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共31张PPT)+教案+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共31张PPT)+教案+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8 16:24:28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一、教学理念
《论语·述而》中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记载,近代梁启超在谈论其老师康有为教学时也曾说他“事事皆略发其端倪”。因此,本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从而落实教学目标。为此,我铺设二战后苏联经济发展的情景,提供苏联与美国人均肉类和牛奶消耗的材料,通过“苏联模式有怎样的影响”的问题设置,启发学生分析苏联模式的影响,认识到苏联模式在和平发展年代不利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经济发展。进而逐步掌握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为之后苏联和东欧的改革埋下伏笔。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最终落实了教学目标,并涵养了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引导学生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后,教师提供两则有关中国和东欧改革的材料,通过“东欧与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何区别?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而东欧各国相继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设置,启发学生对比中国与东欧改革的区别,进而认识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均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手段,加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最终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涵养学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现行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和变化”这一课,在编写上共设置三个部分“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这样的叙述方式,为拼盘式的设置,三个部分逻辑关系不够清晰,易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局限于表面的知识,而难以抓住主线,不利于学生理解的层层深入。因此,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我把本课的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调整后呈现为三个部分“1945—1956:走向东欧的苏联模式;1956-1985: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困境;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首先,以时间为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其次,三个部分之间层层递进,体现历史学科的逻辑性,帮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客观的认识苏联模式在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影响,有利于学生深化对于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
本课主旨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苏联模式也由苏联移植到了东欧国家。苏联模式曾经使苏联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而在冷战的背景下,特别是斯大林去世后,它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的爆发出来,对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都曾进行过改革,但这些改革都未能突破苏联模式的藩篱,导致经济发展迟滞,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打破苏联模式的束缚,结果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与此同时,中国则走出了一条与苏联、东欧国家不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基于对课程标准、本课主旨及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之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笔者把本课的教学立意确立为:苏联与东欧国家将苏联模式与社会主义本质挂钩,因此其改革长期困于苏联模式而终致失败。对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均为发展手段。引导学生深化对于社会主义改革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掌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关键思想。
三、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了“苏联模式”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经过一个半学期的历史学习,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所提升。但他们对二战后东欧国家的发展与改革的知识有限,对于“苏联模式”的理解不深入,甚至对其概念掌握存在混乱。此外,学生还没有建立起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知识体系,因此理解“苏联模式对改革的影响”有一定难度。
四、教学目标
回忆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了解苏联模式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认识战后苏联及东欧改革的必要性,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反复出示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地图作为线索,学生了解欧亚大陆上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培养时空观念。
通过了解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内容,并结合材料,分析苏联改革的困境,理解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通过视频了解东欧国家改革的结果,分析东欧国家改革存在的问题,理解东欧剧变与改革失败的内在联系,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结合表格、材料,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及其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提升史料实证素养。
对比苏联、东欧改革的失败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涵养家国情怀。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分析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内容,理解苏联模式对改革的影响
教学难点: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以时间为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学生已经学习过“苏联模式”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试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和影响,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从材料中提炼信息、辩证分析历史问题,全面认识“苏联模式”对苏联及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以时间轴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通过问题探究,帮助学生加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导入部分,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于苏联解体的感慨,以递进式的问题设置,为苏联模式的讲授做铺垫。
材料一
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谁就是没有头脑。——俄罗斯总统普京
问题1: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问题2:材料中“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原来模样是什么?这个模样有什么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进行思考后回答。教师在总结学生答案后,进一步提出问题2,由此引发学生思考,引出本课第一部分。
(一)1945—1956:走向东欧的苏联模式
这一部分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苏联模式在1945年二战之后走向东欧的历程。
问题1:结合第15课的学习内容,回答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2:苏联模式有怎样的影响?
按照1956年的统计,美国人均(占有)肉类为102.3公斤,苏联为32.3公斤,牛奶美国人均(占有)343公斤,苏联为245公斤。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endnoteRef:0]
[0:
]
以学生活动的形式,回顾苏联模式的特点及影响。影响的积极方面,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学生能够得出苏联如何凭借苏联模式迅速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化第二强国,并取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成为世界一极,认识苏联模式对于苏联的促进作用。
在消极方面,学生通过材料认识苏联模式在和平发展期间不利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经济发展。进而逐步掌握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并为之后苏联和东欧的改革埋下伏笔。
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越出了苏联一国的范围,在东欧国家中得到了扩展。在反击德军的过程中,苏军不断向西推进,解放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大片领土。在苏联的帮助下,战后这些国家分别建立了人民民主政府,随后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通过材料和地图教师讲述二战胜利前后,苏联模式推广到了东欧国家。这张地图在本课中将会作为一个线索出现,在时空上帮助学生了解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存在。
材料一
1948年前后,东欧其他国家也都开始按照苏联模式改造本国政治经济体制。……(匈牙利)经济建设上,重工轻农,突击式发展重工业,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有的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在“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口号下,通过制定和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多年计划,打破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的原有平衡,集中发展重工业,同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问题:东欧其它国家按照苏联模式改造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带来了哪些影响?
