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3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下第21课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课件(共3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28 16:28:24

文档简介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史实,认识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由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三子目构成构成,第一子目是二、三子目的前提基础,二三子目内容是在共同时空下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体两面,通过二、三子目的学习更能理解第一子目的伟大意义,同时认识到其局限所在。三个子目内容都具有共同的时代大背景,可加深对时代特色的认识,本课处于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的21课,上承12、13、16课的内容,构成殖民体系建立与崩溃的完整内容,下启22、23,丰富并加深解读世界当今形势形成原因及内涵。多角度呈现了现代世界历史的变化与发展。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认识到二战以后的殖民体系瓦解与新兴国家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群众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书写的辉煌。辩证看待2、时空观念: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取得成就是二战后时代各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殖民体系的瓦解构成了发展的前提,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又不可避免的受到殖民历史的影响,历史事件紧密联系相互作用。3、史料实证:增强对相关史料的解读与应用,包括历史文献与历史图表,运用史料验证自己对所学内容理解的正确性与准确性,明确论从史出、孤证不立。4、历史解释:能够辨别教科书中的历史事实、历史解释,学会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作者的历史解释,并尝试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5、家国情怀:(1)历史共情:深刻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历史上遭受的苦难,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的同情与支持,加强对中国近代革命的知识再现,对革命先辈的感恩与崇敬。(2)关注世界形势:扩展思维的格局,扩大认知视野,认识到国际形势与国家利益、个人命运息息相关。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和时代必要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积极面对时代:殖民体系的崩溃,新兴国家取得的成就既是时代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对于时代要求的主动回应。历史在不断向前发展,要积极面对时代的挑战,主动融入。
教学理念
本课以“人类历史的光辉时代”为主题,以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经济成就、面临的挑战为切入点,将本课内容置于二战后的大时代背景下进行解读,其中所取得的成就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进步力量抓住时代机遇对时代诉求的积极回应。二战以来的岁月是人类成就的一个光辉时代。人类历史的光辉时代既有突出成就又显出种种危机,成就与危机不仅是历史的结果同时又将深刻影响未来历史走向。通过本课学习不仅落实基本知识内容更要促进学生将历史知识、常识经验与社会实际结合,使历史课程更好的履行培养社会发展人才的责任,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潜力,拓宽学生的历史视角,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个人与国家与时代。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历史学习,有基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认识和素养构建。2、生活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对于国际政治,世界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对历史具有浓厚的兴趣,更关心自己和时代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殖民体系崩溃原因及过程;新兴国家发展成就及挑战;难点:殖民体系崩溃、新兴国家发展及成就共同的时代背景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资源、方法
教学资源
音乐、课本内容、历史图片、文献资料、多媒体(二)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行为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情景导入】用beyond乐队经典歌曲《光辉岁月》进行导入“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教师提问】同学们听过这首歌吗?这是香港beyond乐队为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创作的歌曲《光辉岁月》,你们知道曼德拉吗?知道为什么这首歌会唱到“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又为什么唱到“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教师讲解】曼德拉的人生是光辉的,他的光辉也是南非的光辉,是那个时代和他一样坚持抗争获得自由的所有民族、人民的光辉,是时代的光辉。
因此《光辉岁月》虽然是致敬曼德拉的歌曲,但回首二战以来的历史,这“光辉岁月”应该是属于整个人类的,是整个时代的赞歌。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那个时代在曼德拉之前和之后还有哪些民族、国家用自己的抗争赢得了自由。
学生由于年代的关系,并不一定知道,但通过歌词意境的理解,可以推测出与殖民抗争和取得自由有关。结合教材128面历史纵横对于曼德拉的介绍了解曼德拉,以及这首歌的社会情怀。认识到曼德拉的人生是曲折和辉煌的。曲折在于与南非种族主义进行了长期斗争,辉煌在于他的抗争取得了胜利,种族隔离结束了,黑人获得了公民权,他本人也当选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学生接触流行文化较多,也对流行文化更感兴趣,用beyond乐队经典歌曲《光辉岁月》进行导入,更能拉近学生生活与历史课堂的距离,同时也希望学生在面对流行文化时,能主动选择更有现实价值的内容。使学生明白南非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是殖民历史的继续,殖民虽然结束了,但殖民历史遗留的清除任重而道远。因此结束南非种族隔离制度,黑人获得了公民权,曼德拉当选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是殖民体系崩溃的成果。
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抗争与自由新课讲授
