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南开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6 11:58: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重庆市南开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温馨提示:本套试题共五道大题,试题6页,答题卷2页,共8页。本套试题分I卷和
II卷,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的答案请填涂于机读卡上,Il卷各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机读卡上。
1.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
A.周王已无足轻重,诸侯国越来越少
B.发生了很多著名战役,涌现了很多军事家
C.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D.各国都重视通过改革来增强国家实力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 )
A.禹 B.姬发 C.赢政 D.刘彻
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这种制度开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汉朝
4.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统一了全国货币,其货币的样式是( )
5.为了彻底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C.罢黜百家,独荨儒术 D.北击匈奴
6.狭义的西域是指:( )
A.今昆仑山以南广大地区 B.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C.今甘肃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 D.今内蒙古自治区
7.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标志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全国 B.汉武帝设置“河西四郡”
C.西域都护的设置 D.北魏统一北方
8.中国和日本是隔海相望、一农带水的邻邦,中日友好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下文物能够作为中日友好交往见证的是( )
9.下列叙述在历史上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战国时,人们用编钟演奏音乐
B.秦朝时,中国内地的百姓吃着西域传入的瓜果
C.汉代时,朝鲜平壤的居民能买到蜀郡制造的漆器
D.南朝时,圆周率计算到了小数点后第七位
10.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11.下图中正确反映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是( )
12.三国时期称帝的是( )
A.曹操、刘备、孙权 B.曹操、诸葛亮、袁绍
C.曹丕、刘备、孙权 D.曹丕、诸葛亮、孙权
13.期末复习时,某同学对部分具有因果关系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整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秦国发展相对落后——商鞅变法
B.战国社会的急剧变化——百家争鸣出现
C.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D.北方匈奴的强大——秦长城的修建
14.小明在查资料时发现中国古代有一个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由拓跋宏改为元宏,这一少数民族是 ( )
A.匈奴 B.鲜卑 C.羯 D.羌
15.下列历史朝代更替的排序中,正确的是( )
A.南北朝—秦朝—汉朝—三国 B.汉朝—秦朝—三国—南北朝
C.秦朝—汉朝—三国—南北朝 D.三国—汉朝—南北朝—秦朝
16.下列人物与其成就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贾思勰——《齐民要术》 B.郦道元——《水经注》
C.顾恺之——《洛神赋图》 D.王羲之——《女史箴图》
17.我国青铜器的主要特点包括( )
①冶铸技术高超 ②使用时间短暂 ③种类数量繁多 ④艺术水平精湛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18.下列青铜器能代表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是( )
19.青铜时代不包括以下哪个时期 ( )
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
20.古书赞扬某项水利工程带来的影响时写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的设计修建者是( )
A.大禹 B.管仲 C.郑国 D.李冰
21.战国时期,最重要的学派有( )
①儒家 ②兵家 ④墨家 ④法家 ⑤道家
A.①②④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⑤
22.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
A.中国最早的文字 B.一种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
C.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一种无法识读的文字
23.寒假将至,初一某班的同学计划组织一次“中华文明之旅”活动。他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地点,并列出了该地主要文化成就。其中地点和文化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
A.山东曲阜——儒家文化发源地
B.陕西临潼——“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C.四川广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
D.湖北随州——青铜精品四羊方尊
24.对中国汉字演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甲骨文 ②小篆、隶书 ③金文 ④楷书、行书、草书
A.①③②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25.下列关于我国盛行的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
A.道教产生于古印度
B.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后,长期遭受统治者的贬斥
C.佛教尊奉老子为教主
D.佛教于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内地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机读卡。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皇帝 主要治国措施 主要政绩
秦始皇 建立皇帝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汉武帝 尊儒术兴太学;颁布“推恩令”;统一铸造货币、垄断盐铁经营等。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进入鼎盛时期。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选择“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述的意思的,请选择“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选择“C”
26.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
27.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
28.汉武帝最重要的政绩是建立了我图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
29.汉武帝时期,征服了西南夷,开发了西南。( )
30.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为我国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第II卷
三、填图、识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6分,第32题4分,共10分。
3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6分)
A.秦长城的最东端
B.郑国渠
C.都江堰
32.右图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请写出这位思想家的姓名。(1分)
(2)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其核心学说是什么 (1分)
(3)他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请写出由他编订的两部教材名称。 (2分)
四、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3题9分,第34题11分,共20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通过这条路,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冶炼术等传到了西方;西方的造桥术、棉花种植和加工、挂毯织造、天文历法、葡萄种植等技术则进入了东方。所以,这条路对中国,对世界,意义都十分重大。
——引自互联网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条重要的商业通道 对这一商业通道的开通起到决定作用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4分)
(2)根据材料一指出,这条商业通道的终点是哪个国家 这个国家与中国直接交往开始于何时 (4分)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这条商业通道的开通具有怎样的意义 (1分)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之法,良法也。……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
——毛泽东
材料二: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经济、文化兴盛的景象后,感慨地说:“从东晋、南朝以来,繁华的洛阳变成了一片荒土,都以为长江以北,全是少数民族。昨天到洛阳,才知道有很多身着汉族服装的士族在中原地区。那里礼仪兴盛,人口众多,物产丰富,难以言传。……北方的少数民族,不可轻视啊!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务耕织”、“尚军功”分别指的是商鞅变法中的什么措施 (4分)
(2)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商鞅变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2分)
(3)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北魏时期,洛阳经济、文化兴盛主要得益于哪场改革 这一改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4)根据以上材料,你能从这两次改革中得出什么启示 (言之成理即可)(1分)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10分。
35.在我国悠悠历史长河中,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形成及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我国文化繁荣兴盛,在科技、史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科技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改善人们的生活。秦汉时期我国科技领域屡放奇葩。请举出两例,并分别说明其地位。(4分)
(2)哪部史学作品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这部史学作品的作者是谁 它的体裁是什么 (4分)
(3)秦汉时期最杰出的雕塑成就是什么 (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