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拿
来
主
义
整体把握
回顾全文,整理思路
第一部分(第1--7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
为提出拿来主义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8--
9段):阐明“拿来主义”
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并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发表于6月7日。
1931年,九一八事件
日本局部侵华的开端
1937年
七七事变
日本全面侵华
当时是一九三四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卖国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尼采
只是给与
不想取得
没有好结果
最后发了疯
中国
只是送去
没有拿来
没有好结果
贻害子孙
丧失主权
类比论证
讽刺,不是“丰富”,而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度”,而是媚外求宠。一味地送出去,当然是坏事情。
提问:怎样理解第三段中“丰富”、“大度”、“不算坏事情”的含义?
提问:说说第四段中“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1,
“抛给”是有目的的给予,是恶意输出,犹如嗟来之食,意味着轻蔑,侮辱。2,“送来”是特意的,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怀有不良动机。3,“抛来”是随意的,把无用的东西送人,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是中性词,一般不怀有不良动机。
文章中说侵略者按其心意给我国送来了什么?
送来
英国的鸦片
德国的废枪炮
美国的电影
日本的小东西
糟粕渣滓
靡靡之音
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
送来的实质
闭关主义(排外)
送去主义(媚外)
本质
送古董
送画
送人
物
——人
进步
危害
贻害子孙
丧失主权
闭关主义——盲目排外,抱残守缺(破)
送去主义——投降卖国,媚外求宠(破)
送来主义——嗟来之食,强加侵略(破)
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立)
“送来”和“拿来”区别
“送来”不等于“拿来”。
“送来”是被动接受,而“拿来”是主动获取;
“送来”的是帝国主义剩余的东西,而“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独立选择
开阔宽广
深刻独到
保持自己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拿来主义的内涵
本文中心
(1)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买国政策
(2)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3)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做法
(4)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本文的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
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
------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
作比较。
议论文的逻辑思路: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
(什么是拿来主义)
(为什么要拿来)
(怎么拿来)
语言特点
(1)语言犀利,运用极少的词语深刻揭露事物的本质
(2)用富有画面感的构思,借助比喻,把深奥的到理说得通俗易懂
(3)讽刺幽默的语言风格,鲜明地表达观点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