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暨评分标准
1.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因而”强加因果。原文只说“党在领导人民奋斗的进程中形成了优良传统和作风”,“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在领导人民奋斗的进程中形成”的。C.“带有一定强制性”错。制度保障不意味着强制性,而是“党员的经常性学习”“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D.“社会分化规律”错。原文第五段为“社会发展规律”,本选项属张冠李戴。故选B。
2.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的能力。C.“文章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全文采用对照式结构”错。文章并不是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证的,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第二段主要介绍学习党史的历程及特点,,三至五段主要写学习党史的作用。六至八段写如何更好地学习党史。全文没有采用对照式结构。故选C。
3.A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要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举行纪念活动,以推动党史学习”错。文中所说的“纪念活动”是指在“党的历史上重要时间节点”举行的活动,不等同“民族传统节日”活动。故选A。
4.A
“也不是为了搞活经济”说法错误。材料二原文有“不能只是为了搞活经济”,说明“搞活经济”也是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故选A。
5.A
“这是我国特有的形式”分析错误。选项用“类似”一词,就不局限于中国“红色旅游”,而“对国民进行历史教育,使勿忘历史”德国等即有。故选A。
6.①依托、利用不同。其他旅游依托、利用的是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和文物古迹等人文资源;红色旅游所依托、利用的是红色文化、革命文物和精神遗产。②目的不同。其他旅游景点是为了搞活经济,游客主要目的是娱乐、休闲、放松,同时陶冶情操、增长见闻;红色旅游则以精神为魂,以教育为用,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了解党史,培养其爱党爱国情怀,注意寓教于游。③游览氛围不同。其他旅游游客多可嬉笑作乐;红色旅游则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景区力戒低俗、庸俗现象。(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根据“红色旅游所依托的,并非青山绿水等自然资源,而是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战、攻艰克难所凝结成的红色文化,所利用的,是记录着中国人民‘站起来’艰辛历程的革命文物和精神遗产”概括出“依托、利用不同”;根据“红色旅游不能只是娱乐、休闲、放松,不能只是猎奇般地长点见闻,更不能只是为了搞活经济,红色旅游首先必须以精神为魂,以教育为用”“任何红色旅游,如果没有寓教于游,没有在旅游中贯穿红色文化,贯通红色精神,贯彻红色教育,那就是把‘红色’二字当幌子,是不合格的红色旅游,是走偏了的旅游发展”概括出“目的不同”;根据“红色文化的严肃性,红色精神的厚重感,决定了它和别的文化类别具有本质的区别,决不能只是作为‘幌子’。一段为国为民壮烈牺牲的故事,不能将它作为单纯娱乐和休闲的卖点;一种为了追求全人类的解放而奋不顾身的崇高道德,不能在它面前熟视无睹地嬉笑作乐;一个个宁死不屈、舍生取义的英雄先烈,更不容调侃、戏说、侮辱和丑化”概括出“氛围不同”。
