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3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5.3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8 15:4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教学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画图描述问题,能借助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正确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画图描述和分析问题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培养几何直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理解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难点:能正确运用画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并借助直观图示分析数量关系。
设计特色 小组交流,充分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生板贴并指着图说思路;板书设计。
教学准备 课件、线段条、直尺、学习单




程 情境导入。
1.谈话:孩子们,认识吗?李老师有个集邮的习惯,来看一下老师的邮票。(出示课件)
这一张是开国一周年纪念邮票,蕴藏着我国历史发展;这一张是万里长城,展现了我国的大好河山;这一套是2008年奥运会纪念邮票;这一套是十二生肖邮票,体现了我国的特色文化。
老师认识两位小朋友也喜欢集邮,他们是小宁和小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们的集邮情况。
2.出示题目: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两人邮票数量相等,他们各有多少枚?
师:你是怎么想的?
结:如果数量相等,就可以把总数平均分。
二、激发需求,引出策略。
出示例题
请一位同学读题
师:从题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问:这个问题与刚才相等的问题相比,有什么感觉?复杂在哪儿?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能清楚地表示题意吗?
三、自主探究,体验策略
1.尝试画图,感知策略。
师:怎样画图表示题意呢?请大家先试着画一画。
学生活动
展示(缺条件的——有条件但不规范的——缺问题的——标错问题的——标准的)
师:大家都这么认可你的作品,请你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生说师板贴
说一说每一段表示什么?
2.分析问题,体验策略。
(1)学会看图,体会优势。
看着线段图,你能说说这道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吗?
大家看看自己的图和黑板上的图是不是完全一样,不完整的补充完整。
过渡:看来,线段图能直观清楚地表示题意,不仅如此,它还能帮助我们分析题意。
读图分析,确定思路。
接下来,我们小组活动,请看活动要求。
小组活动:a.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把你的思路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b.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思路。
学生活动并选择方法,让学生板贴。
展示汇报
师:请这位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的思路?(边说边画)
方法一:去掉小春比小宁多的12枚邮票,使两人的邮票同样多,也就是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
师:你们听懂了吗?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有点疑问:a.为什么要去掉12枚?
b.去掉12枚哪些量发生了变化?
c.这时都和谁一样了?指一指
d.出现同样多有什么好处呢?
e.那小春怎么求?
师:谁还想再来说一说?
师:还有别的思路吗?
方法二:让小宁的邮票增加12枚,使两人的邮票同样多,也就是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小春邮票有多少枚。
方法三:把小春比小宁多的12枚平均分成2份,每份6枚,其中一份送给小宁,使两人的邮票同样多,总数还是72,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36枚,小宁就是36-6,小春就是36+6。
比较:三种不同的思路,它们的共同点在哪里?
结:同学们借助线段图把不相等的量转化成相等的量。这样,复杂的问题就变简单了,我们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3)列式解答,学会检验。
师:思路清楚了,解决问题也不成问题
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列式解答。
请几位同学板书。
[有错例]
师:黑板上有两种答案,怎么就知道哪个对呢?
怎么检验?
方法:看看两人的邮票总数是不是72枚;看看小春的邮票枚数是不是比小宁多12枚。(把得数代入原题)
结:只有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才能确定答案是否正确。
讲错例: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错在哪儿?
在图上找一找36在哪里?看看小宁减掉的是谁?
[没有错例]
师:大家用不同的解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说明我们的答案是对的。
除了这样用不同方法检验外,还可以怎么检验?(同上)
(4)回顾反思。
a.师: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结:线段图不仅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条件和问题,还可以理清数量关系。看来线段图能帮我们解决复杂的问题,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是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第一课时。
b.我们曾经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一起来回忆一下。
师:看来画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
巩固练习,深化策略。
课本49页练一练
师:谁能看图说说已知条件?
试着提个问题。
师:线段图上没有标出问题,我们就可以提出好几个问题,其实这道题是这样的。
比较:和刚才的题目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同:它们都是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量。
异:一个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多少;这个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少多少。
展望
数学大师华罗庚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数形分离万事难。”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养成画图解决问题的习惯。
板书设计





要想让画图在学生心目中真正成为一种解题策略的话,我觉得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生要会画图,会用图简要、完整地呈现题目中的信息。其次,要会用图,能利用图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找到数量关系,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对画图要有感情,要喜欢画图,不能让画图成为一种累赘,一种麻烦,而要让它成为一种需要,一种解题策略。
设计时,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画图,虽已学过画线段图,但学生没有这个意识且已忘记该如何去画,在展示错题——正例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画图的方法和技巧;随后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指着图去说自己的思路,上黑板的学生都说得挺好,但是活动不够充分,在图上分析数量关系不够细致,落实不到位,导致学生对画图的策略感受不够深刻,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板书很直观清晰,但总结语不及时、不到位。
设计时考虑到让学生充分体验策略意识,但实际授课时出现很多问题,值得反思。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学生,充分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充分利用学生新生成的知识,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生所不会的,让学生充分感知画图策略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