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下的德国——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通过创设探究情境、确定探究主题、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材料的分析、运用、质疑求证中增进历史理解和感悟,形成历史认识,进而观“景”生“情”,生成鲜明的情感态度,形成价值判断,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第八单元《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第一课,从大的时空层面讲述战后总的国际形势的发展特点,为后三课分别从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讲述发展概貌做了铺垫。
本课包括三个子目: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两极格局的瓦解。这三个子目遵循历史发展顺序,围绕冷战发生、发展、终结,介绍必要的历史知识,并结合国际格局在冷战进程中的演变,说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强化历史思维,给学生以世界历史发展大趋势的宏观认识。
学情分析
(1)从学生自身来看:本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具备基础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高一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对知识敢质疑,善思考,探究历史问题的热情较高。
(2)从学习情况来看:作为高一合格考科目要求,教学内容不宜过多、过难,要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运用图片、漫画、材料等直观形式,注重创设情境与构建逻辑框架,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法,分析美苏冷战兴起的原因、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影响。
2.认识冷战与国际格局演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认识其阶段特征。
3.通过历史图片、历史资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了解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提高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4.了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对国际格局变化的重大影响。
5.认识世界格局发展的总体趋势,正确看待“冷战思维”。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冷战的基本特点,以及冷战过程中国际格局从两极走
向多极的趋势。
教学难点: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冷战的基本特点,以及冷战过程中国际格局从两极走
向多极的趋势。
教学设计思路
以冷战的德国为切入点,通过冷战的重要标志——柏林墙的筑建、倒塌,见证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引导学生归纳冷战的特点。学生透过两极对峙下,东西柏林人们的痛苦与创伤,从不同角度看冷战,激发对现实的思考。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介绍相关内容
通过冷战下的德国切入本课主题,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过渡
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也是美苏冷战对抗的产物,见证了冷战的风云变化。1989年,美苏领导人会晤时,布什将一块“柏林墙”的砖作为礼物送给戈尔巴乔夫时,世界舆论一致宣称:一个时代结束了。“柏林墙”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建筑的?它又见证了哪些风云变幻呢?
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冷战下的德国: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概念解析
解析冷战、国际格局的概念
了解两者联系与不同,重点掌握冷战的时间、主体、特征。
一、分裂·
冷战兴起,争锋对决(40~50年代)
(一)背景
1.展示第一次柏林危机相关史料
2.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清单
3.归纳概括冷战爆发的影响因素
(二)表现
1.以表格形式呈现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地缘政治方面的表现
2.以马歇尔计划为例,了解其对象、目的
3.引导学生通过表格归纳
冷战特征1:美、苏双方选择除了全面战争外,在各个领域进行全面对抗。
4.展示《:“北约”与“华约”对峙示意图》,引导思考两极格局覆盖面,比较两者是否势均力敌,归纳概括
冷战特征2: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总体实力强于苏联。
思考1:
德国分裂能否避免?为何会有如此转变?
合作探究:
1.美苏在争什么?
2.美苏为什么争?
3.为什么主角是“美苏”?
4.谁在推波助澜?
自主学习:
自主完成下面表格
分析归纳1:
通过下列的表格来总结冷战特征
分析归纳2:
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后,两极格局是否涵盖所有国家和地区?美苏两极对峙是否意味着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呢?
1.通过史料展示,调动学生的思考
2.背景部分将问题分解,便于学生逐层思考,锻炼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
3.自主完成冷战表现,对冷战的逐步形成过程有了深刻印象
过渡
第一次柏林危机最终以德国的分裂告终,随着华约的建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作为冷战的前沿阵地——柏林,一块冷战时期的飞地,在日趋激烈的美苏对抗中,又将面临哪些危机呢?两极格局走向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二次柏林危机的爆发。
二、对峙·
冷战扩大,时急时缓(60~70年代)
(一)两极关系时急时缓
1.展示第二次柏林危机相关史料
2.以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为例,展示其经过及结果,引导学生分析
冷战特征3:美、苏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具有使美苏两国之间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二)多极化趋势出现
展示资本主义阵营(西欧、日本、美国)、社会主义阵营(中国、东欧)、第三世界的变化图片及史料,引导学生思考两极呈现缓和的原因,并归纳
冷战特征4: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发展。
思考2:
第二次柏林危机会引发核战争吗?为什么?
分析归纳3:
通过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及结果,分析冷战的特征?
分析归纳4:
分析这一时期两极对峙呈现缓和的原因?