【教师过渡】《光辉岁月》虽然是致敬曼德拉的歌曲,但回首二战以来的历史,这“光辉岁月”应该是属于整个人类的,是整个时代的赞歌。在这一时期原西方列强在近代构建的世界殖民体系支离破碎,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的崩溃过程。【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三组,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亚、非、拉美三个地区殖民体系瓦解过程及捍卫国家主权基本内容的学习,并分组制作殖民体系瓦解及捍卫国家主权时空坐标(包含书中列举国家即可)。经过充分讨论后,请小组代表展示时间轴,并介绍典型事件代表人物。再由老师展示课件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知识总结】典型事件及代表人物亚洲殖民体系瓦解1、东亚:1949新中国的诞生——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2、南亚:1947印巴分治,50年代印、巴都成为共和国——国大党(甘地、尼赫鲁)与穆斯林联盟(真纳)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3、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披等纷纷独立。非洲殖民体系瓦解1、埃及:1952埃及七月革命废黜国王推翻法鲁克王朝;1953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2、阿尔及利亚:1954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戴高乐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1962独立。3、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非洲年”;1961南非独立成为共和国;1963肯尼亚独立;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已达41个;1990纳米比亚独立非洲完成非殖民化的历史使命;1992南非黑人获得公民权、1994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新南非诞生。拉丁美洲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古巴:1959以卡斯特罗为首的革命力量推翻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武装斗争的成果;1961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巴拿马:1999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全部主权。世界殖民体系瓦解:1945—1991,全世界90多个国家获得独立。【教师过渡】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毫无疑问是时代光辉的突出体现,这是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成果,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范围不断扩展,解放浪潮不断高涨,拉美争取主权的斗争持续推进,他们相互交织书写了自由的华美篇章,那么我们可以从他们的斗争中,看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哪些特点呢?【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回顾刚才所学内容,观察亚非殖民体系瓦解与拉美争取国家主权的时间轴,解读历史地图,由学生自由回答。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落实知识内容。【知识总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包括四个角度: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范围广,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成果大,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开始崛起。(正如教材所言“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多样性,解放方式多样性(有像中国、埃及、阿尔及利亚、古巴为代表的武装起义,也有像印度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代表的和平方式取得独立);战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古巴1961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体现了民族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两大进步潮流的结合)【教师过渡】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半个世纪斗争的成果,而时间长也是战后民族放运动的特点,不过如果我们把这个时间和只能体系形成的时间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过程更为漫长,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世界殖民体系无力抵挡解放浪潮,而这不仅仅是解放运动的力量,这更是是时代的力量,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哪些时代大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教师活动】带领学生阅读材料,了解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的时代大事。【教师讲解】西方殖民主义政策在二战后都进行了调整。例如英法将殖民地纳入英联邦和法兰西共同体体系下,在形式上给予殖民地独立的身份。战后宗主国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之间的实力对比缩小,无力维持高军事支出以保证绝对优势,战后初期武力镇压的失败事实上也宣告了旧手段难以奏效,因此宗主国选择用形式上的承认独立来换取长期经济上的的渗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也推动了赤裸裸的武力殖民退出历史舞台,以适应现代生产力的要求。战后西方国家更需要建立稳定的全球分工格局,原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而被安置在全球分工的下游,欧美国家处于全球分工的上游可以赚取更多的经济生产附加值,战后西方国家通过经济渗透的方式攫取利益,比原有的武力征服成本更低,效益更高。
美苏争锋两极格局的形成,为民族解放的国家提供了许多的新契机,殖民地半殖民地利用两大强国之间的矛盾发展自己争取独立。【知识总结】推动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的时代条件1、第二次世界大战(1)殖民列强的衰落:(除美国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巨大打击,实力下降,无力维持稳定的殖民体系,殖民策略的调整(英联邦、法兰西共同体),非西方文明的复兴。(2)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精神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殖民列强内部和殖民地半殖民反对殖民浪潮的不断高涨。2、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到来与深入发展,传统殖民方式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形式,逐渐淘汰传统殖民方式,减少解放阻力,有利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3、战后两极格局美苏争锋,以“民族解放支持者”自居,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民族解放运动。亚非拉美国家利用其矛盾争取独立。【教师提问】殖民体系的瓦解得益于时代也助力于时代,请问如何助力于时代?【教师讲解】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战后两极格局有关”等多种时代大事合力的结果,因此课堂开始才一再跟同学们强调,这是人类历史的光辉时代。而殖民体系的瓦解也毫无疑问是20世纪伟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这是岁月的诉求,是人类的正面回应。
