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的练习(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通过实践活动,感恩父母、家人、社会。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复习笔记、今年的年历、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同学们,在前几节课上我们发现了年月日中有许多秘密,想继续探索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练习。(板书课题)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大家整理了吗?事实上,我们可以用知识树的方法去整理。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家能把学到的这些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吗?敢接受挑战吗?
二、基本练习
1.猜一猜: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师:瞧,这四个小朋友正在玩猜生日谜的游戏,你能猜出他们的生日各是几月几日吗?
(1)学生分别登台在课件上完成第一题,并回答同学提问。
师:第一个谁来猜?你是怎么猜出来呢?
生说,教师归纳。
师:第二个谁来猜?同意吗?大家有什么想问他吗?
生: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师:对吗?31—3,我们可以倒着数一数(手势)。
师:第三个谁来说?你们有什么问他呢?
师:最后一个,谁来?你是怎么想的?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师:你能像这样,让同学们猜猜你的生日吗?
2.圈一圈: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2题。
师:同学们,你们过生日的时候,开心吗?你们的生日都是爸爸妈妈给你过的,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昨天你们问爸爸妈妈的生日了吗?在年历上全出来了吗?谁愿意上来圈一圈呢?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学生登台圈爸爸妈妈生日)
(2)追问: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或做些什么呢呢?
(3)你还知道家里其他人的生日吗?谁愿意上来圈一圈。
师: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是孝顺的孩子,下去你们可以在年历卡标记出来,在他们生日那天给他们一份惊喜,感谢他们对你们的关爱,好吗?
3.做一做;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3题。
师:请看每个月的月历,你发现每个月的日期排列有什么规律?
师:制作月历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什么呢?
生:1日是星期几、一共有几天。
师:现在是几月?我们先要知道4月1日是星期几?
师:星期一,1日要与星期一对应。谁上来填写一下?我们和他一起认真观看,好吗?
师:月历制作好了,你能圈出4月的节日和纪念日吗?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学生登台展示)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学生回答)
师:制作月历表时,你发现一个月最多有几个星期日?
三、综合练习
框一框: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小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可以怎样框?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追问:还可以怎么框出3个数?
得出:无论竖着框、横着框、斜着框,3个数的和都是中间数的3倍。
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四、拓展延伸
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五、总结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肯动脑筋,积极思考,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数学问题,这节课的收获真多。最后,让我们以《时光的老人》的两段诗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之旅吧。希望你们珍惜时间,做一个会生活、会学习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