1.通过史料及图片,以古巴导弹危机和第二次柏林危机,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冷战的特点,观景生情。
过渡
实现德国统一仍然是包括两个德国在内的德意志民族长期的夙愿,只是这种夙愿在冷战期间受到东、西方国际大气候的制约。只要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存在,只要“柏林墙”依然存在,德国统一就不可能成为现实。尽管如此,联邦德国一直没有放弃德国统一的旗帜,千方百计寻求统一的时机,终于这个时机出现了……
三、统一·
冷战终结,不可逆转(80~90年代)
(一)冷战的变化
1.展示柏林墙倒塌的相关史料
2.列出这一时期相关事件的图片,找出这一时期两极格局既相互对抗,又朝着缓和方向发展,指出这一时期美苏走向缓和的前提是苏联的退让妥协,苏联实力大减,为后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埋下伏笔。
(二)两极格局瓦解
展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相关史料、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东欧剧变的含义,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
(3)当今局势: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展示当今世界格局图:一超多强
思考3:
德国得以实现统一的机遇是什么?
看图说话:
根据上述一系列图片,结合教材,找出之一是其冷战有哪些变化?
合作探究2:
了解东欧剧变,同桌间探究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了解当今局势,认识到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看图说话,体会冷战的变化,根据此时苏联实力大减,为接下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埋下伏笔。通过探究苏联解体原因,感悟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艰辛
过渡
在美苏两极对峙中,国际关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根据以下图片、史料,分组讨论
四、反思·
冷战启示,合作共赢
(一)个人层面
展示柏林墙修筑后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困扰,以及柏林墙拆除后,隔阂仍在
(二)国家层面
阐释“修昔底德陷阱”,如何避免冷战思维?展示中国的答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1.展示冷战时期,柏林墙两侧居民的煎熬,以及柏林墙倒塌后,长期的制度差异和相互敌视造成的隔阂长久存在,冷战对普通人造成的巨大伤害。
2.强调冷战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仍存在,如何避免?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给出自己的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从不同角度看待冷战,认识到冷战的创伤,以及如何避免。
课堂总结
冷战四十余年,柏林墙修筑28年,德国由分裂到统一,见证了冷战的沧桑历程,给人们留下惨痛的教训。“以史鉴今”,如何避免冷战悲剧的再次上演才是历史给我们最大的启迪,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也贡献了很多的中国智慧,都是对西方“修昔底德陷阱”思维的冲击。“美美与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新兴大国之间除了对抗,还可合作,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教学评价设计
1.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
A.是否推行霸权主义
B.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
2.“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及战后时期的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两个完全相反的阵营形成了。”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
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提出
C.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D.华沙条约的缔结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事件突出反映出( )
①新兴力量冲击着美国的霸权 ②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③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 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戈尔巴乔夫认为:现实表明第三世界并不存在社会主义革命形势,不应采取输出革命的形式来人为制造那里的革命;不应以意识形态作为决定对外政策和判断事物的标准,处理国际冲突时一定要考虑有关各方面的“利益平衡”和“普遍安全”。对此言论认识正确的是( )
A.是苏联实力衰落的客观反映
B.直接推动了国际格局的转变
C.否定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
D.是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反映
5.“有的国家原本不是主角,但后来实力强大了,能够制约国际关系,特别是能制约大国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一旦主角力量消长及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一论述正确解释了( )
A.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突出特点
B.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C.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
D.不结盟运动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6.有一段时间,美国认为西方式自由民主是人类历史的最终最高级政体形式,并提出所谓“历史终结”“大失败”等盛极一时的论调。这些论调盛行的主要背景是( )
A.二战的胜利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苏联解体
D.德国实现统一
7.世界格局之演变
材料一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
——(美)非利普尔《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
享利基辛格曾注意到:“21世纪的国际体系将至少包括六个主要的强大力量美国、欧洲、中国、日本、俄国,也许还有印度以及大量中等国家和小国。”
——(美)萨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材料一中学者认为推动美苏对峙加剧的因素有哪些?
(2)从材料一、二看,国际格局演变的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学界对美苏“冷战”的评价?
【答案】
1.
D [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杜鲁门提出“杜鲁门主义”,要求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因此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的标准就是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故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2.
D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着以两大阵营的对立为主的冷战正式形成,故选D项;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排除A项;杜鲁门主义提出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排除B项;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的建立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排除C项。]
3.
A [欧共体、日本、中国都属于两极格局之外的新兴力量,其崛起反映出美国霸权受到挑战,故①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逐渐出现,故②正确;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体现在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上,与材料多极化趋势信息不符,故③错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故④错误。]
4.