根据书中内容,以及小组讨论,可清楚亚非拉美殖民体系瓦解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伟大人物。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制作时空坐标,解读历史地图。认真听课,落实笔记,加强理解。回顾所学,尤其解放过程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认真观察历史图表材料,提出自己的历史解释。学生通过殖民体系形成的时间长,可认识到人们其实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对殖民体系的打击若摧枯拉朽。阅读材料,可以基本得出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三次科技革命”及“战后两极格局”有关。认真听课,加深理解殖民体系的崩溃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诉求。回答角度比较多,比如对亚非拉国家而言,实现了解放,完成了独立,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等等。认真听讲,自由回答,在教材126面学习聚焦中落实殖民体系瓦解的意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是二十世纪伟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难度并不大,书中有详细内容介绍,不多做内容补充。但在此应引导学生回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内容。认识到新中国的诞生是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政治国际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时空坐标的制作更有利于落实时空观念,并且学生能从中认识到战后民族解放浪潮的高涨,亚非拉地区争取主权和捍卫主权斗争的艰辛过程也体现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坚定信念,增强学生历史共情。任务指导型的学习方式,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分组与组别任务完成,可提高课堂效率,且增强合作意识。落实时空观念与历史解释能力,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对战后殖民体系瓦解过程时空坐标的观察和课堂新知识的理解,进一步得出,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有利于巩固学生新掌握的知识,且第二个学习任务难度比第一个任务有所提升,侧重考查学生归纳历史信息的能力,与前一任务关系紧密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加强认识历史事件的前后脉络。通过材料阅读,锻炼史料阅读的能力,着重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方法。同时加强学生对时代和世界形势的关注,知道殖民体系的瓦解是现代世界发展的必然。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过程,同时点明主题,这些成就是属于全人类的,是属于大时代的。加强对历史事件内在逻辑关系的梳理,使学生认识到时代大事之间环环相扣,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落实唯物史观。
二、发展中国家成就——探索与成就新课讲授
【教师过渡】广大亚非拉美国家回应了时代的诉求,先后以不同的方式取得了政治独立,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经济建设。比如中国不仅在一个相对贫穷的东方大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且还成功探索出了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其他的发展中国家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教师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将自己所知结合教材归纳亚非拉美经济发展的成就,并派一位代表进行回答。之后根据学生回答,配合文字与图片资料进行讲解。【教师讲解】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基本会选择以本国资源为依托逐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方式。首先,以本国资源为依托,比如韩国和新加坡以劳动力资源为优势引进西方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其中也有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亚洲国家普遍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重视教育,因此劳动力的优势不仅是在数量,还有质量,比如道德操守与知识水平。而中东依托其石油资源且在与列强抗争的过程中取得了石油主权、石油定价权,出现了石油经济的繁荣。其次,发展外向型经济,东亚模式和石油模式,都以国际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拉美国家和非洲国家则殊途同归,这些国家在工业化初级阶段,都采用进口替代模式,进口替代对国内制造业的保护是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抵制,也是工业化初级阶段所必要的,但这也是建立出口导向工业基础的先决条件。比如二战结束到
70
年代初,
西方国家对非洲原料需求的增大,
客观上推动了非洲经济的发展。拉美国家也在80年代进行改革从内向型发展模式转变到外向型经济。【知识总结】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亚洲1东亚模式: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①利用本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选择面向海外市场的出口加工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②政府干预引导较强,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宏观调控在较长时间大于市场调节。2石油输出国发展模式: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石油繁荣”、经济起飞。①收回石油主权,石油企业国有化,主导原油价格。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力图实现工业化。拉美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①中间道路利用社会主义因素克服资本主义弊端,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优势结合。②发展模式从“初级品出口发展模式”到以“进口替代模式”为代表的内向型发展的转变。③80年代进行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大地区经济合作。非洲①1960-1975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约一倍。②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陷入困境,90年代中期经过调整经济又开始增长。
