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地方史(6分) 第一章 追古溯源
一:建制沿革
古代:1、前214年,秦设南海郡,下辖潮汕地区。 2、前111年,西汉设揭阳县,潮汕隶属中原最早政权建制。 3、隋——清属于潮州。
近代:4、二鸦后,1860年开埠,称汕头埠。(通商口岸),潮汕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
5、1921年,出现汕头市。
现代:6、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 7、1980年,汕头经济特区建立。
8、1991年,设置汕头、揭阳、潮州三个地级市
9、2003年3月,汕头行政区域调整,辖六区(龙湖、金平、濠江、澄海、潮阳、潮南)一县(南澳县)。
二:潮汕先民
1、越族是潮汕最早居民。
2、战国时,潮汕走进金石并用时代,标志迈进文明门槛。
3、秦朝后,中原移民与越族融合,形成潮汕先民。
过程:①秦征服越族后,有了中原人民移居潮汕较早记载。②两次移民高潮:西晋第一次,两宋第二次
三:韩愈刺潮
1、唐朝人,字退之。2、功绩①了解民情,关注民生,②兴办乡学,传播儒学,
③驱除鳄鱼。
3、为纪念韩愈刺潮功绩,山河改姓“韩”。韩山、韩江来历。4、韩文公祠图片
四:维护祖国主权的斗争
1、明朝中后期,广大总兵俞大猷同潮汕人民并肩战斗,进行抗倭斗争。
闽浙总兵戚继光在南澳登陆,捣毁倭寇老巢
2、郑成功在南澳,向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动进攻,收复台湾。
南澳国姓井遗址,总兵府遗址,“招兵树”澄海外砂国姓埔遗址。
五:古代经济
1、农业:①新石器时期,已有原始农业;②战国秦汉时,已有铁制农具; ③唐代,有相当发展;
④两宋时,农业迅速发展。有了小麦种植,引进了占城稻,一年2——3熟。 宋代诗人彭延年诗句“稻田千万顷,处处尽桑麻”。 农具:插秧的秧马。龙骨车汲水。
⑤明末清初,高产的甘薯传入潮汕,已有能力向外输出粮食
2、水利:规模最大的:韩江堤围。
3、手工业:陶瓷、潮绣最著名。
陶瓷: ①新石器时,有薄胎黑陶等精美陶器。 ②两晋时,有了美术青瓷。
③唐宋时,成熟阶段,出口东南亚、西亚。 ④明清,陈设瓷发展迅猛。
潮绣:①唐时,简单刺绣。②明代,与现代相似。③清代,繁盛期,“流行海内”,行销东南亚。 秧马
4、盐业 ①唐代,已有海盐生产。②宋代形成三大盐场(小江、招收、隆井)。
③元代工艺革新,“煎煮法”到“滩晒法” ④清代产量最高峰。引文及诗句。“万灶晨烟熬白雪”
5、商贸业①610年,隋炀帝派兵从潮州到琉球(台湾),促进台湾与大陆经济文化交流。
②唐代,潮州是海上贸易商港之一。 ③宋元,潮州对外贸易(市舶)频繁,路线东南亚、西亚。
④明后,南澳、饶平柘林成私贸中心。 ⑤清朝,对外口岸增多。1684后,澄海樟林港兴盛。1792设樟林巡检司。 港口变化:潮州(明以前)——南澳、饶平(明代)——樟林港(清代)——汕头港(1860后)
六:古代文化
唐:名贤涌现。“潮人一代先师”唐大颠(潮阳灵山寺); 贤士赵德:帮韩愈兴办乡学,向学之风日盛。
宋代:繁荣局面, 明代:文化高峰期,
第二章 百载商埠
一、汕头开埠
1、二鸦后,1860年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称汕头埠。2、“一个未经条约承认的非常重要的港口就是汕头港”,3、1921年,汕头形成独立市区。
二、潮海关1、常关:清政府所设海关。2、新关:外国人控制。1860年在妈屿岛设立近代第一个潮海关,1865年迁到外马路。(图片)
三、外国在汕领事机构:英国最先设领事馆①1860首设领事,②1868正式设领事馆,③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领事馆关闭。④领事署位于礐石海旁路(注意图片)
四、列强在汕经济活动
1、1878年英国怡和洋行在礐石开设制糖厂,这是外资在汕设立的第一家近代工厂。
2、利用商行从事“猪仔贸易”,掠夺潮汕华工。(猪仔:指潮汕华工)
3、近代农业具有时代特色:农产品商品化加快。但总体说,近代汕头,农村经济破败,农业生产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首先:农村耕地占有极不合理。其次:农业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第三:农田水利建设落后,年久失修,自然灾害频繁。
五、近代工业1、汕头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1879年创办的汕头豆饼渣油厂。
