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2021.6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___________理论,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所有日月星辰都要围绕地球转动。后来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_每天坚持观测天象,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认为地球是在运动的,并且自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直到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_________用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2.如图,
将甲装置放入A烧杯中发现液柱往上移动,再放入B烧杯中发现液柱往下移动。因此,我们可以判断_______烧杯中的温度较高。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_____(填写实验器材名称)。如果我们想做一个?“喷泉”实验,在甲乙两个装置中,你会选择_________装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在实验中发现同一个摆在自由摆动过程中摆幅会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而每摆动一次的时间是?????????(填“变长”“变短”或“不变”)的,这就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现的单摆的等时性。后来人们根据摆的这个特性,制造了__________。????????????????
4.一个烧杯中有200毫升的水,把一块实心橡皮泥放入后,水面上升到250毫升,那么这块橡皮泥排开的水量为_____________,如果想让这块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增大,你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下图所示,
A、B、C是三个体积相同、但轻重不同的小球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利用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研究物体的沉浮与_________的关系,请根据实验结果判断,_______球最重。
6.解放军新型核潜艇在东海某处海域水下100米处发射了东风洲际导弹。刚发射完导弹的潜艇,其重力_________,潜艇的浮力__________,露出水面后继续上浮的过程中潜艇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
7.下列方法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但并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的是(??)。
A.?晒太阳? ?B.?多穿衣服
C.?吃热的食物?D.?开电暖器
8.测得1立方厘米的塑料块是0.9克,1立方厘米的食用油是0.8克,把塑料块浸没在食用油中后会( ??)。
A.沉下去? ? ???B.浮上来
C.静止在食用油中间?D.无法确定
9.同学们把装冷水的密封塑料袋浸没在热水盆中,每个小组都发现冷水袋先沉下去后又浮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去最合理的一步研究是(??????)。
A.设计实验方案??B.作出自己的猜测
C.直接得出结论??D.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观察
10.下图为某同学观察到甲乙两颗星的相对位置,造成这两颗星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
C.天气变化?????D.地形差异
11.一场国际体育比赛在美国某地下午2时举行,我们嘉兴人却要在第二天凌晨起来观看这场比赛的直播。造成中美两地昼夜不同的原因之一是(? )。
A.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B.地球的自转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C.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D.地球的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12.人们利用水滴、太阳、摆等计时,主要是因为它们(??)。
A.取材比较方便
B.运动有规律
C.持续时间比较久
D.无法确定
13.如下图?“”表示组成空气的微粒,对空气加热后,下列哪一幅图能正确表达微粒的状态(??)。????
14.某同学将1根木棒插在地上观察影子的变化,一开始测得影长为2米,过一段时间后再测影长为1.5米,请推测这段时间在( ??)。
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无法确定
15.某小组在做滴漏实验时,因为滴水速度比其他小组慢。组内成员有了意见分歧,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小强说:马上把小孔弄大一点
B.小军说:挤一挤上面瓶子中的水??????
C.小华说:坚持耐心记录完所需的时间
D.小明说:往上面瓶子中加水
16.为了迅速了解不同地区之间的时间差异,我们一般选用(??)。
?A.世界时区图 ??B.世界地图
?C.地球仪 ????D.以上选项都不合适
17.下列现象与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A.广场上的音乐喷泉
B.煮好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更容易去壳??
C.人站在火炉旁感到很热
D.冬天很冷,人直打哆嗦
18.把一块均匀的木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中,木块浸入液体里的情况如图所示,则(??)。
?A.木块在甲中受的浮力最大
?B.木块在乙中受的浮力最大?
?C.木块在丙中受的浮力最大
?D.木块在三种液体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19.三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都倒入80°C的热水,5分钟后凉的最快的是( ?)。
A.塑料杯 ?B.不锈钢杯
C.陶瓷杯??D.无法判断
20.下列现象,不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造成的是(?)。
A.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不变
B.一年四季温度变化?????
C.恒星周年视差
D.昼夜长短的变化?
21.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
A.滴水孔尽量小
B.容器越大越好
C.保证水滴匀速滴落
D.容器形状规则
22.如下图,
魔法水母是一款受孩子喜爱的玩具。在瓶内注满水,然后放入魔法水母,旋紧瓶盖,用力抓握塑料瓶,它就会往水下沉落;松开塑料瓶,它又会浮上来。调整握塑料瓶的力度,魔法水母就可以静止悬浮在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魔法水母上浮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变大??
?B.魔法水母下沉时,排开的水量减少了
?C.魔法水母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D.魔法水母静止悬浮在水中时,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三、综合探究题
23.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与红海,是世界使用最频繁的航线之一。苏伊士运河水面宽度为345-280米,深度为22.5米,允许通过的最大吨位(排水量)为21万吨,满载油轮的限速为13千米/小时。2021年3月23日,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因遭遇强风和沙尘暴,造成船身偏离航道,意外触底搁浅,导致苏伊士运河大堵塞。3月28日晚上,“长赐”号巨型货轮得到了比任何现场机器都强大的力量的帮助:月亮和潮汐,水位一夜间飙升,船慢慢恢复了浮力。3月29日下午,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宣布,搁浅货轮已经完全起浮,成功脱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3月23日,超大型货柜轮“长赐”号触底搁浅后,受到浮力大小为(?)。
A.浮力大于重力
B.浮力小于重力
C.浮力等于重力????
