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2012年中考历史知识复习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地区2012年中考历史知识复习练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6 12: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2级初三毕业学生使用
中国近代史复习知识与练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1、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后期,斗争的形式和斗争的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提示 五四运动前期,斗争的主力是青年学生,主要斗争形式以集会、游行等为主;运动后期,斗争的主力是工人阶级,主要斗争形式以罢工为主,商人也积极参与,以罢市形式进行斗争。运动后期的规模和力度都大为增强了。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启示:弱国无外交,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必须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五 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事件,“划时代”是指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我们今天能从五四运动中的学生身上学到什么?
答:①要热爱祖国,要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②要以主人翁的精神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③要同一切破坏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作斗争。④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民族前途。⑤热爱祖国,以历史使命为己任,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⑥中国人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
五四精神对我们现代社会有何借鉴意义?或青少年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爱国主义是青年运动的旗帜,要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精神,就要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
对这场运动的结果,有人认为它达到了目的,取得了初步胜利;也有人认为它没有完成任务,不应过高的评价。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所学的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答:胜利了;北洋军阀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没有在和约上签字。没有完成任务是说:没有完全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没有废除“二十一条”,没有收回青岛主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2、材料一:“中国人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曹宅…
材料三: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外争主权”在当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五四运动取得了哪些初步胜利 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五四运动有什么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3) “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你认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3、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二: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业绩。
材料三: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之一。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根据材料三图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历史意义?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
(2)请举出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事例来说明该政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 中共七大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重要的一次大会,这次大会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分别指的什么?对你有何启示?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下体现国共两党关系的歌谣,“除军阀,兄弟联手为统一”。
材料二:孙中山说:“今天在这个地方开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国共合作,建立了什么统一战线?为达到“打倒列强除军阀”的目的,1924年到1927年国共两党开展了一场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的“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该军校的办学方针及宗旨是什么?该军校的创办有何积极意义?


(3)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国共双方的领导人是谁?它掀起的国民革命的高潮是什么?

(4)北伐战争的最大功绩是什么?北伐军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标志?




(5)列举一名共产党员在北伐中起了骨干力量?他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材料解析题。这是一段红军歌谣:“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农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满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请回答:
(1)“讲起八一历史长”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是什么?(2分)


(2)材料中的“秋收暴动”是指什么事件(1分),其领导人是谁?(1分)

(3)“井冈山上朱毛合“指的是什么事件?(1分),创建”四军“主要指创建哪支队伍?(1分)

(4)根据材料,从那刻起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6、材料一:《2004--20lO年全国红色旅游规划纲要》中指出,在今后5年内,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个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晶线路和100多个经典景区。井冈山、南昌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
材料二:“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1)根据材料一,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在井冈山、南昌这些景区的重大革命事件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对“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悟?
7、识图释图题
(1)这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发生于何时?(2分)

(2)在这里确立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1分)

(3)该事件在我党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分)
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反映了什么事件?红军长征的原因?红军长征起止时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


(2)使红军在长征途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哪年召开的什么会议?红军在长征途中有哪些重大的军事行动?

