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第5课 中 华 的 崩 溃 与 扩 大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十六国与北朝
东晋与南朝
壹
贰
01
02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区域开发领域的新成就。
中华的崩溃
中华的扩大
·政权更迭
·区域开发
·民族交融
266年 西晋代魏
263年 曹魏灭蜀
280年 西晋灭吴
中华的崩溃·政权更迭·大分裂
316年 西晋灭亡
317年 东晋建立
304~438年 十六国
西 晋
东 晋
成汉
前赵
前凉
后赵
前 秦
后凉
后秦
后燕
北 魏
宋
齐
梁
陈
420~589年 南朝
西魏
东魏
北
周
北
齐
隋
439~581年 北朝
589年 隋统一全国
中华的崩溃·政权更迭·大分裂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中华的崩溃·政权更迭·大动乱
课堂探究
阅读材料,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特点。
材料一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时期
战争总数
平均数(次数/年)
先秦
661
1.2
秦汉
682
1.6
魏晋南北朝
1677
4.6
——施和金:《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析》
青、雍、幽、荆州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其能达者十有二三。中原大乱。因以饥疫,人相食,无复耕者。
——《资治通鉴·晋纪》
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中华的崩溃·政权更迭·大迁徙
《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
——乾隆·《福州府志》
材料三
材料四
十六国与北朝
东晋与南朝
壹
贰
魏晋时期,中国历史的流向出现反转,原来非正统的王朝成为了正统。在北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隋唐,以秦汉帝国为母胎,在魏晋体系中成长,并在突破这一体系的过程中逐渐崛起。
——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十六国与北朝
东晋与南朝
壹
贰
中华的扩大·江南大开发
课堂探究
根据材料,说说江南地区有何变化?原因有哪些?
(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五
材料六
材料七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食货志》
十六国与北朝
东晋与南朝
壹
贰
中华的扩大·江南大开发
1.原因:
2.表现:
3.意义:
条件优越+社会安定+人口南迁
农业 手工业
十六国与北朝
东晋与南朝
壹
贰
南朝青瓷狮形辟邪烛台
南朝青釉羊身壶
南朝青绿釉虎子
南朝妙趣横生鸡首壶
观察图片,概括南朝时期福州地区陶瓷业的发展状况。
十六国与北朝
东晋与南朝
壹
贰
中华的扩大·江南大开发
1.原因:
2.表现:
3.意义:
条件优越+社会安定+人口南迁
农业 手工业
在南移之后,特别是唐后期五代和契丹、女真、蒙古南下或入主中原,战乱频仍,北方中原地区屡遭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缓慢。因此,唐后期以降,国家的财赋不得不仰赖东南。
——李治安《中古以来南北差异的整合发展与江南的角色功用》
东汉发生“五胡乱华”,黄河中下游的华夏先进经济和文化曾经被基本中断。万幸的是,华夏经济和文化,藉东晋在江南得以延续。这就最终避免了欧洲5世纪日耳曼蛮族南下中断希腊罗马文明而整体步入黑暗中世纪的悲剧性道路。
——李治安《中古以来南北差异的整合发展与江南的角色功用》
十六国与北朝
东晋与南朝
壹
贰
中华的扩大·江南大开发
1.原因:
2.表现:
3.意义:
条件优越+社会安定+人口南迁
农业 手工业
对当时当地;对后世;对中华文明
中华的扩大·民族大交融
民族交融:指不同民族之间在交往交流过程 中产生的一种共同性不断增多的过程。
双向性:汉 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概念
阐释
显著特点
汉人胡化
胡人汉化(以孝文帝改革为例)
1.改革措施
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 改汉姓;定门第、通汉婚。
胡人汉化(以孝文帝改革为例)
1.改革措施
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 改汉姓;定门第、通汉婚。
2.改革方向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杨伯峻:《孟子译注:滕文公上》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胡人汉化(以孝文帝改革为例)
1.改革措施
迁都洛阳;穿汉服、说汉语; 改汉姓;定门第、通汉婚。
2.改革方向
3.改革方向
向先进文明学习
顺应趋势;缓解矛盾;促进发展;奠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