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熟记特殊字词、句式,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理清文章的观点及论证思路,分析举例、对比和引用论证及其作用,品味逻辑严密的论证语言。
探讨作者论述的优长与片面之处,分析作者写作的目的。
3.
领会作者忧时伤世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1.理解、熟记特殊字词、句式。
2.分析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品味论证语言。
难点:探讨论述的优长与片面之处,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了解苏洵
导入:PPT展示诗句:“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是朱德为“三苏祠”写的题词,“三父子”指的就是生长于眉山的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从诗句里我们可以看出父子三人的文学成就极高,但相较于苏轼,同学们对于苏洵的接触较少,所以我们先对苏洵作简单的了解。
仕途不顺,不受重用:苏洵天资聪颖,但青少年时终日嬉游,不爱学习句读、属对和声律,然而这却是当时文人考取功名的主要途径,这为他今后屡试不第的遭遇埋下了伏笔。第一次参加科举落第后,苏洵终于开始自我检讨,发奋读书,欧阳修在《苏允明墓志铭》中说道:“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数年后,苏洵进京参加科举,再次落第,次年举茂才异等不中,此后苏洵继续闭门苦读。直到47岁时,苏洵带着苏轼和苏辙进京应试,欧阳修非常赞赏他的《权书》《衡论》等文章,后来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1060年,苏洵已经51岁,才由韩琦推荐,担任秘书省校书郎(正九品上,刊正文章),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从八品,掌管文书),官职低微,远离政治中心,壮志难酬。
洞察时弊,潜心著述:苏洵接触社会较多,多次进京,眼界开阔,这使得他得以更深刻地洞察时弊和朝廷内部的矛盾,提高自身的政治认识,思想也更加独到。初次科举失败后,苏洵转而闭门研读《论语》《孟子》和韩愈等人的文章,此后的科举之路依旧不顺,他便潜心著述,写下了《权书》《衡论》《几策》等著名论著,《六国论》就出自《权书》,是苏洵的代表作品之一。苏洵的文章以论说文数量最多,成就最高,在思想上有独立见解,很少因袭前人,在艺术风格上格调高古,雄健奔放。但同时也存在着夸大不当,强词夺理之处,学习时应辩证看待。
引入正题:本节课所学的《六国论》是一篇史论,作者对于六国被秦所灭这一历史事件的看法是怎样的?他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你赞同他的观点吗?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一解决。
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整体思路:分段进行字词、句式的梳理,以开火车等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效果,一句一译,并结合课文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
第一段
非兵(兵器)不利
弊在赂(赠送财物)秦
赂秦而(连词,因而)力亏(使动用法,使……亏损)
破灭之道(原因)也
六国互(交互)丧
不赂者以(介词,因为)赂者丧
盖(因为)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判断句)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判断句)
●
第二段
秦以(介词,用)攻(动作名,攻占的方法)取之外,小(形作名,小的地盘)则获邑,大(形作名,大的地盘)则得城。
其实(古今异义,它的实际数目)百倍
诸侯之所亡(丢失),与战败而亡者
思厥先祖父(古今异义,祖辈和父辈),暴(通“曝”,暴露)霜露,斩荆棘,以(连词,才,表结果)有尺寸之地。
然后(古今异义,这样以后)得一夕之安寝
而(表转折,但是)秦兵(军队)又至矣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古今异义,以致)颠覆,理(名作状,按道理)固宜然
以(介词,拿)地事秦,……此言得(合适)之
省略句:
较秦之(受赂)所得
暴(于)霜露
举(之)以予人
省略句:(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
●
第三段
终(副词,终于)继五国迁灭
始(最初)有远略……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是故燕虽小国而(表转折,却)后(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之后)亡,斯用兵(军事行动)之效也
至丹以荆卿为(作为)计,始(才)速(招致)祸焉
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动用法,使……退却)之
洎牧以(介词,因为)谗诛,邯郸为(成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可谓智力(古今异义,智谋和力量)孤危
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自己的)地
当与秦相较,或(或许)未易(轻易)量
洎牧以谗诛(被动句)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赵尝五战于秦(状语后置句)
●
第四段