7.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也有孩子与同事客观上带给他的压力”错误。原文中“儿子正写作业,孩子拿张白纸,上面一个大大的‘窃’。‘爸爸,这个字,下边是七还是提土?’儿子问。”儿子只是问他“窃”这个字怎么写;“上班开会,刘一竿忽的心乱,感觉背后全是指头在指指点点。时时有个声音:刘一竿是个小偷,偷鱼的窃贼。”同事也没有真正的在他背后指指点点;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感觉,并不是孩子与同事客观上带给他的压力。故选C。
8.①刘一竿没钓到鱼觉得丢了脸时,发现了鱼囤,满载而归;②钓鱼前刘一竿精心藏好车,可后来自己却找不到臧车的地点;③刘一竿想用偷来的鱼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回家后却陷人懊悔、恐惧;④刘一竿特意带翻译去给语言不通的呼日格人道歉,但翻译却因呼日格方言里没有“偷”字而卡壳。(每点2分,答对三点,言之成理即可满分)
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理清故事情节,找出小说情节反转,使故事一波三折而又别具深意的地方,最后进行总结概括。
结合原文“一竿把摩托推小桥下,看看四方无人,择柳丛密处,折一枝又一枝,盖严实车子”和“得鱼忘筌,一竿看不到那藏车的小桥了”可见,钓鱼前刘一竿精心藏好车,可后来自己却找不到藏车的地点,一波三折;
结合原文“看看太阳,一竿对自己说:我刘一竿,今儿要跌大跟头,要把脸丢这儿。一看表,得回程了”和“‘丢了的脸,回来了!’就拣着挑着往网兜里装”可见,刘一竿没钓到鱼觉得丢了脸时,发现了鱼囤,满载而归,一波三折;
结合原文“要让人人知道刘一竿钓得大鱼,钓得奇鱼”和“一竿感觉,孩子的眼睛怪怪的,像是嘲笑,又似有恨恨的暗骂”“懊悔,恐惧,刘一竿再也不能承受了,他决定到那个小村,向人家说明,赔礼道歉,给人家鱼钱”可见,刘一竿想用偷来的鱼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回家后却陷入懊悔、恐惧,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结合原文“知道与呼日格的人语言不通,一竿特意请了翻译”和“翻译说几说,手脚齐上,比画起来了,左拧右晃搔脑袋。刘一竿急了:‘翻呀!怎么卡壳灭火了?’”可见,刘一竿特意带翻译去给语言不通的呼日格人道歉,但翻译却因呼日格方言里没有“偷”字而卡壳,使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
9.①用呼日格人的生活环境来展现,如写呼日格村庄没有栅栏围墙、家家通通透透等表现其邻里和睦;②用鲜明的人物形象(呼日格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来揭示,如写提奶桶婆婆、肩钐刀老汉以及驾船汉子对陌生人无私的帮助,表明其热情友善;③用呼日格人特定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细节,如方言词汇中没有“偷”这个字,来表明他们世世代代淳朴的民风。(每点2分,答对三点,言之成理即可满分)
本题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
结合原文第四段“没有栅栏围墙,家家通通透透,挂挂红辣椒对联一样在房门两旁,瓜蔓爬上碱土墙,爬上褐色的草屋顶,门口卧着懒洋洋的黄狗,红肚燕儿探出檐头,有人唱着歌,牛羊拥挤着,跑出红云”,这是对环境的描写,说明这个地方环境优美、邻里和睦、民风淳朴;
结合原文“一个提奶桶婆婆脸对肩钐刀老汉,乐得前仰后合”“婆婆取只碗,扰一下奶子,送刘一竿嘴上,又扛一碗等他喝完续上”“老汉琢磨着一竿的家什……老汉指一个方向,伸出大拇指”“汉子不答,舍船上岸,示意一竿跟着走”,通过呼日格人接人待物的方式表明其热情友善,体现民风淳朴;
