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我们平时遇到一个问题时,常常会通过观察、实验、测量、思考等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过程。
一、生活中的探究
电灯为何熄灭?
1.
可能小区停电了?
推开窗户,看其它楼是否有灯亮。
电灯为何熄灭?
有灯亮着。
无灯亮着。
联系电工或电业局。
小区没停电!
2.
可能本栋楼停电?
到楼外看看
整栋楼无灯亮
联系物业
有灯亮
如本层楼有灯亮
3.自家空气开关可能跳闸了?
检查空气开关
跳闸了
查明跳闸原因后恢复通电
没跳闸
4.
可能灯泡接触不良?
重新拧紧灯泡或开其它灯看看
发光了
没发光
5.
可能灯泡坏了?
换灯光后发光
室内的问题
你能说说“胜哥”对“电灯不亮”是怎样进行探究的吗?
提出问题:
电灯为何熄灭?
建立假设: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可能是...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观察户外
的通断情况、空气开关、灯头灯丝等
作出解释:
灯泡坏了。
在探究问题时,我们一般会假设几种可能的原因,再对其进一步探究,直到找到真正的原因,再采取相应的措施。
2.建立假设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科学探究的步骤
1.提出问题
3.设计验证方案
6.交流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2.猜想与假设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5.分析与论证
科学探究的步骤
1.提出问题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6.评估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7.交流与合作
天花和牛痘的故事。
看故事找步骤:
天花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18世纪前,还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每当天花流行,就有大量患者丧生,即使有人幸存,也会在脸上留下疤痕。英国医生琴纳了解到,10世纪时中国人已发明了往人的鼻孔里吹痘痂粉的方法预防天花,但这种方法并不安全,有时会导致人死亡。
二、科学家的探究
琴纳决心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办法。
琴纳发现,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只有养牛场的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他还发现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
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患天花,患病时在牛的皮肤上会出现一些小脓疱,叫牛痘。挤奶女工给患牛痘的奶牛挤奶,也会被感染而起小脓疱,但很快就痊愈了,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了。于是,琴纳猜想其中必有奥妙。
琴纳想: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会对天花产生免疫力。挤奶女工得了一次轻微的天花,就有了对天花的免疫力;得过天花的人也因此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所以他们都不会再感染天花。
琴纳成功利用牛痘的过程
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方案、制定计划
收集证据、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探究步骤
故事中的内容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设计验证方案
收集事实证据
检验假设
交流
我们可以用表格记录法来记录
为什么得过牛痘的女工不会患天花呢?
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
“从牛身上采集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观察变化。
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8岁男孩的手臂上。一个多月后,竟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
牛痘接种到人的身上,可以产生对天花的免疫力。
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提出问题
为什么得过牛痘的女工不会患天花呢?
建立假设
或许得过一次天花,人体就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
取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人的身上……
得出结论
接种牛痘可以抵御天花
也可以用文字描述法来记录
设计实验
收集证据
检验假设
1.人的脚长与身高有何关系?
三、我们一起来探究
(1)提出问题
(2)建立猜想和假设
(3)设计验证方案
(4)收集获取事实与证据
亲朋好友
A
B
C
D
E
F
G
脚印长
身
高
(6)交流
(5)检验假设
根据收集的证据,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把你探究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交流
建立假设
设计验证方案
收集事实证据
检验假设
提出问题
交流
脚长与身高有何关系?
脚长与身高成正比。
测量不同人的脚长与身高,并寻找两者间的关系。
进行实验并用表格记录收集的数据。
脚长与身高的比例约为…
……
人的脚长与身高有何关系
脚印长度(厘米)
身高(厘米)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人的脚长与身高关系就可以用图形记录法记录下来!
2003年9月,在山西怀仁县发生了一桩无头案:城外的玉米地里,发现一具女尸…
…凶手是谁呢?
在现场上留下一行脚印。公安局请来了“脚印专家”来破案。
“脚印专家”仔细观察了脚印,作出了如下判断:
“这个罪犯是个25岁左右的男人,身高1米7,不胖不瘦。从脚印的走向来看,他朝南窑村走去。”
公安人员按照“脚印专家”的判断,从南窑村查出13个25岁左右,身高1米7,不胖不瘦的男青年。然后在这13个青年中逐一分析,其中有一个青年嫌疑最大。经过进一步调查取证,证明这个男青年就是凶手。
脚印的秘密
2.盒子里面有什么?
给你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放有一个物体。在不打开盒子的前提下。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你会用什么办法?
我们无法观察盒子内的物体,但我们可用一些间接的证据来推测盒内物体。
摇动盒子,感觉盒内物体的大小。
掂掂盒子的质量,估计盒内物体是由什么物质制成的。
建立假设
设计验
证方案
收集事实证据
检验假设
提出问题;
交流
……
黑盒子里装着什么?
?
1.摇一摇知道体积
2.掂一掂知道质量
3.吸一吸知道磁性
4.翻一翻知道形状
实验并记录
得出结论:黑盒子里装的是……
盒内是否放有铁制的物体?
尝试从物体移动时发出的声音来估计形状。
科学及生活中类似的问题称为“黑箱问题”。
例1:小孩发烧了,是什么原因?
