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名校优选精练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及例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连字组词。(6分)
二、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6分)
1.他盛(shènɡ
chénɡ)情邀我去他家做客,并主动给我盛(shènɡ
chénɡ)饭夹菜。
2.面对这场灾难(nán
nàn),所有人都很难(nán
nàn)过。
3.这家店铺(pū
pù)门前正在铺(pū
pù)路。
三、拼一拼,写一写。(16分)
pō
shuǐ
chǎn
yè
huā
pào
hónɡ
zāi
rèn
wéi
tónɡ
zhì
jūn
duì
yì
nián
yí
dù
四、比一比,再组词。(8分)
被
士
令
战
披
土
今
站
五、照样子,给下列生字加两个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写下来。(8分)
例:巴
包
马
方
青
六、读一读,连一连。(8分)
挑着
银碗
巨大的
生活
端着
重担
健康的
地毯
穿着
帽子
鲜红的
灾难
戴着
棉衣
幸福的
身体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1.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4分)
(1)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笑着跳着是那么开心
(2)这朵花真美丽是什么花呢
(3)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
2.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仿写句子。(4分)
(1)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选出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下列词语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2分)
①救护车
②摩托车
③大风车
2.传说(
)发明了锯,(
)治好了洪水(4分)
①周恩来
②禹
③鲁班
3.因为朱德(
),所以大家越发敬爱他(2分)
①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挑粮
②经常给战士送粮食吃
③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4.“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这一句写的是周总理的(
)(2分)
①动作
②穿着
③笑容
九、背一背,填一填。(4分)
1.
者竟成。
2.志当存。
3.穷且益坚,不坠之。
读
写
天
地
十、课外阅读天地。(11分)
鲁班造伞
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在路边造了许多亭(tínɡ)子,帮行人遮(zhē)阳挡雨。可是鲁班想,亭子不能动,也不能让大家带在身上,要是雨下个不停,人不能总在亭子里不走吧。
一天,鲁班看见几个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遮太阳。鲁班拿过荷叶仔细看了看,发现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mài),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
他赶紧跑回家去。他找了一根竹子,把它劈(pī)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zā)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ménɡ)在竹架上。这东西既能遮阳挡雨,还很轻巧,方便随身带着。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撑开,不用时就把它收拢(lǒnɡ)。这就是最早的伞。
1.鲁班最开始在路边造_______帮人们遮阳挡雨。(2分)
2.鲁班造伞是从_______上受到了启示。(2分)
3.鲁班是怎样造伞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3分)
4.伞和亭子相比,有什么优点?(
)(多选,填序号)(4分)
①能开能收
②方便带在身上
③不会漏(lòu)雨
十一、看图写话。(15分)
看下面四幅图,发挥想象,编一个故事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参考答案
一、
二、1.shenɡ
chenɡ
2.nan
nan
3.pu
pu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多音字的能力。多音字的读音不同,意思也不相同,可以根据字义来选择读音。“盛”表示把东西放进去时读chenɡ,如“盛水,盛饭”等;表示兴旺、深厚等意思时读shenɡ,如“旺盛、盛情”等。
三、泼水
产业
花炮
洪灾
认为
同志
军队
一年一度
四、示例:棉被
披风
士兵
土地
命令
今天
战士
站立
五、示例:泡
炮
妈
吗
防
房
晴
情
六、
七、1.(1),
,
!
(2),
?
(3),
,
。
2.(1)示例:早上,同学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学校。
(2)示例:奶奶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电视。
八、1.③
2.③
②
3.③
4.②
九、1.有 志 事
2.高 远 3.青 云
十、1.亭子
2.荷叶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从第3自然段“鲁班拿过荷叶仔细看了看,发现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心里一下子亮堂起来”一句,可以看出鲁班造伞是从荷叶上受到了启示。
3.他赶紧跑回家去。他找了一根竹子,把它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上。
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撑开,不用时就把它收拢。
4.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从第3自然段的第3、4句中可知,伞轻巧,方便携带,并且能开能收,因此①②正确。全文没有提到这种伞是否漏雨,因此③不正确。
十一、【提示】本题考查看图写话的能力。先弄清楚每幅图的内容,再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编一个完整的小故事。第一幅图画的是爷爷用网捞到了一条鱼;第二幅图是爷爷准备做鱼吃时,小朋友在旁边看到后流泪;第三幅图是爷爷和小朋友提着水桶往河边走;第四幅图是爷爷把鱼放回河里。重点思考:小朋友对爷爷说了些什么?爷爷为什么把鱼放回河里?把这些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再读一读,看看是否写得清楚、连贯、完整,标点符号是否运用正确,再改一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