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透镜练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透镜练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8 23:11: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透镜
题组1 透镜类型的判断
1.图1中,甲为梳妆镜,乙为道路拐角处的反光镜,丙为近视眼镜,丁为放大镜,其中属于透镜的是    ,属于面镜的是    。?
图1
2.如图2所示的六个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有    ,属于凹透镜的有    。(填序号)?
图2
3.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3所示,则这个玻璃体可以看成_________
(选填“一块凸透镜”“两块凸透镜”或“两块凹透镜”)。?
图3
题组2 透镜对光的作用
4.如图4所示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
图4
5.如图5所示,两条光线会聚于B点。若在虚线框内放透镜甲,光线会聚于C点;若在虚线框内放透镜乙,光线会聚于A点。则透镜甲是    透镜,透镜乙是    透镜。?
图5
6.小玲在观察阳光通过甲、乙两个透镜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时,发现两个透镜形成的光斑不同。如图6所示,阳光通过透镜甲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亮,而阳光通过透镜乙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由此可以判断甲是    透镜,乙是    透镜。?
图6
7.根据光的传播路径,在图7中的虚线框内,填入符合要求的透镜。
图7
题组3 焦点和焦距
8.[2019·盐城]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8所示操作最合理的是
(  )
图8
9.如图9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
图9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0.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  )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凸透镜的焦点上
C.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D.凹透镜的焦点上
11.如图10所示,当用眼睛看平面镜时,觉得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透镜的焦距是(  )
图10
A.0.1
m
B.0.2
m
C.0.3
m
D.0.5
m
12.如图11所示,烈日炎炎的中午某车主将一瓶矿泉水随手放在仪表盘的防滑垫上,导致车内物品起火,挡风玻璃当场碎裂。这是因为矿泉水瓶装水部分的形状是       ,相当于    ,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    上,时间一长很可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图11
题组4 透镜作图
13.画出如图12所示的光线通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图12
14.[2020·广安]
请将图13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图13
15.[2020·青海]
如图14所示,平面镜垂直于凸透镜主光轴且在凸透镜左侧焦点上,请完成光路图。
图14
16.[2020·丹东]
如图15所示,凹透镜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且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凹透镜的虚焦点为F1,凸透镜的焦点为F2,一条光线经凹透镜(该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虚焦点F1)折射后射向凸透镜,后经凸透镜折射后最终射入水中,请画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图15
【能力提升】
17.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后,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如果让平行光通过材料、凹凸程度不同的凸透镜,它们对光的会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小明在实验室用一束平行光分别经过由两种材料做成的凸透镜A、B、C(其中A和C为同种材料制成),并得到了如图16所示的光路图。
图16
(1)比较A和B两凸透镜的光路可得到的结论是:凹凸程度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与_________有关。?
(2)比较A和C两凸透镜的光路可得到的结论是: 
          。?
(3)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18.如图17甲所示,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在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得到a、b两个焦点,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两束光的折射光线。
图17
参考答案
1.丙、丁 甲、乙
2.acd be 
3.两块凹透镜
4.A
5.凹 凸 [解析]
由图知,光沿直线传播,会聚到B点。若经过透镜甲,则会聚到C点,说明透镜甲对光有发散作用,是凹透镜;若经过透镜乙,则会聚到A点,说明透镜乙对光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
6.凸 凹
7.如图所示
8.C [解析]
利用会聚太阳光法测焦距时,要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太阳光经凸透镜后将会聚在焦点。所以把白纸(光屏)置于另一侧并与透镜平行,改变白纸与凸透镜间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便为焦点,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可得凸透镜的焦距。
9.A [解析]
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
10.B [解析]
小灯泡发出的光是发散光,经过透镜后变为平行光,则这个透镜对光起到了会聚作用,应该是凸透镜;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所以应将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11.A [解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M点是凸透镜焦点在平面镜中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凸透镜的焦点到平面镜的距离是0.2
m,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为0.3
m-0.2
m=0.1
m。
12.中间厚、边缘薄 凸透镜 焦点 [解析]
矿泉水瓶装水部分中间厚、边缘薄,所以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射入车内的光线经矿泉水瓶折射后集中于它的焦点上,时间一长很可能使放置于此处的物品起火。
13.如图所示
14.如图所示
15.如图所示
16.如图所示
17.(1)材料 (2)材料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与凹凸程度有关
(3)控制变量法
[解析]
(1)A和B两个凸透镜的材料不同,而凹凸程度相同,由图可知:两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同的。由此得出凸透镜的焦距和凸透镜的材料有关。
(2)A和C两个凸透镜的凹凸程度不同,而材料相同,由图可知:两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同的。由此得出凸透镜的焦距和凸透镜的凹凸程度有关。
(3)要得到凸透镜的焦距和材料的关系,就要控制凸透镜的凹凸程度一定;要得到凸透镜的焦距和凹凸程度的关系,就要控制材料一定。这种探究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18.如图所示
[解析]
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能力较弱,所以红光的焦距较长,焦点为b;而透镜对紫光的偏折能力较强,所以紫光的焦距较短,焦点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