以事(名作动,侍奉)秦之心礼(名作动,礼待)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名作状,向西)向
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
为(治理)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被)积威之所劫哉
●
第五段
而(表转折,可是)犹有可以不赂而(表转折)胜之(代秦国)之(助词,的)势
苟以(凭借)天下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大
●
背景知识
六国被灭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远交近攻:秦国的外交政策,把斗争重点放在近处的韩、赵、魏国,对较远的齐、楚置之不顾,这就使得东方诸国的“合纵”策略遭到破坏,便于秦国巩固所得的土地。
合纵连横:合纵指六国合力抵抗秦国,连横指六国分别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秦国用以破坏合纵,各个击破。
李牧: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一定程度上表明李牧的骁勇善战和对赵国的重要性。公元前229年,秦国围攻邯郸,秦将王翦使用反间计,收买赵王近臣,诬陷李牧勾结秦军,背叛赵国,赵王盲目听从谣言,派人取代李牧,李牧不从,赵王暗中布置拳套捕获李牧并将之斩杀。第二年,秦军攻下邯郸,赵国灭亡。
分析论据,品味语言
问题一:六国论,即六国破灭之论。学习史论,我们首先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六国都是“赂秦者”吗?作者是如何补充的?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补充论证:六国当中只有韩、魏、楚是“赂秦者”,作者随后通过设问的方式进行补充论证,不赂者“盖失强援”,将两种情况都考虑到了,论证严谨周密。
问题二:请找出文章的分论点并分析文章结构。
分论点:①赂秦者丧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文章结构: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第二段阐述分论点一;第三段阐述分论点二;第四、五段总结教训,借古喻今。
问题三:第二段围绕赂秦者丧这一分论点进行了论述,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找出并分析。(学生根据课文找出句子并分析,教师归纳总结)
对比论证,一共有六组对比。从‘“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中可看出秦国受赂所得颇丰,如此日积月累,国力怎能不强盛?从秦国得百倍和诸侯亡百倍可看出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和资源,诸侯赂秦是导致国力衰退的主要原因,侧面反映出作者对诸侯不敢应战,轻易地将城池拱手让人这一行为的无奈与痛惜。秦之大欲和诸侯之大患则反映出秦国的目的是取得更多的土地,削弱诸侯的力量,而赂秦的行为给诸侯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在于战争的输赢,而在于土地和资源的多寡。诸侯的祖辈父辈历经千难万险才在乱世中取得尺寸之地,使国家得以延续,但后辈们却不甚珍惜,失去了先辈的血性,为了苟安便将土地轻易地舍弃,体现出作者对他们的悲哀与鄙夷。第五组对比是诸侯割城求安与秦兵又至,充分体现出赂秦这一行为无法真正根除国家的危难,割城赂秦只不过是自我麻痹、苟延残喘的方式,秦国的最终目的是吞并六国,不会仅仅满足于削弱诸侯的实力。最后一组对比是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诸侯赂秦的行为只会助长秦国的气势,秦国的欲望愈发得不到满足,侵犯六国的行为会更加急切。作者通过这六组对比,指出诸侯赂秦使得秦国国力远超六国,不战而胜负之势已分。
对比论证
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赂秦者丧
秦得百倍
诸侯亡百倍
秦之大欲
诸侯之大患
先辈得难
子孙失易
割城求安
秦兵又至
地有限
欲无厌
2.引用论证:“以地事秦……火不灭。”从道理上支撑了赂秦者丧这一观点,并对之前的论证进行了总结,用土地贿赂秦国,除非诸侯灭亡,否则秦国的贪欲是无法得到满足的。
问题四:第三段则从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进行了论述,齐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燕赵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保全了自己的国土,但是三国仍然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直接原因是什么呢?
齐国“与嬴而不助五国”,秦国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重金收买齐国的丞相,齐王听信了丞相的主张,幻想与秦国联盟,对秦采取结好政策,不敢支援五国抗秦。等到五国灭亡后,齐王才慌忙集结军队来准备抵御秦国的进攻,但是唇亡齿寒,孤军难战,面对秦军的猛攻,齐军迅速土崩瓦解,最终灭亡。燕国知道自身国力弱小,唯恐秦国大军攻城,于是太子丹孤注一掷,派荆轲刺杀秦王,这一行为惹怒秦王,为燕国带来了灭顶之灾。赵国有李牧这样的良将,在战场上尚能抵抗秦国,但赵王听信谗言,诛杀李牧,没有坚持用武力抗击秦国,使得赵国难以抵挡秦军的攻击,最终灭亡。
不赂者以赂者丧
齐
与嬴而不助五国
燕
荆轲刺秦失败
赵
诛杀李牧,用武不终
问题五:以上可视为三国灭亡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发生这些事,三国会灭亡吗?