【教师过渡】不同地区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在取得政治独立后,都进行了经济建设探索也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当然选择的具体道路各有不同,可是这些成就都乘了时代的东风,同学们能从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看出来吗?【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中哪些是时代之下的必然选择,并回顾上一子目所涉及的时代大事,分析时代大事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成就的助力。【教师讲解】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成就中我们不难看出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也都在摆脱殖民后致力于迅速实现工业化。而影响它们的选择,成就它们的的时代大事应该包括。1、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政治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且发展中国家在独立后同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进行了长久的斗争。如中东国家展开的石油主权定价权的争夺。2、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发展工业化在发展中国家的扩展,并不断向纵深发展。3、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资金来源、现代技术、管理经验等)
结合书本可以知道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常识还能提及亚洲四小龙,中东国家因石油而经济繁荣,非洲国家经济曲折发展,拉美国家成为中等收入国家。
分析的过程中注意到发展中国家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但都结合本国国情且与国际相联系才能取得成功。结合前面所讲及教材阐述基本可以说出第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三次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加强学生对教材关键信息的提炼是基本,更重要是加强学生生活常识和历史知识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相互作用。关注生活中容易忽略的内容,如对非洲和拉美经济发展成就的认知。成就过程中提及中华文化对东亚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不仅再现旧知识,还能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提醒学生不同意识形态、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经验。养成宽容开放的心态。加深对时代的认识与分析,感受国家发展、个人命运与时代走向的息息相关。理解两子目内容的内在关系,认识到发展中国家的探索与成就同殖民体系的崩溃一样,都是人类适应时代形势的一种积极的能动的回应。而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又构成了取得成就的基本前提,它们互为挹助。
三、发展中国家的挑战——应对新课讲授
【教师过渡】前面两个子目都是人类对应时代趋势的积极能动的回应,体现在政治上的独立浪潮,和经济上的多样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光辉时代也有许多难题摆在人类面前,同学们能够列举出来吗?【教师活动】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不以组别为单位回答,自由回答,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总结。【教师讲解】斯塔夫里阿诺在《全球通史》中曾说,二战后的发展中国家历史是政治上的巨大成功和经济上的彻底失败构成的。此说法是否完全正确尚有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太多问题、隐患是不能忽略和必须正视的。如前所讲亚非拉国家大都走向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但这也会成为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主权的隐患,比如惨烈的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当时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还不均衡,经济泡沫严重,银行出现大量坏账;国际收支不平衡外债高;资本项目开放过早外汇输入失控,在这些多因素的作用下危机爆发。危机从97泰币贬值开始迅速波及整个东南亚以及“四小龙”,98年又因日本金融动荡向纵深发展并波几俄罗斯、东欧、拉美还让欧美股市反复出现震荡,直到1999年才走出重围。这场危机中香港一度也成为国际金融大鳄的攻击对象,但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支撑,最终顶住压力,香港金融市场得以稳定。当时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陈德霖在回忆这场金融危机时表示:“我们很感激朱镕基总理公开表示:‘只要香港有需要,中央政府会提供储备,帮助对抗投机者。’在此非常时刻,中央政府承诺支持无疑是强大后盾,提振我们的信心和士气。”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作出人民币不贬值承诺,提振了东南亚各地区的信心,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在本次危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此次危机也让亚洲国家深刻反思了经济发展的问题并健全了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知识总结】各洲问题亚洲(1)问题: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2)应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它们受到巨大打击,促使它们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拉丁美洲(1)问题: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2)应对: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教师讲解】拉美国家在取得实现工业化和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成就后,却长久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他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使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社会危机也日益突显,比如法治败坏、道德滑坡、犯罪增加,尤其已经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迅速垄断国家资源、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国家大部分财富,造成国内市场萎缩、产业升级乏力、增长停滞不前、民族主体性削弱、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的状态。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经济体
