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名校优选精练
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考号:
.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8分)
1.王戎与zhū
duō(
)小孩子一起玩,看到路边树上的李子时,大家都想chánɡ
chɑnɡ(
),于是jìnɡ
xiānɡ(
)争抢,wéi
yǒu(
)王戎不动,因为他知道李子是苦的。
2.河神qǔ
xí
fu(
)那天,巫婆带着女tú
dì(
)来了,西门豹巧施妙计,揭穿了她们piàn
qián(
)的把戏,惩治了巫婆。其他官绅都吓得跪地qiú
ráo(
)。
二、字词综合练习。(20分)
1.将“淌、剂、髓、肤、溉”按音序排列,其顺序是(
)(2分)
A.肤
剂
髓
溉
淌
B.肤
溉
髓
剂
淌
C.肤
溉
剂
髓
淌
D.肤
溉
剂
淌
髓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B.
C.
D.
3.比一比,再组词。(3分)
旱(
)
既(
)
暮(
)
早(
)
即(
)
墓(
)
4.下列词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2分)
A.面如土色
B.不尽人意
C.绿草如茵
D.骨瘦如柴
5.下列词语不是描写心理的一项是(
)(2分)
A.胆大心细
B.心乱如麻
C.提心吊胆
D.心惊胆战
6.下列短句选自《王戎不取道旁李》,句中的“之”所指的事物不同于其他两项的是(
)(2分)
A.诸儿竞走取之。
B.人问之。
C.取之,信然。
7.把词语补充完整,再结合语境选词填空。(7分)
亭亭(
)立
威(
)凛凛
(
)貌堂堂
膀大腰(
)
慈眉(
)目
老(
)龙钟
(1)他身材粗壮,(
),像个丰硕的冬瓜。
(2)张飞(
)地站在长坂坡前,一声断喝,吓退了曹操的百万雄兵。
(3)这位老爷爷(
),看上去非常亲切。
(4)几年的光景,邻家的小姐姐已经出落成一位(
)的大姑娘了。
三、句子练习。(11分)
1.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这句话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下列语段的主要意思。(3分)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扁鹊告诉蔡桓侯什么?请你来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话,表现出自己害怕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积累展示。(12分)
1.学习本单元课文后,下列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一写。(4分)
(1)王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门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纪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扁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扁鹊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别人的意见就要听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
(2)《纪昌学射》阐明的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
(
)
(3)《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教会我们遇事要善于思考、冷静推断。
(
)
3.四年级(2)班正在开展“讲历史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将表格填写完整。(5分)
心腹之患
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准备出兵伐齐,这时越王勾践带臣子及厚礼来朝见,夫差特别高兴。吴国大臣伍子胥认为出兵伐齐,作用不大,当前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根本不听。没过几年,越国趁吴国北上伐晋时出兵伐吴,将吴国彻底打败了。
故事名字
相关人物
故事起因
故事经过
故事结果
阅读感悟
五、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7分)
王蓝田①食鸡子②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③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④齿碾⑤之,又不得,瞋⑥甚,复于地取内⑦口中,啮⑧破即吐之。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王蓝田:王述,西晋太原人,袭封蓝田侯。②鸡子:鸡蛋。③箸(zhù):筷子。④屐(jī):木制的鞋,下有齿以防滑。⑤碾(niǎn):踏,踩。⑥瞋(chēn):愤怒。⑦内:通“纳”,放入。⑧啮(niè):咬。
1.“以箸刺之”“仍下地以屐齿碾之”“啮破即吐之”这三句话中的“之”指的都是(
)(2分)
A.筷子
B.母鸡
C.鸡蛋
D.鞋
2.根据提示完成表格。(3分)
王蓝田吃鸡蛋的行为
结果
用筷子扎
没有成功,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地上
用鞋踩
3.王蓝田吃鸡蛋时的行为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下列形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急躁
B.可笑
C.高兴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孙庞斗智
魏国与赵国联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王让田忌当大将,前往救韩。田忌率兵,直奔魏国。魏国的大将庞涓知道以后,急忙离开韩国,赶回魏国。这时,齐国的军队已经开到西边去了。孙膑对田忌说:“那三晋的战士素日勇猛凶悍,轻视齐国,而齐国的军队却号称怯(qiè)懦。善于作战的人,要会顺应形势,加以正确的引导。《兵法》说:走一百里路程去争利,如果给养不能接济,就一定会使领兵的大将受挫;走五十里路程去争利,如果给养不能接济,队伍只能有半数赶到。应该让我们的军队在进入魏国境内的第一天,筑十万个灶台,第二天筑五万个灶台,第三天筑三万个灶台。”
庞涓在齐军后边追了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本来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以后只有三天,逃跑了的就超过半数!”庞涓扔下他的步兵,带着精锐的轻装骑兵,日夜兼程,追逐齐军。
孙膑估计庞涓以这样的速度行军,在天黑的时候会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尽是险阻,可以埋伏军队。于是,孙膑让田忌派人把一棵大树的皮砍下一块,让它露出白色的木质,在上面写上如下的字:“庞涓死在这棵树下!”又命令一万名射箭能手,埋伏在道路两边,约定说:“晚上看见点起火来,就一齐放箭。”
庞涓果然在夜里来到这棵树下,看见白色的木质上有字,就钻木点火,照着去看。没等他把字念完,齐军就万箭齐发,向他射来。魏军大乱,各不相顾。庞涓自己知道智穷力竭,败局已定,就自杀了。他临死时说:“这一仗可成就了这小子的名声了!”
