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利用交互式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教学难点:
会在三角形内三条边上画高。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并在上学期,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行四边形的画高方法。
教具、学具: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彩色模板、可以拼拆的彩色小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课前准备活动:运用学具拼出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
教学环节二:实验导新课,生活中探索——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同学们,把你们课前拼好的图形举起来,展示给大家欣赏一下。
生有的拼出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边形、梯形……
1、请学生上台介召自已拼的图形
2、大比拼:今天,咱们不比哪个图形面积大,不比哪个图形最好看,要比比,哪个图最牢固。
3、让学生进行验证,推一推,拉一拉。
4、评出牢固冠军——三角形,并揭示课题。
5、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到生活中找找,哪有三角形?
6、为什么这些地方都用上了三角形呢?生:因为三角形牢固,结实。
7、小结:三角形这种牢固,结实的特点,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并板书
教学环节三:拼摆悟含义,字母命名字——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1、教具拼摆:在图形中找三角形,用已学知识,说说你是怎么找到三角形。
生: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三个顶点(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其它的图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呢?说明理由,并修改。
图1:一条边是弯的。修改:把这条弯的边换成直直的线段。
师:说明三角形由几条线段围成呢?
生:三条线段
并板书
图2:三条线段围着,每条线段的端点没有相连?修改:把线段的端点相连。并板书。
图3:三条线段,每条线段只有一个端点连在一起。修改: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补充板书。
3、根据学生所指出的关键词,让学生用自已的话,说一说怎样才能围成三角形。
4、翻阅书本,小结怎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5、根据你对三角形的理解,画一画三角形。
6、征集学生画的三角形,与老师画的三角形,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哪个是老师画的。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生:有字母表示
7、介召: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表示可以为三角形BCD。
8、出示一个三角形的彩色模板
师:你能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吗?生:三角形ABC
9、再试着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三条线段,三个顶点。
教学环节四、借助旧知学新知——认识三角形的底与高
1、再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彩色模板
师:刚才比牢固,平行四边形输了,现在平行四边形要和三角形比高矮,可要怎么办?生:画出高。
师:你能画出哪个图形的高?生:平行四边形。
2、学生上台操作,展示平行四边的画高方法。
3、多媒体动画展示:复习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含义。
4、思考:三角形的高又该从哪画到哪呢?高在哪?底在哪?
5、在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的含义上,进行修改。
修改1,从平行四边形对边任意一点改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
修改2,平行四边形的高改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改三角形的底
6、发现:三角形画高方法与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相同。
7、让学生试画三角形的高,标出底与高。
8、多媒体出示学生画高的方法,判断对与错,并说明理由。
8、转动三角形的模板,你发现了什么?生:还能画高。
9、讨论:三角形有几条高?
10、试一试,画一画,看看能画几条高?
11、学生操作,并小结:三角形有三条高。
12、运用电子白板拓展练习——同样的底,画出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的高。
教学环节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