(?https:?/??/?baike.?/?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76339491&ss_c=ssc.citiao.link"
\t
"https:?/??/?baike.?/?_blank?),比较成功的有新加坡与韩国,但许多拉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智利、委内瑞拉已滞留五十多年,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知识总结】非洲(1)问题: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应对:非洲国家已经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教师讲解】非洲形势相比拉美更令人担忧,非洲不仅有许多国家和拉美一样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如:毛里求斯、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加蓬、南非等。还有许多国家尚处于贫困线以下。截至2019年,全世界经联合国批准的最不发达国家总共有47国,其中非洲
(?https:?/??/?baike.?/?item?/?%E9%9D%9E%E6%B4%B2?/?81619"
\t
"https:?/??/?baike.?/?item?/?%E6%9C%80%E4%B8%8D%E5%8F%91%E8%BE%BE%E5%9B%BD%E5%AE%B6?/?_blank?)就有33个国家。对于这种现状,非洲国家非洲国家已经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目前,非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十几个,而其中对非洲经济发展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三个,分别是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非洲最大)、东南非共同市场、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这其实适应了当今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也吸收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加强联合、互利互惠的经验。【知识总结】共同问题(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还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教师过渡】各国的共同问题其实也是时代出给发展中国家的课题,如同之前的成就一样也需要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哪些时代大事有关呢?【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回顾前面所讲到的时代大事,辩证分析时代大事带来的影响【教师讲解】1、世界殖民历史的遗留问题——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2、第三次科技革命地开展,发达国家垄断尖端技术。3、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发达国家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根据书本和常识说出亚洲国家面临较高的金融风险,拉美严重的外债危机,非洲发展不平衡,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村子,地区冲突、人口危机,腐败丛生、社会两极分化等等阅读课本、材料,认真听讲,落实笔记。结合前面所学及书中阐述能说出殖民历史的遗留,经及全球化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但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为什么会带来挑战,需要老师引导分析。
同学们身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的公民,既要看到国家和时代的进步也要看到国家和时代的问题。使历史课程更好的履行培养社会发展人才的责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让学生明白历史变化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所需的能力。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后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巨大挑战和此前的殖民历史、民族解放内容部分内容内在联系紧密,应做好内容的前后呼应,相互印证。当今时代国际关系不平等,国际规则对发展中国家的不利甚至歧视,都是殖民历史的后遗症,是其隐形延续。发展中国家应正视历史,直击痛点,以国家发展和时代进步为最高目标进行改革。
拓展提升
【教师提问】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有哪些建议呢?怎么样让未来更好呢?【教师总结】(结合学生回答整理讲解)1、进行民主化改革,建立民众监督机构,有效制约政府专制与政府腐败现象。2、实行社会世俗化改革,让宗教退回精神信仰领域,加强生活与政治理性。3、推进教育公平,加大对公立教育机构的投资,保证早期教育的公平。4、重视产业结构合理与协调,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增强民族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保障经济安全。5、加强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加强区域合作。
学生自由回答,提出自己的看法。
希望同学们更宏观的看待历史和现实,学会从本国经验和别国经验中吸取有益内容。敢于提出新的想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学完这堂课的感受?【教师结语】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切的感知到,时代与各国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成就的。而这些作用和成就,是由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一个一个具体的人去实现的,我们身处其中,我们责无旁贷。希望未来社会当真如beyond歌中所唱:“可否不分肤色/民族/国家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用我们自己的力量去创造更多更好的光辉时代。
结合自身切身感受进行回答。思考对这堂课内容的最深感受。