A [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综合实力进一步下降,在此背景下,戈尔巴乔夫主张的“新思维”是国家实力的客观反映,故选A项;苏联解体直接推动了国际格局的转变,而“新思维”只是推动苏联解体的因素之一,B项错误;题干中反对“输出革命”不等于否定社会主义革命,C项错误;此时苏联尚未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述有误,排除D项。]
5.
C [材料的中心意思是,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故C项符合这一主旨。其他三项与材料无关。]
6.
C [根据题干中的“西方式自由民主”是“最终政体”,可知社会主义遭到重大挫折,故本题选C项。]
7.(1)因素有二,一是美苏双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了自己的利益;美苏双方各自成立政治、经济、军事阵营加剧了对峙局面的形成。
(2)国际格局由两极争霸向多级格局趋势演进。
原因: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超级大国地位削弱;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其他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最早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3)学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客观(全面、辩证)的评价。该观点既强调了美苏争锋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又看到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以冷战下的德国为隐线,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冷战的兴起、发展、终结,引导学生归纳分析冷战的背景、过程及特征,分析国际格局的变化对冷战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实力、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格局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大国更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发挥大国作用,避免冷战思维,合作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节课有很多的不足,本想从地缘政治学角度出发剖析冷战,一来自身能力有限,二是学情所限,加之珠玉在前,只能放弃。本节课很多问题的设置过于浅薄,没有体现分层,个别环节仍落窠臼,还需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材料搜集和选取上,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找资料。老师在搜集过程中,对搜集方法、史料分类及应用上加以指导,这样更符合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8(共24张PPT)
阴晴云雨冷战风,悲喜祸福墙中景
德国问题即是东西方冲突的助推器,也是美苏在欧洲冷战的焦点。
第18课
冷战下的德国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学习目标:
1.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法,分析美苏冷战兴起的原因、发展的基本态势及其影响。
2.认识冷战与国际格局演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认识其阶段特征。
3.通过历史图片、历史资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了解美苏冷战的主要表现,提高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4.了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的主要表现,理解其对国际格局变化的重大影响。
5.认识世界格局发展的总体趋势,正确看待“冷战思维”。
冷战: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概念解析
国际格局:
指的是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在国际关系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主要行为体,如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形成的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
1
分裂
冷战兴起:针锋相对
40~50年代
一、冷战兴起,针锋相对(20世纪40~50年代)
1948年6月,柏林西占区单独实行币制改革,引发苏联不满。苏联封锁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切断对西柏林的电、煤、食品等供应。美国通过“空中走廊”向西柏林投放生活必需品。这是美国第一次严重对峙,为德国分裂埋下伏笔,早在一年前波茨坦会议上,三大国统一明确了将德国视作一个整体的原则,并要求立即建立全德中央管理机关。
一
第
次
柏
机
危
林
思考1:德国分裂能否避免?为何会有如此转变?
一、冷战兴起,针锋相对(20世纪40~50年代)
(一)背景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美苏在争什么?
2.美苏为什么争?
3.为什么主角是“美苏”?
4.谁在推波助澜?
合作探究1: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讲话》
二战后,美国地缘政治学者斯皮克曼提出的“边缘地带”学说: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控制了世界的命运。”
材料一:
美苏在争夺什么?
争夺地缘优势控制权
一、冷战兴起,针锋相对(20世纪40~50年代)
(一)背景
材料二:
一、冷战兴起,针锋相对(20世纪40~50年代)
(一)背景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斯大林(1945年于雅尔塔)
谁占领了地盘,谁就能把他的那套社会制度推行到他的军队所能到达的地方去。不可能有别的情况。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
——
斯大林与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在美国外交政策协会发表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
失去战时同盟基础;国家利益冲突;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对立
美苏为什么要争夺?
材料三:
一、冷战兴起,针锋相对(20世纪40~50年代)
(一)背景
美国
经济
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率
工业产量
黄金储备
出口贸易
53.90%
74.90%
32.40%
军事
军队
航空母舰
战略导弹
原子弹
1200多万
30艘
1626枚
有
政治
控制联合国
苏联
经济
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军事
军队
作战飞机
战略导弹
原子弹
1140万
40000架
1910枚
有
政治
控制东欧地区,领土扩张60万平方千米,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西欧
普遍衰落——英国:赢得战争输了财富;法国:元气大伤、地位下降;德国:经济面临崩溃。
为什么是美苏?
美苏一跃成为战后超级大国;其他国家实力衰落
材料四:
一、冷战兴起,针锋相对(20世纪40~50年代)
(一)背景
随着二战后美苏矛盾不断激化,双方都把对方视为敌人。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发表“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的主张。这是遏制政策的前奏。同年9月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发回“长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美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大国合作转向对抗。
——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110页“历史纵横”
谁在推波助澜?
