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6课 三国鼎立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故事,请补上后半句: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面前耍大刀 ,
班门弄斧
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3
孔雀收屏——
展翅翱翔——
小人掌印——
凿壁偷光——
娃娃献计——
关羽
张飞
孙权
孔明
孙策
趣味竞猜: 下列成语的迷底均为三国人物,请你猜一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的诸葛亮
的曹操
的周瑜
的刘备
鞠躬尽瘁
复杂多疑
风流倜傥
坚韧不拔
第一章
2
烽烟四起
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1.当时呈现出怎样的社会景象?
2.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更渴望的是什么?
1.人口锐减,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2.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谋士甲:丞相为何如此烦躁?
谋士乙:可是为了袁绍大军来犯?
曹操:正是为此忧心。
谋士甲:丞相尽可放心,天子在许都,袁绍来犯,是为大逆不道,丞相奉天子之命抗袁,天下人必拥护丞相而唾弃袁绍。民心所向, 丞相胜券在握呀。
曹操:可袁绍大军精兵十万,骑万匹,我军不足四万,胜负实难预料。
谋士乙:虽然如此,丞相亦不必忧虑。丞相礼贤下士,多少英雄豪杰天下智士皆来投奔,这是袁绍万万不可相比的,而且丞相多年来募民垦荒屯田,积蓄军粮,深固根本,又怎知袁绍必胜呢?
曹操:如此说来,我方当胜券在握了。全赖各位鼎立相助,曹操感激不尽。
情节一:
(袁绍高坐堂前,饮酒作乐,谋士上场)
谋士:主公,大敌当前,这样做怕不合适吧。
袁绍:小小曹操,算什么大敌,你们多虑了。
谋士:主公,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近几年来募民屯田,势力大增,不可小看啊。
袁绍:什么不可小看?我袁绍十万精兵,骑万匹,他曹操不过三万余人,他要和我对抗,真是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谋士:主公,大战将至,万万不可轻敌呀。
袁绍:你这厮,尚未开战,就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乱我军心,给我拉出去,斩了!
情节二:
官渡之战
“挟天子以令诸侯”
善用人才,唯才是举
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既解决了大批流民的生计,又筹集了军粮。
探究一:你认为谁最终能统一北方,为什么?
政治上
经济上
曹操
第二章
故事会
群
雄
逐
鹿
曹操赤脚迎许攸
袁绍——约11万人
曹操——2万人
参战方兵力
意义
曹 操
袁 绍
公元200年
官 渡 之 战
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之战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时间
公元200年
207年,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当他得胜还朝途经渤海边时,留下了豪情满怀的诗句——
当时已经53岁的曹操,他的“壮心”到底是什么呢?他将遇到的对手会是何许人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zho?),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jīng)、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
孙、刘联军——5万
参战方兵力
曹操军——20万
(号称80万)
孙、刘联军——刘备周瑜
主要指挥官
曹军——曹操
草船借箭
作用
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
探究二:朗读课文81-82页,你认为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有哪些不利因素?
探究三: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设坛祭神借“东风”,所以才能借助风势火烧曹营,你认为可信吗?
诸葛亮
(公元181年)
周 瑜
(公元175年)
历史事实与戏剧文艺作品的区别
探究四:如何评价曹操?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任人唯贤,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嫉贤妒能。
“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第三章
三分天下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措 施
翻车
魏
(2)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蜀
锦
(3)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派卫温到达夷洲。
吴
从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过台湾,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今少数台独分子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我们要同这种分裂行为作斗争。
袁 绍
曹 操
赤壁之战
魏
蜀
吴
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
(曹操)
孙刘联军
三
国
鼎
立
军
阀
割
据
图示小结
找一找:
哪里错了?
24
课堂练习
1.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军事对手是 ( )
A.刘备 B.孙权 C.刘表 D.袁绍
2.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3.向刘备提出占据荆、益两州,谋取西南各族统治者支持,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即著名的“隆中对”的人是 ( )
A.关羽 B.赵云 C.诸葛亮 D.许攸
4.奠定了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 )
A.官渡之战 B.淝水之战 C.赤壁之战 D.牧野之战
5.下列历史人物中,不是三国时期的是 ( )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张飞
D
B
C
C
A
24
课堂练习
6.台湾自古就与大陆有联系,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大陆与台湾大规模交往的史实发生在 ( )
A.孙吴 B.蜀国 C.曹魏 D.东汉末年
7. 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是在 ( )
A.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的结束 B.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
C.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 D.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
8. 下列关于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 )
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A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