(2)3月29日“长赐”号巨型货轮完全起浮,成功脱浅的主要原因是(?)。
?A.改变浮力?
?B.改变重力
?C.依靠自身动力????
(3)“长赐”号巨型货轮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后,货轮水位线没有明显变化,说明苏伊士运河中的水是(??)。
? A.海水 ??B.淡水 ??C.无法判断? ?
(4)事故发生后,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对来往船只加强了管控。请从科学角度分析某超大型货轮长度约400米、宽度约60米,载重30万吨能否通过苏伊士运河,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5)从船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现代货船越造越大,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4.某同学想比较铜、铁、铝三种金属材料的传热性能。他找来铜丝、铁丝、铝丝,分别剪下一段,用右图所示的方法,每隔相同距离用蜡粘上一根向下悬挂的火柴,依次加热三种金属丝,观察不同金属丝上火柴掉落的情况。
(1)为了比较三种金属丝材料的传热性能,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A、刻度尺和秒表
B、刻度尺和温度计
C、温度计和秒表
(2)实验中,我们一般选用蜡来粘火柴的原因是(?)。
?A、蜡遇火不会燃烧?
?B、蜡是热的不良导体
?C、蜡遇热会熔化
(3)下面给出金属丝的数据,该同学在实验时应选择(?)组。
A组
直径
(mm) 长度
(cm)
铜丝 3 40
铁丝 3 40
铝丝 3 40
B组
直径
(mm) 长度(cm)
铜丝 3 40
铁丝 4 40
铝丝 5 40
C组
直径
(mm) 长度
(cm)
铜丝 3 30
铁丝 3 40
铝丝 3 50
?
?(4)该同学发现在加热三种金属的过程中,火柴棒掉落的顺序都是(?
? ?)。
? ?A、依次从序号1至4
? ?B、依次从序号4至1
? ?C、没有规律
(5)实验中,酒精灯火焰上的热从金属丝的一端传递到另一端,这种热传递的方式是(??????)。
A、热传导? ?B、热对流???C、热辐射
(6)实验后,该同学发现铜、铁和铝等金属传热性能虽稍有不同,但都是热的良导体,于是,他想到了金属锅铲的柄大多采用__________来做的。
(7)加热过程中,该同学还发现了原来拉紧的金属丝会变得松弛下垂了,请简要说明原因:????????????????????????????????????????????????????????????????????
25.同学们在操场上荡着高低不同的秋千。他们想: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研究此问题,他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人的重量有关;
猜想二: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某同学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秒表、细线、小球等材料,然后进行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实验序号 小球重量 绳长 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 往返摆动1次所用时间
① 1倍重 0.5米 14秒 1.4秒
② 1倍重 1.0米 20秒 2.0秒
③ 2倍重 1.0米 20秒 2.0秒
(1)为了验证猜想一,我们应该选用序号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根据实验①和②分析: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_____________有关。
(3)某同学后来在同一个秋千上发现站着荡好像比坐着荡得快一点,请猜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下图,
该同学用木条和金属圆片做了一个摆再进行研究。下表是金属圆片在不同位置时15秒内摆动次数的实验记录:
圆片位置 离顶点10厘米 离顶点20厘米 离顶点30厘米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实验数据 25 25 24 15 15 15 8 8 7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后,该同学还想让这个摆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他应该(??)
A.先将金属圆片移动到距离顶点10厘米处。
B.先将金属圆片移动到距离顶点20厘米处。
C.先将金属圆片移动到距离顶点30厘米处。
26.某同学在研究地球的运动时,如下图进行操作,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打开台灯并拨动地球仪使其绕地轴转动,这个实验能较好地演示_____________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发现东部的浙江省比西部的四川省先受到光照,请推断出地球仪绕地轴转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 “对比”或“模拟”)。
(2)当地球公转到如图乙所示位置时,?A、B、C、D、E五地中,正值黑夜的是________,即将迎来正午的是_________。在南半球的C正处于______季(填写一个恰当的季节名称)。在北极地区的E则出现________现象,出现这样的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轴是_______的,并保持角度始终不变。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评分建议??2021.6?
?一、?填空题(18分,每空1分)
1.地心说????哥白尼?????24小时?????傅科?????????
2.A ??????温度计?????乙????空气的热胀冷缩比水更明显
3.变小????不变?????????机械摆钟???
4.50毫升?????捏成浮的形状(捏成船形、碗形或空心等,只要合理均得分)???
5.轻重??????A ????
6.变小????不变?????变小
二、选择题(32分,每题2分)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B A B A C B B A C A B D D A C C
二、?综合探究题(50分)
23(10分,每小题2分)
(1)B?????(2)A ???(3)A ???
(4)不能,载重30万吨超过了苏伊士运河允许通过的最大吨位21万吨。
(5)船越大,能排开的水量越大,能装载的货物越多,越能降低运输成本。(答案合理即得分)
24(14分,每小题2分)
(1)A?????(2)C??(3)A??(4)A????(5)A??????(6)热的不良导体(木头、塑料等均得分) ???(7)金属丝受热膨胀,所以变长了
25(10分,每小题2分)
(1)② ??③ ???(2)秋千的绳长??(3)摆的重心上移了(摆长变短了)??
(4)金属圆片离顶点越近,摆摆动越快。?(5)B ???
26(16分,每空2分)
(1)昼夜交替 ???自西向东(逆时针)??模拟???
(2)AB(少1个扣1分) ??D ??冬???极昼??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