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在体验多种比较策略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感受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认识物体表面的面积
1、猜一下老师的体重,和你们比,谁重呢?比的是什么:重量
和老师以及同学比一比手臂的长度,谁长谁短?比的是什么:长度
2、老师和同学比一比手掌。
师:谁的手掌大呢?生:老师的手掌大。
那这又是比的什么呢?
师:手掌其实是一个面,这个面是有大小的。手掌面的大小是手掌的面积。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知识:面积(板书)
3、看面、摸面、比较大小、学习面积。
(1)看面,摸面(区分边和面)。
师:我们一起来摸课本封面(纠正学生摸的动作)
师:(摸边)老师现在摸的是面吗?
生:不是,那是边。
师:那课本封面的大小是——
生:课本封面的面积。(板书:封面的面积)
师:我们再来看黑板面,张开手掌来跟老师一起比划。
师:黑板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积。(板书:黑板面的面积)
师: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哪个比较大?
生:黑板面的面积比较大。(板书:大、小)
师:我们可以说: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4、拓展认识。
师:摸课桌面和椅子面。说谁的面积比较大,谁的面积比较小。
师:到我们周围看一看,这个面的大小是——(随意找),哪个面积大?
师:你们自己找些来说好吗?
师:老师再来找一些:指甲面积、门牙面积、屏幕面积、国旗面积、流动红旗面积、篮球场面积、足球场面积、射阳面积、建湖面积、四个省的面积。
三、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并通过操作体会面积比较的一些方法。
1、认识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1、2号两个图形)
师:这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正方形。
师:(摸面)这个面的大小就是——
生:正方形的面积。
师:那这个面的大小呢?
生:长方形的面积。
2、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大小。
师:比比下面平面图形的面积。(投影)(纠正说法)
师:这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哪个面积大?
生:长方形面积大。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
师:你们可真厉害,那大多少呢?用手比划给老师看。
生:比划,上黑板比划。
师:怎样能让大家看清大多少?
生:重叠。
师:(演示)(板书:重叠)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重点突出重叠的方法。
4、比较3、4号图形的面积。
师:大家来比较一下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呢?
演示重叠法,发现行不通。
师:老师还有另外一种方法,把他们放在同样大小的方格总,包含的小方格越多,面积就越大。
学生实际数一数
5、完成想想做做4,看屏幕思考,你打算怎么比?在书上数,一排一排数,数一个记录一个。
6、完成想想做做3,同桌上台展示比较的过程。
7、出示想想做做5,你有什么话要说吗?
生:……的面积比……的面积大(小、差不多)。(引导)……的面积相当于几个……的面积(几倍)。
四、拓展练习,游戏。
1、完成比一比面积的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面积的认识。
2、游戏过程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要给予正确的点评。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平面图形的面积。你知道了那些面的面积呢?(板书课题:面积)
生:……的面积。
师:你有哪些办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吗?
生:重叠,数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