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期末检测模拟试卷
物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
Ⅰ卷为第 1 页至第 4 页,第Ⅱ卷为第 5 页至第 8 页。试卷满分为
100 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
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 本卷共 8 小题,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B.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楞次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D.洛伦兹发现了磁场
2.线圈在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的瞬时电压表达式为u ?2 2cos20?t,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线框转动从中性面开始计时
B.频率为 0.1Hz
C.t=0.05s时,线框磁通量变化率最大
D.最大值为2 2V
3.一列简谐横波沿 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波形图如图所示,t=5s时质点 P 第
二次到达波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
A. 波上各质点的振动周期均为 s
3
B. X=1m处的质点与 x=7m 处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
C. 质点 N的振动方程为x ?0.2sin t
2
D. 5s内,质点 N通过的路程为0.8m
4. 一束白光 L 由左侧射入一球形水滴,单色光 a,b 是白光进行折射和反射后射
出的两条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光折射率小于 a 光
B. 增大 L 光的入射角,b光先发生全反射
C. b光的光子能量较大
D. a光在水滴中的传播速度较小
5. 在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中,一电阻均匀的正方形线框被外力 F 分别以 V,2V
的速度匀速拉出,则在两次拉出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产生的焦耳热相同
B.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相同
C.外加拉力的冲量不同
D.线框无感应电流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5分,共 3小题,共 1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选项中
有错误选项的得 0分)
6.对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甲可知,系统的固有频率为 f0
B.如图乙泊松亮斑的产生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
C.如图丙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是利用圆板的衍射现象
D.图丁所示为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7.单匝闭合线圈 abcd绕垂直于磁场(磁场布满整个平面)的轴OO’匀速转动,
已知线框转动的周期为 T,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为 Em,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框中的电流强度按正弦规律变化
B.仅将 OO’移到 ad进行匀速转动,则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仍为 Em
Em
C.线框转动的角速度为 T
EmT 2?
D.通过线框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 sin t
2? T
8.如图,两粒子 a,b同时从 O点射入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已知两粒子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粒子 a带正电荷,粒子 b 带负电荷
B. 粒子 a,b 比荷之比为 2:1
C. 离开磁场时,粒子 a,b 速度之比为 3:6
D. 洛伦兹力对两粒子的冲量相同
2021 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期末检测模拟试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作图可用 2B 铅笔).
2.本卷共 4小题,共 60 分.
三.实验题(共 6小题,每空 2 分,共 12分)
9.(1)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实验
A. 把带有斜槽的长木板调整水平后固定,用天平称出甲,乙两玩具小车的质量,
记为 m1,m2
B. 将小车甲从斜槽上的某点 P由静止释放,最终甲车停在长木板上的 M 点,在
长木板靠近斜槽的位置选一点 O,用直尺测量出 OM=L0
C. 把小车乙静止放在 O点,将小车甲再次从P点由静止释放,两车在 O点相碰
后,最终停在长木板上的 N,S 位置,分别测量出 ON=L1,OS=L2
D. 重复步骤 B,C,多次试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每次进行重复试验,小车甲均应从斜槽 P 点静止释放
B.必须满足两车与长木板的动摩擦因数?
甲 ??