会,因为他们各自为营,不联合抗秦,只想保全自身,坐视秦国日渐强盛,国力差距逐渐增大,直到难以抵挡,被秦灭是大势所趋。他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智力孤危”,赂者国力衰退导致国灭,不赂者到最后孤立无援,同样也是“赂秦”的后果。作者还从反面提出假设,指出如果不赂秦、不依附于秦、不派遣刺客、不诛杀良将,那么秦国能否一统六国就是一个未知数。正反结合,更加全面地论证了“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
总结:
本文的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把正反两方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引起巨大反差以论证观点,论证效果鲜明。
引用论证:引用名言警句作为论据来论证观点,有理有据,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举例论证:用具体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更加生动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论证语言的特点(结合原文分析)
逻辑严密:论点严谨周密,论证方法多样,论证角度多样。
气势充沛:多用短句,紧凑有力;情感态度鲜明强烈。
(四)探究讨论,分析深意
问题一:作者在第四段中针对六国破灭一事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三个)
重用谋臣;礼贤下士;六国联合。
问题二:这些政治主张归结为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六国统治者不要屈服于强大的秦国而去贿赂秦国,作者为何认为六国破灭的主要原因是“赂秦”?(结合时代背景)
作者并不是要表达对六国破灭的悲痛,而是以此影射时事。“苟以天下之大”指的便是北宋,北宋建国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派遣文官做地方官,武将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因此导致军事上的衰颓,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于是统治者决定上贡金钱与商品以维持表面的和平。到了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北宋内部积贫积弱已久,外部又有群狼环伺,而统治者不思反抗,贿赂敌人以求苟安,苏洵基于这一现实写下了《六国论》,以六国赂秦代指北宋赂敌,以六国破灭一事暗指北宋面临的危局,目的是借古讽今,规劝当今统治者。
苏洵在《审敌》中说道:“夫贿益多,则赋敛不得不重;赋敛重,则民不得不残。故虽名为息民,而其实爱其死而残其生也。名为外忧,而其实忧在内也。”他认为继续贿赂夷狄就会对北宋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迟早会被夷狄所灭。
问题三:作者以六国赂秦以致破灭一事借古讽今,你赞同他的观点吗?(即六国赂秦与北宋赂敌性质是否一样?或六国赂秦是否是导致国灭的主要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发言,教师给出一些前人观点以作参考)
赞同
清·沈德潜《唐宋八家文读本》:“六国所以不能自强者,一在贪近利而互相侵伐,一在苟安而不肯用兵,此从事赂秦以至于亡也。”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而警时则比较激切。以地赂,以金缯赂,所赂不同而情势同。”
清·储欣:“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契丹使者)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心,淋漓深痛。”
清·孙琮《山晓阁选宋大家苏老泉全集》:“蔡九霞云:‘起手立一断案,中间考核六国之所以亡,后幅区处六国之可以不亡,逼出赂之失,战之得,以射时事。’”
不赞同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厥后赂者先亡,而不赂者后灭,本以地之远近递及,非以赂不赂故分先后,亦自然之势也。”
张正耀《“确然正议”的推本之论——苏洵〈六国论〉重读札记》:“六国中的韩、魏、楚三国贿赂秦国的是土地,所丧失的是国家主权。而宋王朝用以‘贿赂’契丹、西夏的主要是银币、丝绸、茶叶等,属于战争赔偿性质,而不关涉主权。”
事实上,宋朝所缴纳的几十万岁币对当时的国家来说并不算很重的负担,甚至还避免了百倍于它的军费开支,也避免了长年戍边所带来的徭役和赋税的压力,边境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可以说是以极小的代价换来了多方面的发展,与韩、魏、楚割地求安的做法有本质上的不同。
总结:苏洵看到了北宋贿赂敌国可能造成的危害,因此借六国赂秦之事警示统治者。但且不说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否真的是“赂秦”,单论北宋灭亡的原因也绝不是贿赂敌国。以苏洵的身份和地位来看,他远离政治中心,对于国家的情况和举措的了解并不全面,因此在立论时难免带有主观性,观点有失偏颇,我们不能一味地赞同,也不能站在后来者的角度对他进行批判和否定,而应该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去进行弥补和修正。
结语:苏洵看似说六国,实则刺时事,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他对北宋利益遭到侵害的担忧,是他那拳拳爱国之心。他在《上张文定公书》中写道:“洵草茅贫贱者也,愚朴自负,不识忌讳,惟知天下之事有不便民者,辄抗言之。言之不足以快愤懑,奋笔而书之。近所著《几策》一篇,《权书》十篇,凡二万言。虽不知王公大人可以当其意否,而自谓尽古今之利害,复皆易行而非迂阔浮诞之言也。”古代士人大多胸怀天下,心系国家,往往怀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面对国家社会问题时,他们会犀利地指出统治者的问题,大胆谏言,只为解决矛盾,国泰民安。尽管时代环境有很大的不同,但我们可以学习的是他们对于国家的爱护、对人民的关心,体会他们家国天下的情怀。
课后作业
1.完成基础检测单,巩固文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