外交政策的敌对思维
一、冷战兴起,针锋相对(20世纪40~50年代)
(二)表现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
经济
军事
地缘
特征1:美、苏双方选择除了全面战争外,在各个领域进行全面对抗。
自主学习:自主完成下列表格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7年提出“马歇尔计划”,扶持和控制西欧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打破资本主义阵营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封锁
1949年成立“北约”,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重要行动
1955年成立“华约”,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949年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1949年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分析归纳1:通过下列的表格来总结冷战特征?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一、冷战兴起,针锋相对(20世纪40~50年代)
特征2: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美国及其盟国实力强于苏联及其盟国。
分析归纳2: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后,两极格局是否涵盖所有国家和地区?美苏两极对峙是否意味着美苏两国势均力敌呢?
2
对峙
冷战扩大:时急时缓
60~70年代
二、冷战扩大,时急时缓(20世纪60~70年代)
1958年,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在6个月内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1961年,东德在西柏林周围拉起一道全长约154千米的路障和铁丝网,后来改建成水泥墙,这就是“柏林墙”。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并派装甲部队来到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接着两国竞相恢复核试验,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最终以
“柏林墙”的修筑而宣告结束。
。
二
第
次
柏
机
危
林
思考2:第二次柏林危机会引发核战争吗?为什么?
二、冷战扩大,时急时缓(20世纪60~70年代)
(一)两极关系时急时缓
第二次柏林危机时美苏坦克对峙的场景
古巴导弹危机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和语言。
——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回忆录续集》
两个超级大国都已拥有能够毁灭对方及所有其他国家的力量。因此,它们开始商谈以控制核武器竞赛。继古巴
导弹危机之后,两国建立了“热线”,双方可以在
发生紧急事情时进行联系;又于1963年签订了
《禁止核试验条约》。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分析归纳3:通过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的过程及结果,分析冷战的特征?
特征3:美、苏双方在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的同时,又具有使美苏两国之间避免兵戎相见的自我控制机制。
二、冷战扩大,时急时缓(20世纪60~70年代)
(二)多极化趋势出现
分析归纳4:分析这一时期两极对峙呈现缓和的原因?
▲
20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
▲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召开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匈牙利十月事件
▲中苏交恶
西欧: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
日本:让腾飞的经济撑起政治大国的脊梁!
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发展中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由、独立的权力!
▲联合的欧洲
特征4: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世界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发展。
3
统一
冷战终结:不可逆转
80~90年代
三、冷战终结,不可逆转(20世纪80~90年代)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数以万计的市民走上街头,拆毁围墙。1990年,德国统一。
林
柏
墙
的
塌
倒
思考3:德国得以实现统一的机遇是什么?
▲1990年德国统一
三、冷战终结,不可逆转(20世纪80~90年代)
(一)冷战的变化
▲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又称“星球大战”计划
▲
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
1987年美苏领导人签署中导条约
(2)缓和:1985年后,美苏关系走向缓和,苏联实行战略收缩。
以苏联的退让和妥协为前提
▲1989年邓小平会见戈尔巴乔夫,
宣布中苏关系正常化
(1)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实施“战略防御计划”。
三、冷战终结,不可逆转(20世纪80~90年代)
(二)两极格局瓦解
苏联外有“和平演变”,国内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最终形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局面。
东欧剧变: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
三、冷战终结,不可逆转(20世纪80~90年代)
(三)当今局势: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1991年至今)
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目前是“一超多强”。
合作探究2:在美苏两极对峙中,国际关系跌宕起伏,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获得哪些启示?
4
反思
冷战启示:合作共赢
四、冷战启示,合作共赢
▲经过一番努力,东柏林妇女终于由属于东德的楼内进入了属于西德的街道
▲柏林墙修筑后,亲子分离,身处西德的妻子带着孩子与东德丈夫遥遥相望,孩子大呼“你好!爸爸”
在柏林墙存在的28年零91天里,翻越形式五花八门,诸如跳楼、闯关、翻墙、飞跃、开潜水艇、飘热气球等。综合各类资料,共有5043人成功逃入西柏林,239人死亡,260人受伤。此外,还有约6万人被指控为“企图叛逃”而遭到监禁。
很多德国人坦言,柏林墙虽已倒塌,但长期“冷战”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隔阂差异却挥之不去。柏林墙拆除后,东德大批人才流向西德,东德很多城市迅速成为“养老城”,经济萎靡不振,失业率居高不下。如今仍有原东德居民时不时抱怨他们的生存状态还不如统一之前。
惊心动魄的翻越时代
心墙何时消?
四、冷战启示,合作共赢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希波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