2、20世纪初是汕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时期。3、总体说,近代汕头工业规模小,水平低,始终没能成为汕经济支柱。
六、近代交通运输业 海运:1、开埠后,汕头港取代樟林港成为潮汕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
2、1873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汕开分局。
3、1933,汕头港吞吐居中国第三。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航运进入鼎盛期。
铁路:1、1906,华侨张煜南兄弟兴建潮汕铁路,南起汕头,北至潮州。2、是我国商办铁路的开始,也是我国华侨创办的第一条铁路。3、1939、6,日军侵潮前,政府下令拆毁潮汕铁路。
七、近代商贸1、20世纪30年代,小公园一带形成繁华商业区。 2、1933年,汕头商贸额居全国第7。3、30年代百货批发“南生”、“广发”、“振源”、“平平”四大公司。诚实守信,薄利多销,童叟无欺。
八、侨批 在金融业,最具潮汕特色的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侨批”。1、侨批是一种“银信和封”,即汇款与家信结合的民间寄汇。2、完全靠信誉经营。3、类似今天的汇款单,但侨批以信为主。(注意图片)4、传递侨批的称为“水客”。
近代公用事业
1、1909,高绳之建成发电厂“商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2、1914高绳之创办“商办汕头自来水公司”3、1909,高绳之投资汕头至澄海的长途电话,成立汕头第一家民用电话企业——汕澄电话公司。(1909高绳之倡办振发织布局) 4、1932年,汕头成为第9个开通自动电话的城市。5、 20世纪初,公用事业日渐完善。 高绳之 侨批
第8章 民俗风情
一、方言文化
(一)发展过程
1、起源:潮汕方言起源于闽越土语; 2、秦汉时,闽越土语与中原方言融合,潮汕方言基本定型。
3、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潮汕地区逐渐流行。4、明清时,成为独立的次方言(闽南方言体系)
影响:是潮汕族群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
(二)潮汕俗语
①“生仔勿读书,不如饲大猪”, 说明十分重视子女的教育 ②“荡到无,过暹罗”,反映解放前潮汕人被迫到泰国谋生的情况 ③“茶薄人情厚”,反映潮汕人待人热情,以茶待客的民间习俗
④“小小生意能发家”,反映潮汕人善于经商的特点
(三)潮汕歌册(女书)
是用潮汕方言写作的长篇叙事唱本。产生于明中期,广泛流传于晚清。
是妇女道德、行为规范和文化学习的教科书,也是妇女精神乐园。
二、饮食习俗
1、主食以大米为主,早餐多吃稀饭,喜食鲜腥,喜吃腌制品和卤味,饮工夫茶。
2、潮菜特点:借重海鲜,注重生猛清鲜;做工精细,色香味形名俱美;小吃繁多,富有地方和美食特色;重视作料;注重原料的原汁原味。
三、工夫茶
1、工夫茶含义:讲究烹茶品茶方法是意思。 2、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
3、文化内涵:“和、爱、精、洁、思”。
和:祥和的气氛; 爱:表达爱心和敬意; 精:精美的茶具和精巧的冲沏技术;
洁:高洁的品性; 思:启发智慧和思考。
4、意义:为人们提供了联络感情,沟通人际关系的文化氛围。
5、冲泡过程:①洗杯 ②纳茶 ③洗茶 ④刮沫淋盖高冲低洒 ⑤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四、民居建筑
农村:①四点金式 ②下山虎式 ③驷马拖车式 城市: 骑楼
前后两个一厅二房构成, 正房是一厅二房, 复合式住宅,中间有一座 民居和商铺合一
中间有天井。 天井两侧有厢房 三进的家庙,两边各有一座四点金
六、节日习俗
1、春节:最讲究传统礼仪的节日。喜用柑桔、橄榄作为吉祥物。代表“新年大吉”“宾临大吉”
2、元宵节:仅次于春节的隆重节日,所体现的民俗文化色彩最为浓烈。
3、冬至节:潮汕人被认为过小年。祭祖谢神,吃冬至丸。
4、汕头成人节:1995年汕头确立每年10月8日为汕头成人节,是具有现代特色的现代节日。
5、出花园:传统成人节。虚岁15岁(14周岁)。
6、农历三月三,叫做“上巳”。农历九月九,是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