此环节不仅是加强学生对所内容的回顾,更是检验课堂目标是否达成,从学生的回答中去看他们是否将核心素养融进了自身对本课的感受。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评价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优秀(符合打√)良好(符合打√)一般(符合打√)较差(符合打√)对老师的建议教材基本内容掌握时代大事内容掌握时代与国家的关系掌握
教师评价表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优秀(符合打√)良好(符合打√)一般(符合打√)较差(符合打√)备注小组任务完成课堂问题回答课堂气氛
教学反思
本课在环节设计中一直紧贴主题即时代和殖民体系的崩溃、发展中国家成就与挑战之间的关系。在对后两个子目涉及的时代大事的分析环节中,侧重在于加强学生对前一子目时代大事的回顾和深入分析,辩证看待时代大事,故材料陈列有所缺乏,而且最好事前让学生以组别为单位自行搜集相关材料,让学生在回答助力成就和带来挑战的时代大事时,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示自己的材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时代形势。本课有进行任务指导型学习的设计,学生有组别任务,内容包括自学教材、组内讨论和图表制作,这一设计本意在加强学生的的主动性,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但落实过程中会有时间耗用过长的问题。(共32张PPT)
光辉岁月
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
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
肤色斗争中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可否不分肤色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早期殖民掠夺
殖民体系
初具规模
炮舰政策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
殖民体系崩溃
工场手工业时期
一工时期
二工时期
资本输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战后
殖民体系开始瓦解的历史潮流20世纪初就开始了。但是只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东亚:1949新中国的诞生——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南亚:1947印巴分治,50年代印、巴都成为共和国——国大党(甘地、尼赫鲁)与穆斯林联盟(真纳)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士兵和工农斗争风起云涌。
3、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披等纷纷独立。
1945二战结束
印度尼西亚、老挝
1946
菲律宾、马来亚
1947
印巴分治成立自治领
1948
朝鲜半岛分裂、锡兰、缅甸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63
印巴成为共和国
柬埔寨
法国从柬埔寨撤军
亚非国际会议
新加坡脱英入马
1965
新加坡正式独立
1、埃及:1952埃及七月革命废黜国王推翻法鲁克王朝;1953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苏伊士地峡,是欧、亚、非三洲重要航道。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军进入首都阿尔及尔
2、阿尔及利亚:1954成立民族解放阵线与法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戴高乐政府不得不调整政策。1962独立。
3、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非洲年”;1961南非独立成为共和国;1963肯尼亚独立;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已达41个;1990纳米比亚独立非洲完成非殖民化的历史使命;1992南非黑人获得公民权、1994曼德拉当选为第一位黑人总统,新南非诞生。
1945二战结束
1952
埃及7月革命
1953
埃及共和国
1954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
1956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1957
1960
1962
1963
1969
加纳独立
阿尔及利亚独立
肯尼亚独立
独立国家已达41个
1990非洲完成非殖民化
纳米比亚独立
埃及7月革命
埃及共和国
阿尔及利亚独立
独立国家已达41个
非洲年17个国家独立
非洲殖民体系瓦解时间轴
1992
南非独立
1961
南非黑人获得公民权
卡斯特罗与格瓦拉
古巴距美国只有90海里,长期受美国的控制和剥削。美军一直占领着古巴的关塔纳摩海军基地,古巴出口的2/3输往美国,全部进口的
3/4来自美国。殖民主义统治使古巴形成以生产糖为主的单一经济。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下卷)
1、古巴:1959以卡斯特罗为首的革命力量推翻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巴蒂斯塔独裁政权)——武装斗争的成果;1961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运河区一直由美国控制。
巴拿马:1999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1945二战结束
1953
古巴七·二六运动
1955
古巴成立七·二六革命组织
1958
1959
1961
1999
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古巴成立革命民主公民阵线
古巴推翻美扶植傀儡政权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1945—1991,全世界90多个国家获得独立。
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1)时间长,持续半个世纪。
(2)范围广,并且不断向纵深发展。
(3)成果大,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开始崛起。
(4)多样性,解放方式多样性;战后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早期殖民掠夺
殖民体系
初具规模
炮舰政策商品输出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亚非拉民族解放浪潮
殖民体系崩溃
工场手工业时期
一工时期
二工时期
资本输出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战后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
时代条件
材料一
第一次世果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欧州雅民地的结局。欧洲对殖民地帝国的控制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削弱,但还没有遭到彻底的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诸帝国的领导人都阐明了他们将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不过,尽管有这些声明,但实际上,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1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地衰落:法国和荷兰被侵占,英国则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遭到削弱。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也得到了发展。……他们的存在不仅受到了其臣民的怀疑,而且受到了本国同胞的怀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殖民列强的衰落:(除美国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了巨大打击,实力下降,无力维持稳定的殖民体系,殖民策略的调整(英联邦、法兰西共同体),非西方文明的复兴。