乙
C.必须满足斜槽是光滑的,长木板不要求光滑
D.选用两小车时,不必满足m1 ?m2
②应验证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碰撞前后动量是否守恒(用题中字
母表示)
③某同学根据获得的实验数据得到 m1L0=m1L1+m2L2,则两车的碰撞属于
_________________碰撞
(2)某同学用双缝干涉装置测量光的波长
①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滤光片的作用为只让一种色光透过
B. 单缝应与双缝垂直放置
C. 挡住其中一个狭缝,仍可在毛玻璃屏上观察到干涉图样
D. 若光源改为激光光源,则可去除的装置有凸透镜,滤光片,单缝
②该同学某次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条纹中心对齐,将该亮条
文记为“1”,此时手轮上示数为 X1,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
线与第 n 条亮条纹中心对齐,此时手轮上时数为 X2,已知单缝与双缝之间的距
离为 L1,双缝与毛玻璃屏之间的距离为 L2,毛玻璃屏与目镜之间距离为 L3,双
缝之间距离为 L4,则入射光波长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想增大相邻两两条纹间距,则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48 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
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
10.(14 分)如图所示,MN,PQ 为两固定平行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 L=2m,
电阻不计,与水平面夹角?=30°,上端 N,Q 连接一阻值为 R=2Ω的电阻,两导
轨间存在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1T,一长为
L=2m,质量为 m=0.2kg,电阻也为 R=2Ω的金属棒 AC,现将 AC 由静止释放,
同时对 AC 施加一个方向沿导轨向下的拉力 F,达到稳定时 AC 的速度 V=3m/s,
已知全过程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1)求拉力的功率
(2)若经过 2s,AC速度达到稳定,电阻 R 上产生的总热量为6.05 J,求 AC 沿
导轨运动的位移
11.(16 分)如图所示,弹簧左端固定于墙壁上,右端被一质量 MA=1kg的物块 A
压缩(不拴接),其与传送带左端相距 L=0.2m,且与地面动摩擦因数为μ=0.5,
传送带右端连接一光滑弧形轨道,与物块 A 完全相同的物块 B 在其顶端,距离
传送带为 R=0.2m,物块 B与传送带动摩擦因数也为μ,已知传送带以速度 u逆时
针匀速转动,长 l=0.5m,物块 B 在传送带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不能与传送带共
速,求:
(1)物块B运动到 C 点时对传送带的压力
(2)某时刻释放物块 A,若 B 运动到传送带最左端时,A 恰好静止在传送带左
端
①开始时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
②二者碰撞后物块 A的最大速度
12.(18 分)我国的东方超环(EAST)是研究可控核聚变反应的超大型科学实验
装置。装置中的中性化室将加速到很高能量的离子束变成中性粒子束,注人到发
生聚变反应的等离子体中,将等离子体加热到发生聚变反应所需点火温度。没有
被中性化的高能带电离子对实验装置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因此需要利用“剩余离
子偏转系统”将所有带电离子从粒子束剥离出来。剩余离子电偏转系统的原理如
图所示,让混合粒子束经过偏转电场,未被中性化的带电离子发生偏转被极板吞
噬,中性粒子继续沿原有方向运动被注人到等离子体中。若粒子束中的带电离子
1 1
主要由动能为Ek、 Ek、 Ek的三种正离子组成。所有离子的电荷量均为q,
2 3
质量均为 m,两极板(上极板带正点,下极板带负电)间电压为 U,间距为 d。
(1)若离子的动能 EK由电场加速获得,其初动能为零,求加速电压 U0 ;
1
(2)要使动能为 Ek的粒子在极板间沿直线运动需要加一匀强磁场,求出匀强
2
磁场的大小和方向
(3)要使三种带电离子都被极板吞噬,求:
a.离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
b.偏转极板的最短长度
(4)剩余离子偏转系统还可以利用磁偏转进行带电离子的剥离。如图所示,粒
子束宽度为 d,吞噬板 MN 长度为 2d。要使三种能量的离子都能打到吞噬板上,
求磁感应强度大小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每题 5 分)
1.A 2.D 3.C 4.C 5.B
二.(每题 5 分)
6.AD 7.BD 8.AC
三.(每空 2 分)
9.(1)①BD ②m1 L0 ?m1 L1 ?m2 L2 ③弹性
(x -x)L
(2) 2 1 4
①AD ②?? ③减小双缝间的距离(答案不唯一)
(n-1)L2
四.
10.(1)速度达到稳定时, F+mgsin?=BIL(2 分)
E
E=BLV(2分) I? (2 分) 解得 F=2N(1 分) P=FV=6W(2 分)
2R
1
(2) 2
Pt+mgsin?X-W 安= mV -0(2分) W 安=2Q=12.1J(2分)
2
解得 X=1m(1 分)
? 1 2
??mgR ? mVB
11.(1) 2
? 2 (4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N ?FN ?30N(2分)
? VB
?
?FN -mg m
? R
(2)①EP ??mgL=1J(2 分)
? 1 2 1 2
??mgL? mV3 - mV1
2 2
??
②?mV3 ?mV3’?mV4 (6 分) 解得 V4=3m/s(2 分)
?1 2 1 2 1 2
? mV3 ? mV3’? mV4
??2 2 2
EK
12.(1)qU0 ?EK(2分) 解得U0 ? (1分)
q
?1 1 2
EK ? mV
?? U m
(2) 2 2
? (3分) 解得B? (1分)方向垂直纸面向里(1分)
?qU d E
? K
qVB
?? d
? 1 2
??d ? at 2
2md
( 2
3)a.? (3分) 解得t ? (1分)
? qU qU
a ?
?? md
?L?Vt
? EK
b.? 1 2 (1分) 解得L?2d (1分)
?EK ? mV qU
? 2
1 2 2mE
(4) K
2mEK<B< (4分)
qd qd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