标如图,求直线AB与直线CD的交点坐标
●注重思想方法,聚焦问题解决
●注重数学探究,聚焦数学能力
●注重生活数学,聚焦数学应用
●压轴大题,考查综合素养(共8张PPT)
复习课例题的
选择和设计
一、选择
1.准备:⑴选择一本教辅资料如《导引》
⑵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卷 
2.要求:⑴知识点覆盖全面
⑵符合温州中考
⑶中心突出
对照《考试说明》
二、设计
要求:⑴有利学生形成系统记忆的内容
⑵减少学生的读题要求,增加思考时间
⑶减少难度,突出技能和思想方法
方法:⑴串联设计
⑵开放设计
三、综合题的选择和设计
要求:⑴突出技能和思想方法
⑵逐题计划,层层推进
此处举例为几何画板窗体嵌入需安装画板5.0完全版才能播放
欢迎交流!
668962


如图,在Rt△ABC中,∠ACB=90°,CH为AB边上的高。
(1)你能得到关于角的什么结论
(2)∠CAB的平分线交BC于D,AB边上的高CH
交AD于F。
则CD=CF。请说明理由。
你能根据上 表 得到有关函数的哪些信息?




y=ax+bx+c
3
D(共28张PPT)
我们都知道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高效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高效的中考总复习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见解,以抛砖引玉。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加强学习、明确目标
研究试卷、把握动向
回归课本、狠抓基础
渗透思想、掌握方法
加强应用、崇尚创新
查漏补缺、强化反思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1 、加强学习《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明确复习总目标
回顾过去所学的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进一步巩固、掌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揭示规律,总结方法,形成策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梳理知识
——落实“三基”
——提高能力
一、加强学习 明确目标
2、加强学习《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明确复习具体目标
准确把握中考对各章节不同知识点不同层次的考试要求
认真体会平时教学与命题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
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明晰“考什么”——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基础。
一、加强学习 明确目标
研究中考试卷,准确把握中考命题走向
中考试题年年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考试说明》始终
是中考命题的依据,中考试题是对《中考说明》要求的具体化。
所以我们不但要研读《考试说明》、而且还要研究近几年温州
市中考试题特别是2011年中考试题。准确把握中考命题走向。
明白“怎么考”, ——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二、研究试卷 把握动向
二、研究试卷 把握动向
2011年温州卷的特点:
一、立足基础,突出思想方法
二、立足课本,典型创新改编
三、经典背景,品味数学文化
四、注重应用,关注社会热点
五、开放探究,注重实践创新
明白“怎么考” ——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2011温州卷23题(源于浙教版七下第96页课本例)
2011温州卷19题(源于浙教版八上第36页作业题)
2011温州卷9题(源于浙教版九上第45页作业题)
三、回归课本 狠抓基础
2010年上海世博会某展览馆展厅东面有两个入口A,B,南面、西面、北面各有一个出口,示意图如图所示.小华任选一个入口进入展览大厅,参观结束后任选一个出口离开.
(1)她从进入到离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 (要求画出树状图)
(2)她从入口A进入展厅并从北出口或西出口离开的概率是多少
2010温州卷19题(源于浙教版九下第35页作业题)
三、回归课本 狠抓基础
2010温州卷15题(源于浙教版八上第108页引言)
某班级从文化用品市场购买了签字笔和圆珠笔共l5支,所付金额大于26元,但小于27元.已知签字笔每支2元,圆珠笔每支1.5元,则其中签字笔购买了 支.
三、回归课本 狠抓基础
2009温州卷23题(源于浙教版八上第111页课本例)
三、回归课本 狠抓基础
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底边长l5cm,底边上的高长22.5cm.现沿底边依次从下往上裁剪宽度均为3cm的矩形纸条,如图所示.已知剪得的纸条中有一张是正方形,则这张正方形纸条是( )
A.第4张 B.第5张 C.第6张 D.第7张
2009温州卷10题(源于浙教版八下第 页作业题)
有多少典型试题由课本题改编、拓展而成?
三、回归课本 狠抓基础
这就充分说明了教材的基础作用、导向作用和命题者落实减负精神的良苦用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0 0.94 0.83 0.87 0.98 0.88 0.73 0.89 0.82 0.87 0.58 0.78 0.83
2011 0.94 0.99 0.96 0.87 0.82 0.87 0.89 0.82 0.61 0.79 0.82 0.94
理想 0.98 0.96 0.95 0.95 0.92 0.90 0.85 0.80 0.75 0.60 0.85 0.85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84 0.68 0.81 0.29 0.78 0.82 0.76 0.64 0.60 0.56 0.54 0.28
2011 0.86 0.83 0.61 0.39 0.84 0.77 0.80 0.66 0.76 0.63 0.61 0.32
理想 0.82 0.80 0.70 0.25 0.88 0.85 0.80 0.75 0.70 0.50 0.50 0.28
基础分数知多少?
试卷中有大量的基础题保证了绝大部分考生都能获得一定基础分数
2010、2011年数学学业考试 各题 难度值
三、回归课本 狠抓基础
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扎实的基础体现在对概念、定义、定理、法则、
公式的透彻理解,对数学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的准确表达与运用上,惟有扎实的基础,
才会有知识网络的建立和融合,数学思想方法才会丰
富多彩,各种能力的提高才能得以实现。
明确“怎么教”,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回归课本 狠抓基础
重视教材、研究教材、挖掘教材、用好教材。
重视定义、定理的理解和应用,重视公式的正用、逆用
和变形应用等。
精选例习题,精讲精练,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加强题组教学和变式教学,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落实。力争讲一题通一类,提高教学效率。
运算能力不可忽视、计算力求迅速、准确。
明确“怎么教”,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三、回归课本 狠抓基础
四、渗透思想、掌握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核心,是数学的精髓和灵魂,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也是提高综合解题能力的突破口。
中考数学试题非常重视突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 初中数学中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有:符号思想、集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转化思想等; 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
明确“怎么教”,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四、渗透思想、掌握方法
明确“怎么教”,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中考复习中,要优化例题、习题的选择,要细化教学过程设计。在复习的不同阶段都应有意识、有目的、适时地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炼与概括,让学生领悟、理解和掌握相关数学思想方法,并不断推进学生有效地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相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都十分注重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各类应用题、探究性试题不断增加。
应用题也不仅限于“列方程解应用题”,除布列方程解应用题外,“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等都已成为中考的热点。2011年我市中考试卷上就共有5道应用题。其分值为40分,占总分的26.7%。其题型有选择、填空和解答。这些问题都是来自学生身边的问题,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及社会所关注的热点。
第16题、第24题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要求较高。
 