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精神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殖民列强内部和殖民地半殖民反对殖民浪潮的不断高涨。
材料三
科学技术的的高度发展对关系世界命运和人类存亡的战争与和平问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新形势下,使用战争手段掠夺别国资源市场
、重新瓜
分势力范围的“野蛮”、“原始”的方式已经过时了。依靠科学技术优势,通过“文明”的和平手段获得市场、原料和高额利润已有了实现可能。
——王斯德
钱洪《世界当代史》
材料四
战后形成的新世界格局也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环境。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改变了原来的殖民统治模式,不仅不再采取直接占领的方式,还一再以“民族解放支持者”的形象出现,鼓励亚非拉国家摆脱欧洲宗主国的控制它们采经许透与政治扶持等新殖民主义方式,以此谋取更大利益。与此同时,亚非拉各国.利用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获取必要的独立支持。
——王斯德
钱洪《世界当代史》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与深入发展,传统殖民方式不再适应新的生产形式,减少解放阻力,有利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战后两极格局
美苏争锋,以“民族解放支持者”自居,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民族解放运动。亚非拉美国家利用其矛盾争取独立。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
时代条件
二战后:1945——1991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
削弱殖民列强
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列强国内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
两极格局、美苏争锋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的
时代条件
时代条件
20世纪伟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
当代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有少数国家脱颖而出,走上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成为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地区)包括东亚“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海湾地区因石油资源而致富的国家拉丁美洲以巴西、墨西哥为代表的部分国家。
——刘宗绪
黄安年《世界近现代历史专题30讲》
亚洲
1东亚模式: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1)利用本国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选择面向海外市场的出口加工模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政府干预引导较强,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宏观调控在较长时间大于市场调节。
“独立以来的新加坡历史不长,因家统一和认同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但全球化,一直成为了新加坡最大的聚合力量,全球化对新加坡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新加坡必然的选择”
——郭建军《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视角》
“韩国能够利用自己丰富的、廉价的、相对高素质的劳动力,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接受和发展西方国家转移产业,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
——申东镇《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
亚洲
2石油输出国发展模式: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石油繁荣”、经济起飞。
(1)收回石油主权,石油企业国有化,主导原油价格。
(2)20世纪80年代以后,积极发展石油化工及相关产业,力图实现工业化。
70年代,沙特的石油产量迅猛增长,1970年石油出口量为378.6万桶/日,1980年高达922.3万桶/日;石油收入1976年为335亿美元,1980年增至1042亿美元。沙特政府把部分资金存放国外银行或投放股市,每年获利100多亿美元,仅次于其石油收入。
科威特的石油蕴藏量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它的国土面积不及沙特的1%。……石油收入1961年为4.67亿美元,1971年为9.64亿美元,1980年猛增至190亿美元,20年内增长40多倍。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拉美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
(1)中间道路:利用社会主义因素克服资本主义弊端,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优势结合。
(2)内向型发展发展模式:从“初级品出口发展模式”到以“进口替代模式”为代表的转变。
(3)80年代进行改革,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大地区经济合作。
1945年后,整个地区(拉丁美洲)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对原材料和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外国投资的流入使其受益匪浅……从1945到1975年的30年里,拉丁美洲经济以令人刮目相看的速度稳步增长。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
拉美四国人均GDP1960-1990
非洲
①1960-1975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约一倍。
②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陷入困境,90年代中期经过调整经济又开始增长。
(非洲)各国独立后都进行过土地改革或实施过土地调整计划;实行国有化或非洲化、本地化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都为非洲各国民族经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60年代和70年代前期,非洲经济发展迅速……从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入停滞和低潮时期。80年代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80年代中期起,非洲国家全面进行经济调整,采取了诸如改变重工轻农的战略,实行不同程度的私有化,促进非洲区域的经济合作等措施,经济逐渐开始增长。
