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识别哪些是化学性质,哪些是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并能够运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化学实验为媒介,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区分。
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下面是几种物质的自述:
蜡烛:我能燃烧
铁:我会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铝:我的密度小
胆矾:我是蓝色的
这些物质的性质哪些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哪些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归纳】“蜡烛能燃烧、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物质的颜色、密度等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
【提问】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常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简介】熔点: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种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一般来说固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
沸点:液体沸腾的温度叫做沸点,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密度: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
【归纳】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都是物理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都是化学性质。两种性质的区分关键看是否通过化学变化来体现:是——化学性质,否——物理性质。
4202430127000【活动探究】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气体,
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
慢慢地放入两个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情况的变化。
【提问】你能描述出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吗?其中哪
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
【归纳】
【想一想】在下图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用钢铁铸造“鸟巢”
用用氢气填充气球
碳氢化合物作火炬燃料
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归纳】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根据物质的用途,可以推测其性质,并区别这些用途应用的是物质的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练一练】独立完成下列习题(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填空):
(1)木柴燃烧:____________,木柴能燃烧:____________。
(2)铁生锈:______________,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____________。
(3)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____________,把块状的硫研碎:____________。
【归纳】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但二者又有不同之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是一个静态概念,常用“易、会、能、可以”等词汇描述;变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概念,表示正在或已经发生,多用“变成了”、“生成了”等词语。
板书设计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二、 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1、可燃性 2、稳定性 3、毒性 4、腐蚀性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