结合原文“到得呼日格,刘一竿见人一个大鞠躬,村人围上来指指点点,像看大熊猫”“他们的语言,没有‘偷’这个单词。”这些生活习惯和生活细节,表明他们世世代代淳朴的民风。
10.C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嗣复回答说:“汉光武喜欢用预言一类的书来决断事情,近代的隋文帝也相信这种话,从此,这种说法一天天地滋长,班彪《王命论》也援引过,大概是假意如此说用来防止叛贼作乱,并不是真正看重。”“决事”译为“决断事情”,是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近代隋文帝”作主语,“信”作谓语,“此言”
作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
11.A
“故官员任期一般也是十年”表述错误;古代地方官一任三年,任内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根据考课决定升迁或降职。
12.D
“愿意把女儿许配给他”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初,于陵十九登进士第。浙西观察使韩滉有知人之鉴,见之甚悦。滉有爱女,方择佳婿……”,可见韩滉是愿意把女儿嫁给杨于陵,而不是杨嗣复。故选D。
13.(1)因为杨于陵从太子少傅的职位上退休,年老多病,杨嗣复请求辞官侍奉父亲,皇帝没答应他。
(以,因为;致仕,退休;恳辞,恳求辞官;不之许,不许之,宾语前置,没答应他。大意1分。)
(2)武则天皇后注重刑罚,看轻官职爵位,这都是为自己打算的计策罢了。(重,注重;刑辟,刑法,刑律;官爵,官职爵位;图,谋划,打算;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翻译为:武则天皇后注重刑罚,看轻官员,这都是为了图谋自己的大业罢了(可以参看,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杨嗣复的字是继之,是仆射杨于陵的儿子。一开始,他父亲杨于陵十九岁就考中进士,浙西观察使韩滉有识别人才的能力,看见他十分赏识。韩滉有一个女儿,刚要选择女婿,就把女儿嫁给他,并回去对妻子说:“我看到的人很多,今后显贵并长寿没有比得上他的,他有儿子一定当宰相。”后来杨于陵任期满了,居住在扬州并生了杨嗣复,韩滉摸着他的头说:“你的名声和地位都超过你父亲,这是杨家值得庆贺的事。”因此定字叫庆门。
他七八岁就能拿笔写文章,二十岁考中了进士。元和十年,多次升迁到礼部侍郎。当时他的父亲杨于陵任户部侍郎,杨嗣复上疏说和父亲同在尚书省任职不便,请求改任别的职务,皇帝下诏说:“同部门官员有大功以下丧服的亲戚,只要不是共同负责同一事务和考核官员的长官,都不要回避。官名相同但分管不同,即使是父子和亲兄弟也不避嫌。”两次升任为兵部郎中。文宗即位,任命他为户部侍郎。因为父亲杨于陵是在太子少傅任上退休的,年龄大身体多病,他恳切辞官想要侍奉供养父亲,皇帝没有答应他。太和四年,父亲去世,为服丧而免职。开成二年,领诸道盐铁转运使职责。三年正月,进阶为金紫,食邑七百户。
帝在延英殿对宰相说:“人们说的符咒预言的话,从哪里开始的?”嗣复回答说:“汉光武喜欢用预言一类的书来决断事情,近代的隋文帝也相信这种话,从此,这种说法一天天地滋长,班彪《王命论》也援引过,大概是假意如此说用来防止叛贼作乱,并不是真正看重。”皇帝又说:“天后任用人才,有从平民身份到达宰相职位的,果真可以顶事吗?”嗣复说:“武则天皇后注重刑罚,看轻官员,这都是为了图谋自己的大业罢了。凡是用人的道理,要经历试验才能看出,能否在艰难之时掌管政务,或者须当在无事之事提拔。不如暂且按照资历等级,提拔士兵作为将领,不是太平之时,大概不能获得而任用。”
宣宗即位,征拜他为吏部尚书。大中二年,从潮阳回京,到岳州生病,一天就去世了,当时六十六岁。追赠为左仆射,谥号孝穆。
14.
D
“作者见暮春时节湖中踏藕热闹欢快”错误,根据诗句“柳色黄”和“宿藕冻犹僵”两句可看出诗歌描写的是初春时的景象。故选D。
15.
