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使学生在体验多种比较策略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数方格比较的方法,感受这一方法对于面积计量的意义。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24格12格的但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纸各一张。
每桌一个信封(长5宽3、长8宽2的长方形各一个;透明方格纸10×10)
每人一支红色、一支绿色的水彩笔。【接触学生时交流涂色方法】
每组一袋学具,内有若干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面积。
【导入方案b】:动物王国的环保大使的评选活动“谁的绿地大?”不规则图形的大小。
集体交流
【导入方案a】:
1、联系沟通生活中物体有面:
视频播放:找相同——粉刷的都是“面”“表面”。
视频中的人们在做什么?粉刷。有的在粉刷……屋顶的面、有的在粉刷……墙面,屋顶面都是? “面”【截屏 屋顶、墙壁、窗框】【板书:面】
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面还有吗?【擦黑板图、拖地图、擦桌子图】……
二、看、摸、比、说,感受物体表面的面积。
找一找数学书上有面吗?(上下左右)
1、“触摸”感受面有大小:
摸一摸
数学书的封面,【实物投影仪 满】
黑板面,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来摸一摸黑板的面。
有什么要说的?黑板面太大了。和谁比,完整说。( “数学书的封面比黑板面小”“黑板面比数学书的封面大”。)
小结:那其他物体的面呢?
3、找一找体会“物体的面有大小”
你还能再找两个物体的面,像刚才那样摸一摸,比一比它们的大小吗?
交流:你找的是?结果?“某某物体的什么面比某某物体的什么面大(小)”
4、议一议:明确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小结:刚才同学们找了许多物体的面,发现每个面都有它的大小。。
在数学上我们把黑板面的大小就叫做黑板面的……“面积”【课件 板书:面积】;那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课件】。教室地面的大小?【课件】……
课桌面呢?【课件】它有面积吗?在哪呢?仔细的摸一摸
再找一找椅子面的面积?摸一摸
这么说,咱们刚才摸的比的其实都是“面积”。【指板书】
5、比一比、说一说强化面积的概念。
刚才咱们说“黑板面比数学书封面大”其实指的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比课本封面的‘面积’大。”
谁再来说一说?
两个两个比
还能三个三个比一比吗?【课件 黑板的面积,教室地面的面积,和课桌的面积】
……
三、看、说、涂、比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
1、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就是指平面图形的大小。
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叫做物体的面积。平面图形呢?也有面积吗?它们的面积指的又是什么呢?呢?
出示:
认一认:正方形、长方形。
找一找、摸一摸:
它们有面积吗?面积在哪呢?用的你的小手摸一摸,不交流。
涂一涂,辩一辩
咱们用彩笔把它们表示出来,正方形的面积涂红色、长方形的面积涂绿色。
指名实物投影展示,涂色过程。
交流:说说正方形的面积在哪?长方形呢?
红色部分就是正方形的面积,绿色部分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2、比一比、说一说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问: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一些呢?
规范语言: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小, 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大。
你是怎么知道的?【观察法】
小结: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有明显的差异,我们通过观察就可以比较出来了。
3、画一画、比一比,【作业纸要小一点,再小一点】
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还有很多。你也能再画出一个,用彩笔表示出它的面积吗?
指名同桌上台,“我画的是一个什么图形,涂色部分就是它的面积。”
小结:同学们画的图形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它们都有面积,我们把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它的面积。
拿着你的平面图形和同桌比一比,谁画的图形面积大一些。
指名上台说比较结果,比的方法。【明显大小的,差不多的】
小结:同学们画的图形,有的可以直接通过观察比较出面积的大小。有的却不能。
四、尝试、操作比较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课件出示图形】
你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吗?集体交流。观察法不能直接得到结论。
同桌讨论,想想办法想办法。集体交流
自主尝试【学具袋】
预设1:会有量周长的吗?
预设2:重叠的。
预设3:减下来拼的,会吗?……
预设4:数方格的。
……
量周长的,肯定想法的大胆,质疑策略的可靠性。验证下来确实是这样的好吧。那是不是应该回复一下呢!
重叠的,动剪刀的:重点讨论面积有没有变化。
数格子:重点讨论数的策略和方法。
语言,红色长方形有16格,绿色长方形有15格,红色长方形面积大。
对比择优:最便捷的方法。数格子
(你说会不会有孩子说,老师要是遇到不满整格的呢?神崇拜的学生啊!那就大家一块讨论呗。这格子可大可小,找到最合适的格子不就行了吗。掌声!脑残的家伙,不正常了吧,你!我看也是!)
小结:瞧,借助于小方格,把无法直接比较的面积量出来,结果一下就清楚了。
五、练习巩固,加深认识。
过渡:好了认识了面积,研究了面积的大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检测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第一关:一目了然
巩固:省份的面积比较
出示中国地图,描画四个省份,脑海触摸面积,比较大小。
2、第二关:一看再看
校园平面图的比较
3、下面图形那个面积最大?还能一眼看出来吗?怎么办?
课本60页,自主数一数。
集体交流,实影交流数法。(这里面其实牵扯到形状变了面积是不是会改变的问题,要做成课件好好交流吗?)(还有数方格的方法中实际蕴含着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问题
1号图形,分割:4+10=14
2号图形,切割拼补:6×2=12
3号图形,切割:6+2+6=14
4号图形,切割拼补、;2×8=16
4、猜一猜、画一画
这两个图形都被挡去了一部分,你觉得它们两谁的面积大一些呢?同桌讨论讨论
5、游戏男生女生图形大猜想。
男生静息女生数方格
女生静息男生数方格
一起坐正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指名公布方格数,再判断。
集体讨论:究竟是不是男生看到的图形的面积大一些呢?
揭示一样大两个图形。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为什么量出的方格数却不相等呢?
小结:看来,要想正确比较和测量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面积。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单位,究竟测量表示面积时人们约定了怎么的单位,它们又各有多大呢?咱们下节课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