——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殖民体系
初具规模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工场手工业时期
一工时期
二工时期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战后
殖民体系崩溃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时代挑战
亚洲
(1)问题:亚洲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2)应对: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曾使它们受到巨大打击,促使它们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首起于泰铢大幅贬值,之后迅速蔓延至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中国香港等地,造成各主要货币大幅贬值,同时各地股市恐慌性下跌,继而冲击实体经济,造成大量失业甚至是政治动荡。
——《40年40个瞬间

香港虽有波及,但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支撑,最终顶住压力,香港金融市场得以稳定。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作出人民币不贬值承诺,提振了东南亚各地区的信心,防止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在本次危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0年40个瞬间》
拉丁美洲
(1)问题:拉丁美洲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2)应对: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经济出现繁荣势头。
1991年拉美外债4260亿美元左右。因为基数过大,即使以后外债增长率年均只有1%,每年也要增加数十亿美元新债。拉美各国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分配制度极不合理,贫富悬殊日益加剧,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失业率上升,毒品走私蔓延。
——高

张森根
《战后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及其八十年代的前景》
拉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非洲
(1)问题:非洲是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2)应对:非洲国家已经成立了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
1983年起,非洲发生本世
纪以来最大的一次干旱和饥荒。非洲55个国家和地区就有34个大旱,24个国家发生大
饥荒,1.5~1.85亿人受到饥饿威胁。1983年就有
1600万人死于饥饿或与营养不良有
关的疾病,1984年死亡数字更高。联合国称这次大饥荒为“非洲近代史上最大的人类
灾难”。
从70年代中期起,非洲经济转人停滞和低潮时期。80年代被称为“失去发展的10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从60年代的4.7%下降到70年代的2.7%
,80年代又下降到1.4%,1990年回升到3.2%,1991年1992年又分别下降到1.9%和1.6%。许多内陆国家还长期出现负增长。
——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东南非共同市场1994年成立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1992年成立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1975成立
共同问题
(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还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东南亚第一名媛炫富:17岁当空姐20岁嫁入豪门,零花钱每月220万
阿尔及利亚国家对内对外将行使其充分和完全的主权
将在一切方面,特别是国防和外交方面,行使这一主权。
阿尔及利亚国家将自由地建立自己的机构,并将选择它认为最符合它的利益的政治和社会制度……
……
……法阿合作将由一个撒哈拉技术合作机构予以保证……
法国的利益将特别通过下列办法得到保证:
——根据现行的撒哈拉石油法的规定,行使法国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所赋予的权利;
……
在发给新的采矿许可证时,如其他条件相等,应优先给与法国公司;
……
阿尔及利亚应把米尔斯?克比尔基地租借给法国使用十五年,经两国协议可以续租。
——《构成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协定的来往信件和1962年3月19日埃维昂谈判结束时通过的各项声明》(1962年7月3日),《国际条约集》(1960—1962)
印巴分治后在1947——1971年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和肢解巴基斯坦,接连发生了三次印巴战争。
共同问题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共同问题
(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东南亚“第一名媛”,每个月200万零花钱
共同问题
(1)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还有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
(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
殖民体系
初具规模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
工场手工业时期
一工时期
二工时期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二战后
殖民历史遗留
第三次科技革命
经济全球化
时代挑战
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
世俗化改革
社会理性
加强国际合作
民主改革
民众监督
教育公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
区域
合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
殖民列强力量削弱
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列强国内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精神发展
两级格局、美苏争锋
第三次科技革命
传统殖民不适应生产形式
促进工业化的扩展与纵深发展
发达国家垄断尖端技术
世界殖民
体系崩溃
经济全球化
机遇: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
挑战:本质是发达国家资本的新一轮扩张
发展中国
家成就
发展中国
家挑战
殖民历史遗留
课堂小结
可否不分肤色/民族/国家的界限,愿这土地里,不分你我高低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的讲话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