通过材料学生不难分析出,苏联模式给东欧各国带来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的问题。既帮助学生认识苏联模式是如何制约东欧各国生产力发展的,又为下一阶段东欧进行改革做铺垫。
(二)1956-1985: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困境
第二部分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改革始终没有走出苏联模式的束缚,改革在后期都失败了,没有能够解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问题。
1、苏联的改革
教师首先讲解苏联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鉴于学生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措施,因此在本课中只强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内容。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他所发动的垦荒与玉米运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
苏联许多地区寒冷的自然环境不适合玉米的成长,而且种植玉米的成本比传统的饲草要高出两倍以上,并且产量低。“玉米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通过材料和地图,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没有适应苏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忽略具体的生态环境,进而认识改革的结果,最终失败了。
材料一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他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计划体制仍然是苏联经济活动的主宰,企业自主权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劳动者仍然缺少管理经济的权力,生产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旧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企业依然缺乏活力。——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二
70年代上半期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2%,下半期降为1.0%,而1981—1984年已经降为0.6%。这表明,苏联的经济发展已经潜伏着严重危机。同时,在70—80年代,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政权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干部队伍老化,整个社会生活缺乏活力,各种矛盾在不断激化。——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性勃列日涅夫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认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结果,最终失败了。
通过分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存在的问题及结果,学生认识到苏联的改革都没能突破制约苏联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苏联模式的束缚,最终导致苏联积重难返,为其“解体”埋下伏笔。
2、东欧的改革与苏联的干涉
通过在地图中圈出东欧国家,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东欧包括哪些地区,东欧不是一个国家,是有很多个国家,东欧是欧洲东部一系列国家的统称。
播放纪录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第二十三集
风雨之路的选段,了解东欧国家进行的改革,认识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都因国内、国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改革失败。在这部分教师重点讲解苏联对于东欧国家的武装干涉,比如布拉格之春。帮助学生认识对于东欧国家的改革而言,苏联的粗暴干涉,使得他们即使想走出苏联模式,也会因发生像布拉格之春的事件使他们被迫又回到苏联模式的老路上,导致最终积重难返。
3、走不出的苏联模式
材料
赫鲁晓夫所继承的基本上仍然是斯大林的思想理论……继续维护斯大林的国有化、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路线。因此,他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在斯大林的思想理论框架下,既没有意识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意识到体制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endnoteRef:1]
[1:
]
问题: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
通过材料,学生能够分析出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是仍然继承斯大林的思想理论,没有根本改变带有明显斯大林烙印的“苏联模式”。
材料
到1990年下半年,苏联商店的货架上基本空无一物……卢布几倍、几十倍地贬值,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占到居民总数的1/4以上。——韩毅主编《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问题1: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问题2:这种经济发展状况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通过材料,学生能够得出苏联经济70、80年代发展迟滞而90年代出现了负增长,物资短缺,人民生活困苦。进而引起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苏联经济发展衰退,并为戈尔巴乔夫改革做铺垫。
(三)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第三部分主要帮助学生认识苏联与东欧国家将苏联模式与社会主义本质挂钩,导致他们认为如果想要走出苏联模式的束缚,就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巨大变化。
1、改革内容:人道的社会主义与打破苏联模式的尝试
材料一
从实践上看,加速战略的重点仍是速度,而不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由于加速的重点仍放在重工业,结果是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更加不合理。——沈志华主编《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材料二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完整,有些甚至考虑不周,导致改革引起了混乱,根深蒂固的社会名流发起了对他的政策的坚决反抗。因此,苏联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急剧减慢。食品、燃料和其他必需品的供应减少,并出现了一连串的罢工。到1991年苏联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250%,再也无法偿还数十亿美元的外债。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
冯志军译《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通过两则材料,教师讲解戈尔巴乔夫在经济领域的改革,并引导学生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上不去,消费品市场反而更加紧张,基本消费品全面短缺,最终导致人民对于改革失去信心,进而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材料一
到了1988年,戈尔巴乔夫终于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政治体制的僵化,于是下决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沈志华主编《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endnoteRef:2]
[2:
]
材料二
由于推行民主化和公开性,苏联长期封闭僵化的局面被突然打破了,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陆续爆发,不安定因素开始迅速增长。1989年以后,各地工人罢工和群众游行事件频繁发生,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一些新的政治力量开始出现……苏共内部也开始发生分裂……种种情况表明,苏共中央政权的社会控制能力已经越来越弱。——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通过两则材料,教师讲解戈尔巴乔夫在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是政治体制的僵化后,转向了政治体制改革。由于长期改革失败,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造成人们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
2、改革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材料
(东欧)各国都犯了不顾本国实际,盲目照搬苏联模式,片面追求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错误,因而,也付出了极大的代表并留下了严重的隐患……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生产长期滞后,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和威信,在有的国家甚至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动荡。——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各国在苏联模式的影响下,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东欧各国的多次改革没有成功,人民对苏联及社会主义制度产生不满或愤恨。既帮助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又为东欧剧变做铺垫。
材料
苏联国内的政治改革在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内引起了连锁反应。从1989年起,东欧各国先后发生了剧变……戈尔巴乔夫对东欧的剧变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政策。……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失去政权鼓舞了苏联国内的反动派,他们积极活动,试图使苏共下台。——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通过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由于之前苏联把苏联模式和社会主义制度强硬的挂钩,导致东欧国家认为如果想要走出苏联模式的束缚,就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出台后,东欧国家迅速转向,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而苏联面对东欧剧变,坐视不管,任由其发展。东欧剧变又反过来促进了苏联的解体。