(3))感悟长征 ,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9、张学良、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
谈谈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结合西安事变中国共两党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感想。
张学良与杨虎城的精神:以国家危亡为已任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发扬光大张学良的爱国主义精神?
答:热爱祖国,时刻关心国家大事,民族前途。以历史使命为己任,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西安事变的现实意义:
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或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用以解决台湾问题。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党派的利益。
学完“西安事变”后同学们对张学良的行动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说说你的看法?
答:我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理由:张学良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身负国难家仇,怀报一颗爱国之心,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剿共,一致对外。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实行“兵谏”,使得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利益得失的宽阔胸襟,令人佩服,可敬。
人民深切怀念张学良而唾弃李登毁、陈水扁之流的原因及认识。
(1)原因: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是爱国的,维护了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李、陈之流不顾人民的反对,逆历史潮流而行,妄想分裂国家,搞台独,是历史的罪人;
(2)认识:维护国家统一,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人必将流芳千古;分裂国家的行为必将受到世人的唾弃。
10、材料一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材料三: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
⑴材料一是谁给张学良的密电?该密电是在什么事件后发出的?对该事件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3)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是哪个国家?造成了我国哪一地区的沦陷?“勿忘国耻,珍爱和平”,请你写出保卫家乡的东北英雄一位。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5)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你如何评价该事件?
(6)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经发动了哪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中国在这两次战争中一胜一败,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在两场战争中获得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什么感悟?
(7)中国人民取得的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战争是什么?简要说明它的历史意义?
(8)中国抗日战争的起止时间?揭开中华全民族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中华全民族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9)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11、材料一:“……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
材料二: 关于南京大屠杀,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的表述发生了变化,修改前,都提到了“屠杀”,谈及屠杀的数字,少的说有“十几万人”,多的说“30万人以上”。但在修改稿中,用“大量、许多”等词语模糊其辞,有的还公然写着“没有定论”。
(1)材料一反映的是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什么事件?该事件是哪年制造的?
(2)根据材料一,从南京大屠杀持续的时间、遭杀害的对象等方面来说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 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南京大屠杀中我死难同胞的人数是多少?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新编历史教科书发生变化的实质什么 作为当代中学生,请略谈你的认识。
12、材料一 : 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
材料二: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
材料三:浴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士气长,国魂永驻沙场。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哪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这次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2)“浴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士气长”分别指的是什么?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
(3)材料二描述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发生在哪年?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这次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4)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共赴国难,请举出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抗击日寇取得胜利的重大战役?结合材料谈谈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值得学习?
13、抗日战争胜利和中日关系
促使日本投降的几个因素:
(1)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
(2)苏联派遣苏联红军进攻侵占中国东北的日军;
(3)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军队,对日本侵略者展开大规模反攻。
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日本小国、人少、兵少,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失道寡助;而中国大国、人多、兵多,物博,进行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2)中国共产党制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和人民战争路线;
(3)国民党正面战场和解放区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的抗战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援助。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1)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创造了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的奇迹,宣告了帝国主义侵华历史结束;
(2)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3)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经验是什么:
答:1、落后就要挨打,强者同样需要随时准备歼灭入侵之敌;2、全民族抗战必胜,分裂不得人心;3、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是最终取胜的正确途径。
认识:日本右翼势力对侵华战争的态度(多次修订历史教科书,不承认侵略亚洲的历史,多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侵华战争,拒不承认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战争罪行,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日本修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时刻防范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维护世界和平。而日本应把对侵略战争的反省落实到行动上,不再做伤害中国和亚洲有关国家人民感情的事,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14、古代的中日关系:在中国古代史上,中日两国以友好交往为主
唐朝时中日交往的情况:①日本十多次派“遣唐使”;②日本的阿倍仲麻吕到唐朝学习;
③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
唐文化对日本影响:①日本仿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改革;②仿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③建筑风格仿唐朝;④风俗习惯保留唐朝风尚。
近代的中日关系: 在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国人民凶恶的敌人
近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它们分别是:
①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逼迫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大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②1937年,日本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这是近代帝国主义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15、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场对日战争的不同结果的感想。
(1)中国近代史上的两场对日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清政府失败)、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2)感想: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抵御外侮,报效祖国。
16、日本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对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17、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或南京大屠杀行径的感想。
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特别是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行径的实质,使我们更加仇恨法西斯,我们要牢记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深仇大恨。现阶段日本政府修改教科书,否认侵华的历史,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情况、抹杀侵略事实的行径,警惕法西斯势力的复活。另外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当今世界各种地区冲突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我们要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树立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信念。
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结果不同的感想。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民族振兴之路,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抵御外侮,报效祖国。
18、谈谈由日本侵华及日本右翼势力的所作所为,你有何感想?
答:中国人民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如日本的差距,看到中国面临的潜在威胁,时刻警惕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和军国主义的复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强国梦。只有国力强大,才能确保受侵略受奴役的历史悲剧不再重演。总之,中华儿女必须牢记国耻,保持清醒,居安思危,艰苦奋斗!
19、请就中日关系怎样才能健康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答:日方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去那段侵略历史,日本政府应采取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履行迄今在历史问题上作出的表态和承诺,多做加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领导互信互访等有利于中日友好的事,不要做参拜靖国神社、为军国主义招魂和纂改历史教科书、否认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等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这样才能取信于中国人民,并互信互利地加强合作,使中日关系在以史为鉴的基础上向未来友好向前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