五、加强应用 崇尚创新
明确“怎么教”,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对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需要。
所以“开放型问题”、“探索型问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题”、“动手操作题”、“情景新颖、贴近生活的实践应用性问题”等题型值得我们注意和重视。总复习中可进行专题复习。以有备无患。其实这种类型,不一定都是难题,但题型新,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所以复习时要适当训练一下,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目。         
五、加强应用 崇尚创新
明确“怎么教”,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五、加强应用 崇尚创新
数学试卷中的压轴题怎么办?试卷中的第16题及24题的最后一小题,题海战术肯定不起作用。
我的理解是,这类题目它往往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年年有新意,解这样的难题说到底,就是学生要依靠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不断探究,寻找答案的过程。学生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猜想等系列活动,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经过推理与计算,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明确“怎么教”,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
要认真研究压轴题,分类整理、专项训练。
要引导学生“大题小做”、“步步为营、各个击破”。
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要让学生学会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加强应用 崇尚创新
总之,争取高分要以创新为动力,以探究为突破口!
明确“怎么教”,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手段。
功到自然成。功在平时,利在中考。切忌猜题、押题与题海战术。
清楚学生“漏”在哪里?“缺”在什么地方?
研究学情、以学定教。
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前、课中、课后练习与测试。
重视信息反馈、及时进行讲评。
充分发挥练习、测试与讲评查漏补缺的功能。
六、查漏补缺、强化反思
引导学生学会反思。
师生都要重视反思 !
要重视错题的强化训练。
六、查漏补缺、强化反思
过好”三关“--审题关、表达关和书写关。
做到“八字”--正确、迅速、规范、整洁。
六、查漏补缺、强化反思
尽量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遗憾现象!
第一轮——复习基础、注重系统:
过“三关”--基础知识关、基本技能关、基本方法关。
第二轮——专题复习、综合提高
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突破难点
第三轮——模拟中考、查漏补缺
加强答题策略技巧指导、应试心理指导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我们要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切实提高复习实效
衷心祝愿大家中考复习取得成功!
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衷心祝愿大家工作顺利、心想事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