可能是受凉了?
可能是吃了不干净食物?
可能是什么地方有炎症?
可能是......?
1.提出问题:
小孩为何发烧?
2.建立假设:
3.验证假设:
测体温
听诊器听诊
化验血或尿便等各种指标
4.得出结论:
基本确定小孩发烧的原因。
当然,用这种方法来判断事物有时也会失误的。我们能得到和使用的信息越多,对信息的综合分析越细致,得出的结论就越可靠。
假设(1)可能是鱼喝饱了水沉了下去,水吐出来轻了又浮了上来;
例2:鱼为何会在水中上浮、下沉呢?
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鱼为何会在水中上浮、下沉呢?
假设(2)可能靠鱼鳍的摆动游上游下;
假设(3)可能靠尾巴的游动上浮、下沉;
假设(4)可能是鱼肚子里的鱼鳔在起作用;
…
…
3.验证假设:
验证假(1):仔细观察鱼在吞吐水时鱼未沉浮,排除假设(1)。
验证假(2):剪掉鱼鳍的鱼仍能在水中上浮、
下沉,排除假设(2)。
验证假(3):被夹住尾巴的鱼也能在水中上浮、下沉,排除假设(3)。
“胜哥”准备同品种同大小的几条鱼,先解剖一条鱼了解了鱼鳔的大致位置。
验证假(4):
用注射器,对准另一条鱼A的背鳍后缘正下方侧线鳞部垂直刺入鱼体内约1.5cm抽取鱼鳔内的气体;
与对照组(未抽气体)的鱼B同时放入鱼缸中;
鱼A马上沉入水底,而鱼B能自由的上浮下沉。
过一段时间后等鱼A也能上浮时,两条鱼对调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换其它鱼反复多做几次实验。可以发现抽取鱼鳔内气体的鱼都沉底。
假设(4)正确,即,鱼上浮、下沉是鱼鳔在起作用。
根据实验排除前面三个假设,我们可以基本确定鱼上浮、下沉是鱼鳔在起作用。
4.得出结论:
当鱼鳔内气充盈时鱼就会上浮;
当鱼鳔放气缩小时就下沉。
1.提出问题
车胎什么地方漏气了?
2.建立假设
3.验证假设
4.得出结论
例3:自行车轮胎为何漏气?
可能是车胎破了;
可能是气嘴的螺丝松了;
可能是气门芯坏了;
可能是.......
仔细查看了外胎;
查看气嘴的螺丝;
查看气门芯;
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里。
原来是自行车的内胎破了。
都完好。
冒气泡。
小结:
2.建立假设
4.收集事实证据
5.检验假设
科学探究的步骤
1.提出问题
3.设计验证方案
6.交流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微信公众号“胜哥课
第一章第5节科学探究
1.学会科学探究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家
提高解题能力
提高智
当你感冒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会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等,然后给你量体温
医生采取
此
建立假
元硬币有明亮的银白色的光泽且密度较大,小张同学认为
含有铁,他
属于科学探究
的
猜
获得结
反
刚父母开花
现一盆郁金香
开红
紫色的花
亲认
壤中缺水引起的
刚经过一段时间连续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
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此时小刚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实验不成功
探究
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
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
全国已经全面放开二孩
道金华人民关于全面放开二孩的想法,你用的方
探究法
B.实验法
观察法
D.调査法
下而是“胜哥”对土壤对落叶分解作用的探究实验过程。其
作出假设步骤的
发现土壤中的落叶出现
小网孔,这些网孔是怎样形成的
知识和生活经验
是土壤中的细菌分解了落
C将土壤灭菌后分成两组,分别加入等量的同种树
组接种细
菌,另一组不接种细菌。两组均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下培养一段
D
组的实验
发现是土壤中的细菌分解了落
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右
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0.03%0.1%0.1%
温度
30℃|30℃|20℃
构成
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
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
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
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
微信公众号“胜哥课
张同学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
实验记录如下表
A组
河水500毫升22℃30个
28只
B组
蒸馏水500毫升10℃30个
9只
该实验设计的不妥
水量过
太
划
科学探究中的各步骤并注明是哪
伽俐略对教堂里的吊灯发生了兴趣
动时来回的时间有何规律?是不是来回的时
间都是一样呢
很快,怎样才能测定短暂的时间呢?这位科学家想
种办法,他一手按着自己的脉搏,数着跳动的次数,一边看着灯的运动。结果发现
条规
来回一次摆动中脉搏跳动的次数却是一样的。后来,人
知道了“摆的等时性”这个原理
11.“胜哥”在上课时,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有些苍白,同时伴有咳嗽,他推测
学可能发烧了,并给该同学测量了体温。上述信息
胜哥”的推测在科学探究过程
属有
给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明,鸡的产蛋率
蛋白质含量及光照
关。小科同学对此产生兴趣
并开展了相关实验,请据图表回答问题:
编号
实验材料处理方法
产蛋率
甲组各30只大小、喂养普通饲料
长势相同的产蛋鸡
乙组
喂养等量高蛋白饲料
1)实验设置如表所示,那么
题是
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为使实验结果更加科学准确,根据题中影响产蛋率的因素,该实验还必须保证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