①这两句叮嘱踏藕之人尝新藕可以,但不要一扫而光,要把新芽留下,等到盛夏酷暑才会有满池绿荷如伞盖带来一片清凉。(2分)读来既新鲜又有意趣。(1分)②这两句诗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着眼于眼前尝藕之事,想象的却是炎夏的凉风翠盖之景。联想丰富,诗情与意境完美融合。(2分)
尾联“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意思是说不要让新长出的茎梢折尽,留待长高长大到了炎炎夏日可以采摘莲叶来乘凉。这两句诗人以当事人和旁观者的双重视角来谆谆告诫踏藕采摘的人们一定要万般小心谨慎,不要伤害新长出的嫩芽,以便等到盛夏酷暑时候满池的荷叶带来丝丝清凉,满池如伞盖的碧绿荷叶不仅给人凉爽的视觉感受还能抵挡毒日。使用祈使语气,生动风趣,富有生活气息,亲切可感。
联想想象化实为虚,虚实相生,由眼前尝藕想到将来夏日翠盖之景,丰富文本内容,“翠盖”使用比喻修辞,形象生动,富有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未雨绸缪,目光长远,关怀体贴大自然以及农人的思想。
16.?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3).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17.B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运用近义词的能力。
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此处强调战略高度的空前,应选“前所未有”。
革故鼎新: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进。此处强调红色文化随时代而变化,应选“与时俱进”。
改变:事物变得和原来不一样。改进:改变旧有情况,着重于使某方面有所进步。此处说的是传承与发展的方式要不断向好,应选“改进”。
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集腋成裘:比喻聚少成多,积小为大。此处说的是抗疫一线人员的高尚品质,应选“众志成城”。
故选B。
18.C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两有处语病,其一是“认同进而理解”语序不当,应改为“理解进而认同”,排除AD;第二处是“流入新的时代特色”搭配不当,把“流入”改为“注入”,排除B。
19.D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语段的话题中心词是“红色文化”,前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文化强国建设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到了“文化强国”,本着话题一致的原则,此句“红色文化”应放在句首,与前句衔接更紧密。B.“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作主语,与前句衔接不紧密;C.“红色文化”未放在句首位置;A.语意表述错误。故选D。
20.①有的人则倾向于在下午或晚上活动
②不太适应现代社会的作息时间表
③与“早晨型”的人相比
(每点3分)
21.请学“百灵鸟”,莫做“猫头鹰”。属于“夜晚型”的人,要规律饮食。(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从“在当今社会中,由于大多数工作活动和学校课程都是从早上开始的”可见,要提倡大家“做百灵鸟”,不做“猫头鹰”,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从“生物钟属于‘夜晚型’的人,一般吃饭较晚,更容易发胖……不利于减肥,还可能增加发生炎症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见,属于“夜晚型”的人,更需要注意饮食规律和健康饮食。
22.立意参考:
材料一:关键词是“接力棒”,具有比喻义。
材料二:强调青年(强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材料三:强调在时代发展、民族复兴中,我们(青年)要接好“接力棒”。
综合理解:处理“我们青年提升自己”与“接好建设祖国的‘接力棒
’
”
之间的关系;若谈什么是“接力棒”、我们要接好“接力棒”、青年强则国强、做新时代青年,都是偏题,不可上二类作文。
等级分参考2021年高考评分标准。2020-2021学年下学期新余市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善于总结党自身的历史经验,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
好现实工作,以更好地走向未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不久,对党的历史的总结和学习活动就开始了,延安时期形成学习党史的
热潮、新中国成立后学习党史活动全面展开,这一时期学习党史活动有了权威成教村《中国共产党
》;具备了更好的条件保障,党和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加强了党史文献的搜集整理;高
校学生学习党史课程,改革开放以来党史的学习研究形成新的高潮,学习党史与党史学科发展形
成良性互动,取得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学习党史进入新境界。党中央高度重视,提出了
系列要求,结合中国梦的研究和宣传,学习研究党的历史成为热潮。全党全社会学习党史更为广
泛、更为深入;党的历史和理论等重大问题成为各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重要学习内容,党校
及各级党组织干部培训都把学习党的历史作为重要内容。
广大党员通过学习党的历史,进一步明确了党为实现远大理想和伟大使命而奋斗的光辉历
程,增强了使命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在领导人民奋斗的进程中形成了优
良传统和作风,涌现出了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
在学习党史的基础上,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
全党的思想,为顺利召开党的七大莫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
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很多宝责思想也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我们党在不断学习党的历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等的过程
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提升领导
水平,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党能够经历百年风雨依然风华正茂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在学习党史中必须加强马克
思主义理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学习研究党史,才能准确把握党史的主流和
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有效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我们党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
果与学习党史良性互动中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我们党高度重视党员的经常性学习,有一系列制度体系保障学习,要求党员真正把学习作为
一种追求、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党史是经常性学习
的重要内容对党员千部进行集中培训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党史是各种培训和集中学
习的重要内容
高二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