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和小月,能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卡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谁能说一说你的生日是哪一天?谁能在年历上指出来?
你还能说出哪些有意义的日子?你能在年历上指出来吗?
出示课件
:如:元旦节、妇女节、教师节、国庆节……。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难忘的日子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又有那么多美好的日子值得我们去回忆。其实,年、月、日的知识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和发现年、月、日的奥秘。(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例1
(1)观察、统计。
师:请同学们取出学习袋中的年历卡。
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2017年年历,把年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
年每个月的天数统计表
月份
天数
(2)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各自交流统计的结果。
(3)交流、展示,认识大月、小月。
师:谁愿意把填好的表格展示给大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指名汇报,教师适时归纳。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板书)
30天:4月、6月、9月、11月。
(板书)
28天或29天:2月(板书)
引导并总结:我们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2月有28天或29天,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特殊月。(板书:大月,小月,特殊月。)
(4)引导记忆大月、小月。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大月和小月吗?(小组交流,尝试记忆)
儿歌记忆法:
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连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45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
(5)游戏巩固:
要求:老师说月份,是大月的男生站起来,是小月的女生站起来,二月不用站。
(6)反馈练习
①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
②辨一辨,谁说得对
小明:我爸爸6月31日,带我到北京玩。
小红:一年有11个月,7大月,4小月。
小兰:今天是4月30日,明天就是劳动节啦!
2.巩固练习
提问:你能算出你的这张年历卡全年有多少天?请你在刚才的答题纸上算一算,算好后同桌交流
,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预设:
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或31+29+31+30+31+30+31+31+30+31+30+31=366(天)
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2月的天数加起来:
31×7+30×4+28=365(天)或
31×7+30×4+29=366(天)
师提问:为什么有的全年有365天,有的全年有366天?
小结:二月28天全年365天,二月29天全年就366天。
三、迁移应用
1.完成教材第46页“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1月1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
四、总结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板书设计:
认识年、月、日
31天(大月):1,3,5,7,8,10,12
一年有12个月
30天(小月):4,6,9,11
28天(29天)(特殊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