3、改革评价:缺乏必要经济措施、长期积压下的民族主义回潮
材料一
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对如何操作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深思熟虑的行动纲领和应付不测的准备……戈尔巴乔夫大力倡导的“公开性”和“民主化”,使苏联社会处于极为活跃状态,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使国内出现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危机局面。——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二
民族矛盾也开始爆发,1988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个加盟共和国为争夺一个地区的治理权而发生冲突,中央政府进行调解也没有效果。种种情况表明,苏共中央政权的社会控制能力已经越来越弱。——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问题:通过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开放性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改革失败的原因很多,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掌握从内外因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结合教材124页内容,以时间轴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为之后的问题探究奠定基础。
材料一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二
东欧共产党执政以后,没有坚持走一条独特的适合本民族的发展道路,而是对苏联亦步亦趋,照搬苏联模式,最终导致了在否定苏联模式的同时,也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王瑜《坚持走自己的路——东欧共产党垮台的历史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1年第2期
问题探究:通过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东欧与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何区别?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而东欧各国相继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环节设置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均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手段,加深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八、板书设计
一、1945—1956:走向东欧的苏联模式
1、苏联模式的确立
2、苏联模式在东欧的扩展
二、1956-1985: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困境
1、苏联的改革
①垦荒与玉米运动:赫鲁晓夫改革
②“新经济体制”:勃列日涅夫改革
2、东欧的改革与苏联的干涉
3、走不出的苏联模式
三、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改革内容:人道的社会主义与打破苏联模式的尝试
2、改革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改革评价:缺乏必要经济措施、长期积压下的民族主义回潮
十、教学反思
本课最初设计时,完全按照教材结构,但由于本课与之前第15课中涉及的“苏联模式”的建立相隔甚远,在授课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苏联模式”的认识模糊,不能全面理解苏联、东欧国家改革失败的原因。因此,本课对教学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在第一部分补充“苏联模式”的材料,引导学生回顾“苏联模式”的特点,这样设计跟第七单元的“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课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梯度的,更充分、全面的理解苏联模式。
在处理本课第三个子目“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时,在区教研员的指导下,笔者制作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时间轴,及能有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又能有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为最后的问题探究奠定基础。
本课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教学引领,通过分析材料、问题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关键思想,加深对唯物史观内涵的认识。(共31张PPT)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中外历史纲要》下
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谁就是没有头脑。
——俄罗斯总统普京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一、1945—1956:走向东欧的苏联模式
1、苏联模式的确立
问题1:结合第15课的学习内容,回答苏联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2:苏联模式有怎样的影响?
按照1956年的统计,美国人均(占有)肉类为102.3公斤,苏联为32.3公斤,牛奶美国人均(占有)343公斤,苏联为245公斤。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苏联红军
苏联模式
2、苏联模式在东欧的扩展
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越出了苏联一国的范围,在东欧国家中得到了扩展。在反击德军的过程中,苏军不断向西推进,解放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的大片领土。在苏联的帮助下,战后这些国家分别建立了人民民主政府,随后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1948年前后,东欧其他国家也都开始按照苏联模式改造本国政治经济体制。……(匈牙利)经济建设上,重工轻农,突击式发展重工业,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有的国家如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在“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口号下,通过制定和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多年计划,打破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的原有平衡,集中发展重工业,同时建立起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二、1956-1985: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困境
1、苏联的改革
改革领域
具体措施
农业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开垦荒地、玉米运动
工业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政治
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思想
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①垦荒与玉米运动: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失败了
苏联许多地区寒冷的自然环境不适合玉米的成长,而且种植玉米的成本比传统的饲草要高出两倍以上,并且产量低。“玉米运动”最后以失败告终。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②“新经济体制”:勃列日涅夫改革
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
军事:大力发展重工业、苏美军备竞赛
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他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格的计划体制仍然是苏联经济活动的主宰,企业自主权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劳动者仍然缺少管理经济的权力,生产积极性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旧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企业依然缺乏活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70年代上半期苏联国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2%,下半期降为1.0%,而1981—1984年已经降为0.6%。这表明,苏联的经济发展已经潜伏着严重危机。同时,在70—80年代,苏联国内的腐败现象也日益严重,政权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干部队伍老化,整个社会生活缺乏活力,各种矛盾在不断激化。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勃列日涅夫改革最终失败了
2、东欧的改革与苏联的干涉
南斯拉夫自治制度建立初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在欧洲国家中名列前茅。1952—1961年,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3.4%,农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1%。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苏联粗暴干涉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3、走不出的苏联模式
赫鲁晓夫所继承的基本上仍然是斯大林的思想理论……继续维护斯大林的国有化、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的路线。因此,他所进行的改革仍然是在斯大林的思想理论框架下,既没有意识到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意识到体制改革特别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赫鲁晓夫改革的局限性是什么?