齐军乘势把庞涓率领的魏军完全歼灭,然后撤军回国。
因为这一仗,孙膑名扬天下,后世还流传着他的《孙膑兵法》。
1.题目“孙庞斗智”中的“孙”指的是______,“庞”指的是______。(2分)
2.孙膑让自己的军队在进入魏国境内后逐天减少灶台数量的目的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迷惑魏国的军队,让庞涓以为齐国兵将越来越少。
B.筑灶台的材料不多,筑灶台的人也不多。
C.表现出
“怯懦”的本性,这样便于保存实力,以少胜多。
3.庞涓为什么敢只带精锐的轻装骑兵追赶齐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孙膑设计歼灭庞涓率领的魏军的办法非常妙,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
)这几个方面。(多选)(2分)
A.知己知彼
B.善于用兵
C.熟悉地形
D.巧妙设计
5.下列对短文的复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韩国受到攻打向齐国救援,田忌率兵解救齐国。孙膑用减灶台数量、利用地形设埋伏等计策打败了庞涓。最后庞涓自杀,孙膑因这一仗名扬天下。
B.韩国受到魏国和赵国的攻打,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前往施救。
C.庞涓因自以为是而中了孙膑的计谋,导致兵败而自杀,孙膑则名扬天下。
6.我认为孙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2分)
习作天地
七、习作表达。(30分)
题目:那天,我真_________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以填“难过、烦恼、后悔、高兴”等词语;围绕题目选择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把经过写具体,并写清楚当时的感受;350字以上。
第八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诸多
尝尝
竞相
唯有
2.娶媳妇
徒弟
骗钱
求饶
二、1.C
2.A
3.示例:干旱
早上
既然
即使
暮色
墓地
4.B
5.A
6.B
7.玉
风
相
圆
善
态
(1)膀大腰圆
(2)威风凛凛
(3)慈眉善目
(4)亭亭玉立
三、1.示例:这棵李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2.示例:纪昌回家之后,躺在织布机下认真练习。
3.(1)扁鹊告诉蔡桓侯
,蔡桓侯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
(2)示例:屋子里黑漆漆的,我躲在被窝里瑟瑟发抖。
四、1.(1)聪明过人、善于观察与思考。
(2)有勇有谋、敢作敢为、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3)认真、刻苦、有恒心、有毅力。
(4)医术高明、尽职尽责、聪明机智。
2.(1)×
(2)√
(3)√
3.心腹之患
夫差、伍子胥、勾践
吴王夫差准备伐齐。
伍子胥认为伐齐作用不大,越国才是吴国的心腹之患,夫差不听。
越国趁吴国伐晋时出兵伐吴,将吴国打败。
五、1.C
【解析】本题考查代词“之”的用法。注意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字义。“以箸刺之”的前面说“尝食鸡子”,可知“之”指的是鸡子,即鸡蛋;“仍下地以屐齿碾之”的前面说“鸡子于地圆转未止”,可知“之”指的也是鸡蛋;联系“啮破即吐之”的前文,可知咬破、吐掉的还是鸡蛋。
2.没有踩中,愤怒至极
从地上捡起放入口中
咬破后再吐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内容的能力。先结合注释读懂文言文的意思,再根据表格中的例子读懂题目要求,想一想王蓝田吃鸡蛋的行为是什么,结果怎么样,最后完成填空。这篇文言文的大意是: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戳鸡蛋,没有戳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转个不停,他就下地用木鞋踩鸡蛋,没有踩到。他愤怒极了,就从地上捡起鸡蛋放入口中,把鸡蛋咬破就吐掉了。
3.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读懂文言文的大意后,结合王蓝田的行为来分析。他吃鸡蛋时,用筷子戳、用鞋踩,还从地上捡起放入口中,咬破再吐掉,可见他性情急躁,行为可笑。三个选项中只有C项不符合题意。
六、1.孙膑庞涓
2.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的能力。根据题干说的“孙膑让自己的军队在进入魏国境内后逐天减少灶台数量”,在短文中找到第1自然段,读读孙膑说的“那三晋的战士素日勇猛凶悍,轻视齐国,而齐国的军队却号称怯懦。善于作战的人,要会顺应形势,加以正确的引导”,可知孙膑知道别国轻视齐国,于是故意减少灶台数量,表现出齐军的“怯懦”,好保存实力,故C项正确。再联系第2自然段,从庞涓说的话中可知,孙膑的目的达到了,魏国被迷惑,以为齐军越来越少,故A项正确。文中并没有说筑灶台的材料和人多不多的问题,故B项不正确。
3.庞涓知道齐军的灶台越来越少后,以为齐军又开始怯懦逃跑了。
4.ABC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短文内容的能力。注意回到短文中找依据。仔细读短文,从第1自然段孙膑说的话中,可知孙膑知己知彼,故A项正确。从第3自然段中,可知孙膑熟悉地形、善于用兵,故BC两项正确。联系全文,孙膑先减少灶台迷惑敌人,再埋伏军队袭击他们,又在树干上写字刺激庞涓,可知孙膑安排周密,计策巧妙,故D项正确。
5.A
6.善于分析形势、有才智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注意结合人物的言行来分析,从孙膑所说的话、所想的计策和具体行动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于分析形势、有才智的人。
500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