到1990年下半年,苏联商店的货架上基本空无一物……卢布几倍、几十倍地贬值,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占到居民总数的1/4以上。
——韩毅主编《外国近现代经济史》
三、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改革内容:人道的社会主义与打破苏联模式的尝试
从实践上看,加速战略的重点仍是速度,而不是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由于加速的重点仍放在重工业,结果是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更加不合理。
——沈志华主编《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完整,有些甚至考虑不周,导致改革引起了混乱,根深蒂固的社会名流发起了对他的政策的坚决反抗。因此,苏联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急剧减慢。食品、燃料和其他必需品的供应减少,并出现了一连串的罢工。到1991年苏联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250%,再也无法偿还数十亿美元的外债。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
冯志军译《世界大历史—1900至反恐战争》
到了1988年,戈尔巴乔夫终于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政治体制的僵化,于是下决心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沈志华主编《冷战国际史二十四讲》
由于推行民主化和公开性,苏联长期封闭僵化的局面被突然打破了,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陆续爆发,不安定因素开始迅速增长。1989年以后,各地工人罢工和群众游行事件频繁发生,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一些新的政治力量开始出现……苏共内部也开始发生分裂……种种情况表明,苏共中央政权的社会控制能力已经越来越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戈尔巴乔夫放松了对东欧的实际控制
东欧的反弹
(东欧)各国都犯了不顾本国实际,盲目照搬苏联模式,片面追求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错误,因而,也付出了极大的代表并留下了严重的隐患……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生产长期滞后,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降低了执政党和社会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和威信,在有的国家甚至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动荡。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2、改革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苏联国内的政治改革在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内引起了连锁反应。从1989年起,东欧各国先后发生了剧变……戈尔巴乔夫对东欧的剧变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政策。……东欧各国的共产党失去政权鼓舞了苏联国内的反动派,他们积极活动,试图使苏共下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材料一
戈尔巴乔夫等领导人对如何操作政治体制改革并没有深思熟虑的行动纲领和应付不测的准备……戈尔巴乔夫大力倡导的“公开性”和“民主化”,使苏联社会处于极为活跃状态,这一切不可避免地使国内出现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危机局面。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材料二
民族矛盾也开始爆发,1988年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个加盟共和国为争夺一个地区的治理权而发生冲突,中央政府进行调解也没有效果。种种情况表明,苏共中央政权的社会控制能力已经越来越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原因?
3、改革评价:缺乏必要经济措施、长期积压下的民族主义回潮
新中国成立,开辟历史新纪元
1949年10月1日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制定宪法
1956年
中国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1966年
1957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76年
文化大革命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1980年
设立经济特区
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0年
1992年
2017年
2018年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2001年
加入WTO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居世界第二位
中共十九大
问题探究:通过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东欧与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何区别?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而东欧各国相继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邓小平文选》第3卷
东欧共产党执政以后,没有坚持走一条独特的适合本民族的发展道路,而是对苏联亦步亦趋,照搬苏联模式,最终导致了在否定苏联模式的同时,也抛弃了社会主义制度。
——王瑜《坚持走自己的路——东欧共产党垮台的历史教训》,《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双月刊)2001年第2期
总结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计划与市场均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手段。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问题探究
请大家结合世界现代史的有关史实,分别举例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板书
一、1945—1956:走向东欧的苏联模式
1、苏联模式的确立
2、苏联模式在东欧的扩展
二、1956-1985: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困境
1、苏联的改革
①垦荒与玉米运动:赫鲁晓夫改革
②“新经济体制”:勃列日涅夫改革
2、东欧的改革与苏联的干涉
3、走不出的苏联模式
三、1985—1991: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改革内容:人道的社会主义与打破苏联模式的尝试
2、改革影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改革评价:缺乏必要经济措施、长期积压下的民族主义回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